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学校个别化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3曹恒周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现代教育技术

曹恒周

摘要: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以及整个文明程度的天然尺度。本文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及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意义,讨论了在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学校课堂个别化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

分类号:G760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保障残疾人能够受到平等教育和基本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特殊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比普通教育对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现代教育技术就是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教育的各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康复水平,加快融入主流社会。

1.现代教育技术及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区别而言的,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现代教育技术是传统教育技术所没有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集合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通过多媒体播放生动的画面以及很直观的动画形象,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从而加强对学习内容的重视。

个别化教育,由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障碍类型不同,个别能力及个别需求有极大的差异,每一个特殊儿童不论在个体间还是个体内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这就需要在个别化教育中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

2.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的独特优势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具有以下优势:

2.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特殊教育中,每个学生的需要都不相同,因此,因人而异式的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多媒体计算机强调人机交互,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将自己的体会、疑难、建议及时反馈给多媒体系统,并通过多媒体系统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以满足每个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2.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且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简单的单一刺激,而是集图形、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感官于一体的综合刺激。由于特殊儿童的大脑或其它器官受损,使其认知方式发生改变,具有特殊性,因此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补偿其缺陷是特殊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这对于知识的获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多媒体网络可以使盲童、聋童、肢残儿童等存在行为

困难的学习者,足不出户就能从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得到有关老师的指导。与全球互联网结合,多媒体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所谓“不受时空限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来源不受限制,多媒体的信息来源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如火山爆发、海啸、医学手术等,都可详细真切地呈现在学习者眼前;二是指信息的获得不受时空限制,多媒体信息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实现远距离输送,达到资源共享。

3.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学校课堂个别化教育应用的方法

3.1正确运用缺陷補偿

“缺陷补偿理论认为任何人在一个方面出现缺欠,将会在另外一个或几个方面得到补偿”。我们可以在听力残疾儿童的教学中较多地运用表现实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动、略带夸张的动画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形象、真实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用不能用语言(手语)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利用教学软件等手段来完成,既回避了繁琐教学语言的重复无效的使用,又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从感性上对新知识有了认识,从此攻克语言障碍这一难点。在盲童教学中利用他们听觉的发达,对于难于理解的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播放表现这种情景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想象能力。补偿性原则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显得更加必要和合理。

3.2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

特殊教育教学是以形象直观为其特点的,但是直观的感性的教学只能产生表象认识,知识的掌握还必须从大量直观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以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注意将直观性与抽象性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3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主要是对一些已有的材料重新组织,编制成教学软件和相应的素材库,它们是记录、存储、传输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制的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严格的科学性。三者有机地结合能够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体现出无穷的魅力。在特殊教育领域合理地应用互联网的优势,会使我们的受教育者超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鼓励和帮助有特殊需求者回归主流社会。

3.4正确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尺度

在特殊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课堂效率。但凡事要讲个“度”,过犹不及。多媒体技术虽然拥有很多优势,但不可能是包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所以那种期望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教师作用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点就不会突出,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或逆反心理,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个别化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营造更具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才能为学校现代化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琳琳.信息技术应用于聋校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2] 林小苹.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课题实验专项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1):107-110.

[3]李晓华.丁兴富博士谈我国网络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2,(11):10-17.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现代教育技术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