APP下载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31例临床疗效观察

2020-09-16郑可佳周忠玲

吉林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肠病肠壁病患者

郑可佳,周忠玲

(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安徽 巢湖 238000;2.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安徽巢湖 238000)

缺血性肠病是由于肠系膜血管痉挛、狭窄、闭塞致急性肠壁血管供血障碍引起的肠壁缺血、坏死性疾病。我国主要的缺血性肠病患者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1]。由于其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较快,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导致肠缺血坏死,病死率较高。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恢复肠道的血液循环。前列地尔因具有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2]。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今后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缺血性肠病患者,其中男26例,女35例,平均年龄(71.33±8.25)岁。纳入标准[1]:①老年患者,突发腹痛、腹泻、便血,严重的症状与体征常不相称;②多合并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房颤及近期手术史等病史;③经肠系膜血管CTA及肠镜确诊。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感染性肠炎、炎性肠病、血运性肠梗阻等。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1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9.46±9.37)岁;治疗组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龄(72.21±7.7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合并基础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及原发病(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 μg/d,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疗程1周 。

1.3观察指标:①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消失时间;②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法国Stago-Evolution)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

1.4疗效评定[3]。 完全缓解:腹痛、便血等症状消失,粪便隐血阴性,复查结肠镜肠黏膜无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已基本愈合;部分缓解:腹痛、便血症状基本消失粪便隐血可阳性,复查结肠镜示肠黏膜仍可见轻度充血水肿或糜烂;无缓解: 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复查结肠镜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36.67%),部分缓解(53.33%),1例因出现腹膜炎体征转外科治疗,3例因病情加重行急诊介入治疗,总缓解率86.67%;治疗组完全缓解17例(54.84%),部分缓解13例(41.94%),1例无效行急诊介入治疗,总缓解率96.77%。治疗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对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消失时间明显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对比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比

3 讨论

缺血性肠病治疗强调早诊早治,因此对于临床上怀疑缺血性肠病患者应立即启动治疗,及时改善肠壁缺血、缺氧,促进肠壁血管功能恢复,可有效减少肠壁缺血坏死,避免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前列地尔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1(PGEl)和脂微球,PGEl通过活化平滑肌及血小板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环磷酸腺苷水平,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钙离子,从而发挥扩血管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由于脂微球的包裹,可使前列地尔更易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4]。既往研究[5-6]显示,前列地尔注射液在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在缺血性肠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缓解率为96.77% ,明显优于对照组(86.67%),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便血消失时间均有效缩短,提示前列地尔对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道黏膜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反应了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研究[7]称,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诊断缺血性肠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且与病情转归基本一致。本研究显示,缺血性肠病患者就诊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经治疗后显著下降,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缺血性肠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显著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通过改善肠壁微循环,促进肠壁血供而发挥疗效,且其价格相对低廉,具有相对较高性价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病肠壁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