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道中考压轴题的“一课一题”教学微设计与思考

2020-09-10徐伟建李云萍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考试题教学设计

徐伟建 李云萍

摘  要:“一课一题”具有切口小、针对性强的特点,是深受师生喜爱的小专题复习课型. 文章以一道中考压轴题为载体,从不同的提问角度设计案例,展示“一课一题”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体现系统架构、整体设计、拾级而上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中考试题;一课一题;教学设计

笔者曾在一次名师工作室开展的“一课一题”教学研讨活动中,要求教师根据所给的一道中考压轴题,以“一课一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微设计. 大家在剖析试题立意,挖掘问题内涵,架构知识体系上下工夫,设计出多个“一课一题”教学微案例,现做整理,供大家研讨参考.

一、试题呈现

题目 (2017年湖南·怀化卷)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A-1,0,] [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D是y轴上的一点,且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D的坐标;

(3)如图2,[CE∥Ox]与抛物线相交于点E,点H是直线CE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H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与BC,CE分别相交于点F,G,试探究当点H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CHEF的面积最大,求点H的坐标及最大面积;

(4)若点K为抛物线的顶点,点[M4,m]是该抛物线上的一点,在x轴,y轴上分别找点P,Q,使四边形PQK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P,Q的坐标.

【评析】该题的4道小题分别是:求二次函数表达式;特征几何图形(相似三角形)存在性;动态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利用“将军饮马”模型求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 除了第(1)小题较为基础,第(2)(3)(4)小题层层递进,且都有一定的综合性,蕴涵着众多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对一般学生而言并非一蹴而就.

本文基于对学情的分析,以题目的4道小题为切入点,依据“系统架构、整体设计、拾级而上”的思路,设计出以下“一课一题”教学微设计案例,运用于二次函数小专题复习.

二、設计案例

案例1:从梳理二次函数基础知识进行设计.

原题第(1)小题是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属于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 众所周知,二次函数的性质丰富、运用广泛. 因此,将二次函数的重要性质与思想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并融入该抛物线背景中,可以设计二次函数基础复习课.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问题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问题2: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几条性质.

【评析】问题2属于开放式设计,“以题带点”让学生自主梳理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最值、增减性、与坐标轴的交点等性质,最后师生归纳小结.

问题3:若抛物线的图象上有三点[-2,y1,] [1,y2,][4,y3,] 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

问题4:抛物线变换.

(1)将抛物线[y=x2-4x-5]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2)将抛物线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抛物线[y=x2-4x-5,] 则原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3)将抛物线[y=x2-4x-5]绕顶点旋转[180°]后,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4)将抛物线[y=x2-4x-5]沿直线[y=-3]作轴对称变换后,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5)将抛物线[y=x2-4x-5]沿直线[x=1]作轴对称变换后,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评析】问题3回顾了二次函数中函数值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轴对称变换法、代入法. 问题4系统梳理了二次函数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图象变换,最后提炼方法,当抛物线形状不变时,只关注抛物线顶点与开口方向的变化.

问题5:函数与方程.

如图3,根据函数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在抛物线的图象上找到方程[x2-4x-5=][0][的解;]

(2)在抛物线的图象上找到方程[x2-4x-5=][-3]的近似解;

(3)在抛物线的图象上找到方程[x2-4x-7=0]的近似解.

解析:(1)略;(2)找到该抛物线与直线[y=-3]的交点的横坐标;(3)将方程变形为[x2-4x-][5=2,] 再找到该抛物线与直线[y=2]的交点的横坐标,如图4所示.

问题6:函数与不等式.

如图3,根据函数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不等式[x2-4x-5>0]的解集是      ;

(2)不等式[x2-4x-5≤0]的解集是      ;

(3)不等式[x2-4x-3>0]的解集是      .

问题7: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如图3,已知二次函数[y1=x2-4x-5,]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x-5].

(1)当x      时,[y1=y2;]

(2)当x      时,[y1≥y2;]

(3)当x      时,[y1<y2.]

【评析】二次函数集中体现了数与形的高度统一.同时,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数学模型又相互联系、相互转换,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问题5 ~ 问题7梳理了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每个问题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小问题,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实践、操作、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形”的直观与便捷,直指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深刻理解与熟练运用.

案例2:从特征几何图形的存在性设计问题.

原题第(2)小题是抛物线背景下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类似问题在二次函数中广泛存在. 为此,以该抛物线为背景,系统梳理此类问题,达到整体架构的目的.

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A-1,0,] [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解: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4x-5.] 可得点[C0,-5,BC=52.]

问题1:若点P是y轴上的一点,是否存在以点B,C,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如图6,当以BC为腰时,易得点[P10,52-5,] [P20,-52-5,] [P30,5.]

当以BC为底边时,易求得点[P40,0.]

综上,点P的坐标为[0,52-5]或[0,-52-5]或[0,5]或[0,0].

问题2:若点P是坐标轴上的一点,使以点B,C,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试直接写出所有点P的坐标.

解:如图7,点P除了问题1中的位置外,还在x轴上存在,易得点[P55+52,0,P65-52,0,][P7-5,0.]

综上,点P的坐标为[0,52-5]或[0,-52-5]或[0,5]或[0,0]或[5+52,0]或[5-52,0]或[-5,0.]

問题3:若B,C两点不变,能否再找一条直线,在该直线上找到一点P,使以点B,C,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并写出点P的坐标.

问题4:类比以上问题,试提出一个问题,使以点P,A,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评析】以上4个问题都是关于该抛物线背景下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系统梳理了抛物线中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其中,问题3和问题4采用开放式设计,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体现了类比思想方法的迁移运用.

问题5:如图8,若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当以点B,C,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解:易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

当点B为直角顶点时,过点B且与直线BC垂直的直线解析式为[y=-x+5,] 该直线与对称轴的交点为[P12,3.]

当点C为直角顶点时,同理,可得点[P22,-7.]

当点P为直角顶点时,如图9,构造“K字型”相似三角形,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D,过点B作[BE∥Oy,] 交DP于点E,设点[P2,t,] 根据[△BEP∽△PDC,] 可得[2t=][t+53.] 解得[t1=1,t2=-6.] 所以点[P32,1,P42,-6.]

【评析】问题5是探究抛物线背景下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通常采用解析法或构造相似三角形列出方程,渗透了分类讨论、方程、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该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变式. 例如,在抛物线上找到一点P,使得B,C,P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问题6:若点P在抛物线上,点Q在x轴上,当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

解:如图10,当以BC为边时,向左平移线段BC,分别交抛物线和x轴于点[P1,Q1,] 过点[P1]作[P1T⊥Ox]于点T,易证[△Q1TP1≌△BOC.] 易得点[P1]的纵坐标为5. 所以点[P12-14,5,] 同理,可以求出点[P22+14,5,] [P34,-5.]

如图11,当以BC为对角线时,易求得点[P4]与点[P3]重合,即[P44,-5.]

问题7:若点P在抛物线上,点Q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

解:如图12,当以BC为边时,易求得点[P1-3,16,] [P27,16.]

如图13,当以BC为对角线时,易求得点[P33,-8.]

综上,点P的坐标为[-3,16]或[7,16]或[3,-8.]

【评析】问题6和问题7是在该抛物线背景中,系统罗列了平行四边形存在性的常见类型. 其解法是运用图形性质,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全等直角三角形,建立方程求解,渗透数形结合、化归、方程等思想方法.

问题8:若点D是y轴上的一点,且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D的坐标.

解:如图14,根据[∠OBC=∠OCB=45°,] 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ABC∽△DCB]时,得[ABDC=CBBC.] 因为[CD=AB=6,] 易求得点[D10,1.]

当[△ABC∽△BCD]时,得[ABBC=CBDC,] 即[652=52CD.] 所以[CD=253.] 所以点[D20, 103.]

综上,点D的坐标为[0,1]或[0, 103.]

【评析】通过设计问题1 ~ 问题8,依托同一问题背景,将平时学习中割裂的、零散的有关抛物线背景中特征几何图形的存在性问题进行有效链接、系统梳理、整体架构,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达到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的目的.

案例3:利用图形面积设计问題.

原题第(3)小题考查的是动态四边形面积,动态的数学问题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我们从静态到动态、特殊到一般、三角形到四边的设计思路出发,为学生的思维与推理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高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发展.

如图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问题1:求[△ABC]的面积.

问题2:点M在抛物线上,求满足条件[S△ABC=S△ABM]的点M的坐标(点M异于点C).

解:如图16,运用三角形等积变换,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易求得[M14,-5,M22-14,5,][M32+14,5.]

【评析】问题1和问题2均为静态三角形的面积问题,以低起点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探究打好基础.

问题3:如图17,若点H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设点H的横坐标为t,连接BH,CH.

(1)求[△BCH]的面积;

(2)当[△BCH]的面积最大时,求点H的坐标;

(3)若[S△BCH∶S△ABC=2∶3],求点H的坐标.

解:(1)求[△BCH]的面积,可采用分割法.

方法1:水平分割,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将[△BCH]分割为两个水平放置的三角形.

方法2:竖直分割,过点H作y轴的平行线,将[△BCH]分割为两个竖直放置的三角形. 容易求得[S△BCH=][-52t2+252t 0<t<5.]

(2)略;(3)略.

【评析】该题是关于“一个动点”的动态三角形面积,相比问题1,思维含量明显提升. 问题3第(1)小题求[△BCH]的面积是关键,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而分割法尤其重要. 教师需讲清怎样分割,为什么要这样分割,既渗透化归思想方法(将问题3转化为问题1的形式),又顺势推出求斜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S=12×水平宽×铅直高.]

问题4:如图18,[CE∥Ox]与抛物线相交于点E,点H是直线CE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H的横坐标为t,过点H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与BC,CE分别交于点F,G,如何求四边形CHEF的面积?你有几种求法?

解:求四边形面积有以下3种方法.

方法1:水平分割,将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CEF]与[△CEH]的面积之和. 由已知可得点[Ht,t2-4t-5,] [CE=4,]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则点[Ft,t-5.] 易求得[S四边形CHEF=][-2t-522+252.]

方法2:竖直分割,将四边形面积转化为[△FHC]与[△FHE]的面积之和. 过程略.

方法3: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四边形CHEF=12CE ⋅ HF]求解. 过程略.

问题5:当四边形CHEF的面积最大时,求点H的坐标及最大面积.

解:当[t=52]时,四边形CHEF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52.] 此时点[H52,-354.]

【评析】问题4是求由“两个动点”构成的动态四边形面积,问题更加复杂. 但在问题3解法的正向迁移下,学生不难想到采用水平或竖直分割的方法(此处分割线已存在),可将四边形面积转化为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起到化生为熟、化难为易的目的.

案例4:借助数学模型设计问题.

原题第(4)小题是根据确定的两个点,即顶点[K2,-9]和点[M4,-5],在坐标轴上分别找两个动点P,Q,求四边形PQKM周长的最小值. 该问题是运用“将军饮马”模型,分别将点M,K以x轴,y轴进行轴对称变换,采用“化曲为直”的求解方法. 第(4)小题综合性强,多数学生会“望题生畏”. 为此,可以以“将军饮马”模型的基础运用为切入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进行设计,攻克学习难点.

已知,如图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4x-5]的顶点为K,点[M4,m]是该抛物线上的一点.

问题1: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K]与[PM]的和最小. 求点P的坐标.

解:如图20,作点K关于x轴的对称点[K,] 连接[KM,] 当点P为[KM]与x轴的交点时,[PK]与[PM]的和最小. 由题意,得点[K2,-9,] [M4,-5,] 通过解析法易求得点P[237,0.]

问题2:在y轴上找一点Q,使得[QK]与[QM]的和最小. 求点Q的坐标.

解:如图21,作点K关于y轴的对称点[K,] 连接[KM,] 当点Q为[KM]与y轴的交点时,[QK]与[QM]的和最小. 由题意,得点[K2,-9,] [M4,-5,] 通过解析法易求得点Q[0,-233.]

问题3:观察图19,你能另外再找两个点和一条直线(水平或竖直),设计一个类似问题吗?

【评析】将模型的基础运用作为设计起点,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 问题1和问题2既有在水平线上找点,也有在竖直线上找点,是该模型在抛物线背景中运用的常见类型. 问题3运用开放式设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践表明,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欲强,方法灵活多样. 例如,“K,M两点”不变,“线”改变,或“两点”改变,“线”不变,或“点”与“线”同时改变.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熟练掌握该模型在坐标平面内的基础运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问题4: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MK]的周长最小. 求点P的坐标.

【评析】[△PMK]的周长等于[PM+PK+KM.] 因为KM长为定值,所以[△PMK]的周长最小时就是[PM+PK]的值最小. 这就自然转化到问题1,体现了化归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5:在x轴和y軸上,分别找点P,Q,使四边形PQK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P,Q的坐标.

解:如图22,先利用轴对称变换找到点P,Q的位置,再分别求出点P,Q的坐标,点[P137,0,] 点[Q0,-133.]

该问题有一个疑惑,若“作点K关于x轴、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这样可以吗?这需要给学生解释不可以的理由.

问题6:你还能提出一个类似的求四边形周长最小值的问题吗?

【评析】以三角形周长最小值为铺垫,再求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为学生铺设台阶,拾级而上,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方法,攻克难点. 问题6采用开放式设计,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顺势迁移,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以上系列问题的层次逐渐提升,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运用轴对称变换,化曲为直,将问题解决回归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原理上去,给学生豁然开朗的学习愉悦感,有助于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树立学习信心.

三、思考

1. 题干是设计“一课一题”的“根”

有教师曾问,“一课一题”与通常的变式教学有什么区别?“一课一题”设计思路是什么?笔者浅见,认为“一题”即指问题的题干不变,依托同一个问题背景或情境,从某些重要的知识、方法或模型运用等为切入点,将平时学习中割裂的、碎片化的知识有效连接起来,系统架构,整体设计“一课”,使学生由此及彼,达到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 显然,问题题干是设计“一课一题”的“根”,“一课一题”的设计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是具有更高要求的专题变式教学设计. 例如,本文四个案例均以抛物线[y=x2-4x-5]为“根”,以原题为切入点,将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特征几何图形的存在性,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将军饮马”模型运用等融入同一个抛物线背景中,对知识与方法进行系统整合,给人以变式自如、结构紧凑、浑然一体之美感,彰显“一课一题”的魅力.

2. 系统架构是“一课一题”的“径”

如果在教学设计中能够强调系统地、整体地、联系地看待问题,把握好整体性,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够对内容的系统结构了如指掌,心中有一张“网络图”,从而把握教学的方向,使教学有的放矢.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结构化的、联系紧密的、迁移能力强的知识. 例如,案例2中关于二次函数中特征几何图形的存在性问题,在二次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细细梳理,并做如下思考:主要有哪几类常见图形?它们以何种方式存在?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什么?这样系统地思考,我们就有了“一课一题”设计的路“径”,可以围绕题干,采用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策略,系统架构,整体呈现,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3. 揭示本质是“一课一题”的“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课一题”的设计其实质就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探究出一类问题的本质规律,掌握解题的本质方法,实现思想方法的归一,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为此,在教学环节或者课堂小结中,教师要适时让学生自主提炼(或师生共同提炼),并感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融会贯通. 例如,案例2中几何图形的存在性,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为此,就需要学生提炼并感悟到:分几类?如何分类?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同时,在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中,还需要揭示出“如何将图形化归到相似(全等)直角三角形,并建立方程”,深刻领悟化归、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 案例4中关于“将军饮马”模型的运用,虽然问题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都是运用轴对称变换“化曲为直”,将问题解决回归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原理. 史宁中教授曾说: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 加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我们在解题过后,适时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这就是“一课一题”的“魂”之所在.

“一课一题”具有切口小、内容精、方法准的特点,广受师生喜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小专题复习课类型. 加强“一课一题”的教学设计与研究,既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关联化、体系化,促进知识方法的联通与融合,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体系,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从整体性上把握好数学内容[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0(3):封底.

猜你喜欢

中考试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方式分析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四举并重回归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