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现实意义

2020-09-10王熙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摘要:无论顺势输出还是逆势输出,我们必须将文化主权的安全视为重中之重,不光要守护“硬实力”的主权,更要守护“软实力”的主权。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跨文化传播;文化交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219-02

文化主权与领土等国家主权一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割舍的重要部分,也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主权的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文化交往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在捍卫文化主权、建设跨文化传播路径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捍卫本民族及国家的文化主权,防止其他国家的“文化入侵”,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交往理论中寻找思路。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含义十分丰富,主要指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往来的过程。可以说从任何一个维度来讲,无论是实在的物质上的交流,还是无具体形态的精神交流,都属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范畴。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渊源

(一)马克思精神交往论与西方早期哲学一脉相承

马克思交往理论和西方早期交往理论哲学一脉相承,但是却使交往理论有了巨大的发展。其中,英法德等地区的哲学先贤为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洛克主张人们的相互沟通(交往)以相互理解为目的,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协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社会给人以安慰和较大的利益满足[1]。与霍布斯不同,孟德斯鸠与洛克具有一贯性,认为作为社会群居动物的人,并且理想状态下是非对抗性这一观点不符合自然规律。黑格尔的“中介论”以满足需求为导向,认为劳动是一切交往或联系的基础。费尔巴哈把世界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从而使人们的交往能够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他理解的此类关系主要是指精神性的交往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持质疑态度,始终认为脱离历史思考交往是失败的。

综上所述,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交往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后者却使交往理论有了巨大的发展。

(二)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而交往理论的基础正是物质世界的生产过程[2],他人应将物质生产作为认知历史的刻度尺。交往理论认为只有在物质为本源的生产关系基础上,才会诞生交往理论,这与历史主义唯心论的认知视角完全不同。

因此,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纯粹精神交往观、费尔巴哈纯粹自然交往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抽象交往观一一进行辩驳,并且认为只有拥有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关系,才拥有经济上交换劳动的关系,才拥有合理的交往关系,这是商品生产的本质。他通过对欧洲哲学交往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构建过程

必须承认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成熟的分水岭。在此之后,特别是在《经济手稿》等书创作的过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发现,仅靠社会、哲学等纯批判理论构建而成的“结构”,始终如空中楼阁一般,缺乏坚实的地基。在充分体验到“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后,他们将研究视角转向经济学领域。

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是马克思探索交往关系、交往实践关系等哲学,建立唯物主义历史思想的过程,那么《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创作,则是将经济交往关系引入交往理论,进行“筑基”的过程。从1845—1846年的唯物史观基本思想,到1857—1858年引入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逐步得到完善,拐点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政治经济批判》中,马克思明确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唯物辩证关系,并基于物质本源的基础建立了三种交往形式、方法与关系的理论链条。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脉络

马克思交往理论于物质本源的基础上诞生,终极目标是从根本上解放全人类,不仅是自然关系,更重要的是代表人类进步的社会关系。

第一步是对人的社会性进行解放,承认人本身的社会性,承认独立个体的能量,这是马克思交往范畴的核心。从个体出发,充分解放作为社会组成基础单元的人的生产力,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第二步是普遍交往,从全球观的历史角度,扩大交往范围,打破事物相对独立的生产关系状况,成为生产主体。第三步是交往形式的开放,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全方位的交往,不拘泥,采取予人便利的交往方式。

总的来说,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架构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以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为线索,以解放人类本质力量为终极目标。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具化构想

以往对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理解一般是按照“物质、精神、性别”三个维度进行阐述,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误解,是把马克思交往理论孤立于其他理论之外,割裂了它与历史意义和现实含义及其外延的关联,这是违背唯物主义史论的最大表现。

由于本文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现实意义出发。笔者借用文史学科最常使用的分析框架,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维度,结合马克思交往理论,将其分为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社会交往四个概念导向,方便从中进行关于现实意义的思考。

根据上述划分,将其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相对照,可以有以下框架分析。一是经济交往是核心及线索,它是其他一切交往关系的基础,决定一切发展方向;二是政治交往反作用影响广泛,通过条文影响其他交往方向的限度与尺度;三是经济交往是决定因素,但受到其他交往的反作用力。四种交往方式看似独立,却息息相关,彼此之间存在联结。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文化交往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认为,全球化的实质是以资本运动为基础的经济交往的全球化,依托于经济交往的文化交往,受到的映射可想而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的世界化进程,必然伴随着文化交往的深入。理想状态下这种融合是和平而有序的,事实上“世界的文学”在形成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差异、冲突、对立,虽然最终会趋于平和,但是其中夹杂的“顺差”和“逆差”与经济交往和政治交往的性质极具黏合。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基础就是依附理论[3]。在文化交往的进程中,所有国家处于现代资本主义所构建的世界体系。在沃勒斯坦看来,不发达国家与第一世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是不平等的,会使自身毁灭。以色列、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尤其是毗邻强国的加拿大,面对美国在价值观等文化领域的强势输出,时时刻刻保持着文化交往的危机感,但是对于捍卫自身文化主权依然具有极强的无力感。渗透无处不在,本民族的文化个性也不可抵挡地慢慢消亡,这与其在政治交往上的表现是极其粘连的。

(四)跨文化传播中文化交往的策略

有危机感并不等于完全割裂式交往。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主动应对全球化的重要一环,这是从物质、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入世的重要举措。经历了隔绝式地抵抗帝国主义文化入侵,文化入世则代表了一种积极态度,也是必然之举。根据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深层含义,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不同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完全否定态度,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认为主权国家在面对文化交往时是具有主体性原则意识的。也就是说,面对文化输出势能上的优势,依然可以实现文化的“逆输出”。但无论顺势或是逆势输出,必须将文化主权安全视为重中之重,不光要守护“硬实力”的主权,更要守护“软实力”的主权。

提升文化傳播能力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刻不容缓。与更容易生出警惕性的政治交往相比,经济交往下的文化交往更容易使人具有文化认同感,我们接受了来自西方工业主义文化的洗礼,共享“世界村”的文化成果,就要时刻警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吸取经验的同时,要将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世界。法国前文化部部长雅克·图邦认为,文化传播在国与国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与经济等领域享有同样的重要地位。

以跨文化传播为代表的文化交往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是维护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实现不同文化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消除文化差异。文化交往活动必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尊重当地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如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要想更好地与其他地区的人民进行文化交往,必须从大局出发,依托已有的经济交往,利用政治交往辐射作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形式和内涵的丰富性在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交往活动中必不可少。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靠蛮干,要实现有质量、有速度的文化交往,必须从话语模式的建构出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的同时,必须顺应新兴事物的发展,不仅要在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更要从传播形式上入手,选择接收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精准化、点对点式的传播。需要注意的是,跨文化传播的载体更多的是肩负文化传承的人,所以如何利用好跨文化传播的人才储备,不容忽视。

四、结语

跨文化传播要时时刻刻把握主动性。面对文化交往和文化认同感,不需要自卑,要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深入挖掘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现代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部分,把握跨文化传播中容易被广大国家与民族接受的传播方式与路径。要坚持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去粗取精,在拥有世界文化传播视野的同时,将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分享给世界,增强其他地区人民对本国和本民族的认同,最终实现与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洛克,关文运.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77-579.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2-34.

[3] 于海青,许宝友.全球化、民族主义与文化认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4):28-30.

作者简介:王熙(1994—),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政治传播。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研究
“内外有别”原则的传统、困境与未来
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对外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
探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