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研究

2020-09-10康尚荣

高考·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养成为教育考核的主要目标。教师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更需要在科学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上教导学生如何正直做人、如何踏实生活、如何成就人生。对此,只有充分立足教材大纲,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助政治课堂,有效形成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价值理念。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立德树人理念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加强道德行为规范的支柱,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示现实生活中最真实、最典型的案例和问题,让政治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以传递在日常交际中应当具备的礼让、尊重等优秀品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标准,与新时代人才培育需求相吻合,对于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积极意义。

1.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必要性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核心的有关全面加强政治育人的战略目标。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渗透到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中,把政治延伸到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诸多教育环节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切实践行新时代国家发展的特色理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谓“树人之道,内容为王;立德之基,课程为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铸魂育人、涵德化人的主要阵地,具有塑造信念、培養品格、开发智力、健全人格的作用。“立德”的目的是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人”的目的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灌输人生理想的培塑思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为追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学体系中政治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发挥其在育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2.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

2.1提高站位,重视形势教育

思政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只是传播知识,更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思想、洗涤灵魂、塑造先进观念的时代重任。对此,要积极构建思政教育体系,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思政课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提高站位,以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让思政教育活动更加贴合现代化素质教育,更加契合学生的心理、精神需求,符合他们的成长规律,培养出于社会有用之士。为了让立德树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就必须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开拓的眼光看待世界,有健全的人格修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把时代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堂中,让其走进学生的心理。要结合教材带领学生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学习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把握重大工作的部署内容,了解并分析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具备能够判断事物性质的能力,能够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例如在教导《国家权利机关》一课时,可以紧抓热点新闻,让学生关注有关两会的专题报道,利用课后时间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权利机关的关系以及主要职权。让学生活学活用,关注时事政治,促使政治课堂的多样化开展。

2.2创新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思政课堂活起来,首先就要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参与实践的机会。一是设立红色教育课堂,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片、校外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家书朗诵、争做雷锋等活动赋予思政课堂更多的趣味性和真实性,以思想引领行动,让学生主动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二是开设德育节庆讲堂,滋润学生的心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中思政教育应当把重点放在常规道德理论的灌输上,不断创新德育模式,例如举办校园文化节、主题宣讲日等,让教育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习优秀品质送进校园的各个角落,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理生根发芽,为指导学生行为提供有益遵循。三是搭建网络学堂,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营造学习常态的教育氛围。教师要善于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高效的学习平台,如微课堂、微论坛等,促使政治思想教育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让各种学习资源相得益彰。

2.3凝聚共识,激发内在活力

立德树人教育并非朝夕便可完成,只有通过持续滋润,形成氛围,才能逐步净化学生的内心。教师要在教材解读、体系设计、方案编制、教学评价等环节统筹规划,灵活运用课内外教材资源,使得政治素养入脑入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个体特征实施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坚持促学与内化的一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队伍应当增强育人意识,将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一批批人格健全的时代先锋。例如,在讲解《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近现代以及现代的民族英雄,然后举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并讲述英雄身上的故事。再结合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胜利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团结一心的含义,培养爱国情操。

3.结论

总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当协同新时代发展理念趋近教育目标,将立德树人的教育元素融入到思政课堂。广大政治教师要成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者,切实提高政治意识和教学能力,挖掘社会中潜在的教育资源,形成协同效应。积极探索体系创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文化,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合实践[J].吴志稳.中学课程资源.2018(10).

[2]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J].卢小平.学苑教育.2018(01).

[3]构建高中政治“生命”课堂的对策探索[J].王丰美.课程教育研究.2019(17).

作者简介:康尚荣,男,1966.09,汉,甘肃兰州,本科,中学副高级,高中政治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课教学或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