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情感化剖析

2020-09-10张雨欣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闻生产情感化主流媒体

摘要: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新闻情感化的主要特征、动力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新闻的情感化表达常反映在话语、内容等方面,适度的情感化虽对增强新闻可读性、拉近与受众距离有所裨益,但也应警惕情感泛滥带来的威胁。

关键词:主流媒体;新闻生产;情感化;情感动员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072-02

数字新闻时代代表着认识论形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为公众话语中更多的情感化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开辟了新的空间[1],情感逐渐被用作争夺注意力屡试不爽的手段,但它并非某些市场化媒体或自媒体的专长,众多主流媒体也开始诉诸情感和草根来营造与民众的亲密性[2],并得到了正向的影响传播效果[3]。

一、数字时代“情感”的生命力

新聞传统上被认为是由客观性规约的[4],它建立在“理性/情感”的严格区分之上。社会情绪被认为是难以与超然客观的新闻理想共存,它也极易和商业主义挂钩,导致“信息娱乐”或“煽情主义”。在硬新闻和理性表述主导的新闻竞技场中,情感往往是缺席和被刻意避免的,新闻的情感化也通常被视为新闻质量下降的证据[5]。

数字时代,新闻的情感化表达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主流传播方式之一[3],其建设性作用也逐渐被纳入学界的讨论之中。新闻的情感化可被视为现代社会中情感文化转型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对情感话语的使用,自我书写的心理剖析,以及至情至意的情绪渲染等。表现在报道中就是通过拓展消息来源的情感,应用情感性图片和话题增进受众的认识,促进他们对新闻的理解[5]。作为“策略性仪式”的一部分,情感也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实践智慧,通过把情感劳动“外包”[6]给非记者主体,或通过描述环境、神态、动作等外在细节信息[7],情感表达的氛围得以烘托,既避免了记者个人的卷入,也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生动性。

从批判情感表达到辅以宽容之态,学者们对情感使用的态度变化得益于新闻规范和表达实践的发展。由此,对情感化的认识就不仅是记者个体实践层面的变化,而是社会情感结构、受众需求、媒体压力、新闻实践等多重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新闻成了情感生产和管理的重要场所,也是政治和道德情感的重要来源[6]。

二、情感化表达的特征窥探

(一)作为“浅表特征”的情感话语

表感叹、反问语气和程度等意义的字符的使用是情感化的一个重要特征[3]。如今新闻标题中的否定词、程度副词、导向及劝导性词[8]与传统的新闻标题制作逻辑相异,既包含对受众的质问,又囊括对情绪的唤起。同时本文认为,除了“?”“!”外,“……”也应被列为观察视角之内,因为它以符号的形式设置了悬念,意在引发受众的好奇。

在偌大的信息海洋里,标题往往是受众最直接的感知。只有当关注者点开微信推送的消息,才宣告了某次传播的有效性,并可能引起更广泛的传播效果[8]。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号为例(下文提及“人民日报”皆指微信公众号),在2020年6月,除每晚的“夜读”栏目外,该公众号共发布了490余篇报道,所有新闻标题中包括情感类字符的共有325条,占比近七成。这些标题形式比较规整,表达上也相对固定,多类似于《痛心!退伍军人东莞跳水救人遇难,今年刚刚24岁》,个别标题还存在多符号组合出现的情况,如《不帅出天际,哪敢代表中国?!》。

此外,情感化表达还体现在消息来源的引用策略上,这种消息通常是代表他人的,诸如记者描述某个消息来源的感受,或一个消息来源描述另一个人或群体的感受。这些感受也经常被描绘成集体情绪(如“我们担心”或“他们感到困惑”),而非个人情绪[6]。此类新闻并不避讳“做判断”,而是懂得如何实现信息和情感的策略性融合。

(二)作为“亲近手段”的情感内容

情感模式在传播范式上偏向煽情主义,其内容特征简洁通俗,语言风格强调“情感化”“夸张化”;报道视角上着重表达平民声音而非政治权威意见[2]。

人民日报的情感模式兼具英雄主义和平民叙事手法。“英雄”往往被凝缩为国家或集体的象征,他是舍生取义的军人、爱岗敬业的医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等,此类情感多是敬佩的、崇尚的、赞美的。当然,被赞扬的人可能以伟大冠称,也可能只是处于平凡的一隅。在对普通人的刻画中,直白、亲近、感动的情绪又会油然而生,如《外卖小哥要了根薯条当蜡烛庆生,随后发生的事却把人们看哭了》《结局太暖!留言东莞图书馆的农民工,不走了!》等。

在情感内容的表达上,平民叙事和英雄主义叙事双管齐下,实现了双重的表达路径以及情绪的传达。另外,人民日报多条推送的末尾都会晒出网友的真实评论。因此,新闻对情感的运用是双向的,它既创造了情感,同时又呼唤着受众的情感反馈。

(三)作为“隐喻意涵”的情感动员

情感化的另一个特征体现在借情感完成动员上。所谓情感动员,是指在互动中,个体或群体通过情感运作,以唤起、激发或者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评价的过程[9]。

以人民日报的新冠疫情报道为观察对象,会发现战争隐喻和国家隐喻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并成为情感动员的重要方式。“共同战疫”“白衣战士”等此类战争军事术语作为一种隐喻架构能够激活集体主义价值观,并实现舆论引导、凝聚人心、强化认同等目的[10]。一方面,“疫情”被视为“敌人”,渲染了紧张气氛;另一方面,这种对抗式的话语建构了“艰难”和“战斗”等能激发网友敬仰、惋惜等情感的体验空间[11]。

这种隐喻是必要的。在危机中,人们需要英雄以达成外在行动的一致,原本失控的情态也需要靠内在深层的情感得以重新联结。

三、情感化表达的原因及影响剖析

有学者指出,目前有三个因素促使记者将情感作为一种工具:一是经济方面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二是使用情感暗示有助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延长他们的参与热情;三是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以及背后的文化要素[12]。因此,新闻情感化的动力应当放在多维度看待。

传统媒体时代“阳春白雪”[13]式的“正式语体”作为专业性的一部分建构了权威和公信力,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距离感。数字时代,情感能够作为连接受众的“触发器”,在设置悬念、激发共识和营造亲近感上发挥其长处;同时,情感在传达晦涩的专业知识、残酷的灾难创伤和进行单调的事件概述等方面具有补充作用,它具象化了冰冷的事件形态,也以“共情”凝聚了受众的心。

作为顺应信息传播新趋势之举,情感化的动力还来源于媒体对夺取话语权的渴望及尝试。娴熟运用情感传播模式的微信公众平台能根据转评赞等更加数据化、透明化的方式来评估内容传播效果,也更有利于提升其在整合传播体系中的话语权和权威性[14]。

四、结语

情感化的运用强调了情感的建设性作用,它凝聚了新闻工作者的同理心,深究了消息来源的感受,内化了说服和改变的力量。通过直白的符号、隐喻的表达和深层的情感动员,情感因素能够恰如其分地创造与受众的连接,从而在数字时代成为剖析新闻事件和整合传播话语权的手段。

另一方面,情感的滥用也容易使新闻表达过于直白化和简单化,长此以往,可能会模糊新闻的信息告知要求,并造成受众的感知疲劳。同时,媒体在试图用情感武装自己时,应该保持克制,失范的情感会左右受众对于事件的直觉判断,并容易背离理性,跌入盲目发泄甚至引发严重公共事件的深渊。

网络空间中,各平台集成和联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多平台纷纷各施其力,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侧重。事实上,新闻报道的模式并非固定的、一劳永逸的,而是一直处于动态的调整中。在调整中,只有兼顾专业性和娱乐性、个人化和公共性、探索力和反思度,才为长久公信力的维持之道。

参考文献:

[1] 卡琳·沃尔-乔根森.情绪与新闻[J]. SAGE数字新闻手册,2016:128-143.

[2] 龙强,李艳红.从宣传到霸权:社交媒体时代“新党媒”的传播模式[J].国际新闻界,2017(2):52-65.

[3] 冯杰,唐亚阳.社交媒体情感化表达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以微信公众号文章情感化表达为例[J].新闻界,2017(02):70-74.

[4] 盖伊·塔奇曼.作为战略仪式的客观性:对新闻记者客观性概念的考察[J].美国社会学杂志,1972,77(4):660-679.

[5] 梅尔维·潘蒂.情感的价值:电视记者情感观念的考察[J].欧洲传播杂志,2010,25(2):168-181.

[6] 卡琳·沃尔-乔根森.情感的战略性仪式:对普利策奖获奖文章的个案研究[J].新闻业,2012,14(1):129-145.

[7] 白红义.“媒介化情感”的生成与表达:基于杭州保姆纵火事件报道的个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05):139-149.

[8] 吴中堂,刘建徽,唐振华.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04):122-126.

[9] 白淑英,肖本立.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05):60-68.

[10] 张薇,毛浩然,汪少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分析——基于SARS和H7N9疫情报道语料[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00-108+169-170.

[11] 白淑英,王麗敏.网络新媒体报道中的情感动员——以四川木里火灾报道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48-55.

[12] 查理·贝克特,马克·杜兹.论情感在新闻、社交媒体和社会未来中的作用[J].社交媒体与社会,2016,2(3):1-6.

[13] 曾庆香,玄桂芬.社交媒体召唤结构:新闻交往化与亲密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1):42-48.

[14] 张志安,黄剑超.融合环境下的党媒情感传播模式:策略、动因和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9(03):78-83.

作者简介:张雨欣(1997—),女,陕西咸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

猜你喜欢

新闻生产情感化主流媒体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情感化办公空间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
用户服务门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
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有了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