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实践小学体育课堂

2020-09-10乔君李红张春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乔君 李红 张春来

摘要:学科育人是把爱国主义情怀培育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纳入教育教学实践各环节。本文具体探究了如何厚植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深入、持久、生动、润物无声地开展体育课堂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关键词:爱国主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著名的教育家马约翰教授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格,补充教育的不足。”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为健康人格提供基础,体现德育的功能,培养爱国情怀。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一、教材分析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基本功》是北京出版社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及重心相对稳定才能达到效果,因此,让学生通过练习武术基本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深化武术形象,使得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知道武术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体育是民族质量的体现。

二、课堂实践

(一)典型事例,激发爱国情怀

在准备环节,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金兵进犯中原,他率兵抗金,收复中原。以自已的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再播放民国期间,津门大侠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欺凌和狂妄,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大振中华国威。初步树立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还可以宣扬民族精神,深化武术寓于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通过武术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还借助武术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向学生宣扬了民族正义感和“重义守信、助强扶弱 ”的民族气质,将自己学好武术和国家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音乐烘托,创建课堂氛围

导入环节,我利用“抱拳礼”向学生们问好,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华武术的礼仪,在做准备活动中,利用和武术非常贴近的搏击操进行热身活动,并与电影《黄飞鸿》中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相结合,这首歌不仅识别度高,而且音乐节奏振奋人心,歌词热血沸腾,歌中饱含的昂扬气势与侠义精神,会让人对电影中黄飞鸿的“爱国”形象产生认同,他凭借一身武艺,国难当头,绝不做亡国奴,毅然投入到了救国救民的队伍中去,提醒学生们学习武术不仅可以免受欺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结和道德修养,提醒学生们一定要“男儿当自强”。

(三)游戏设计,体验胜利艰辛

在游戏“穿越火线”时,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都是武林高手,为了贏得至高无上的“秘籍”,要穿越各种障碍,然后再仔细讲解游戏规则,听到发令后每组第一人开始根据指示做出相应动作后,并通过“草地” “黄河” 等障碍, 取得通关秘籍后返回与后面同学击掌,依次进行,最后率先完成比赛的小组为胜,将所有的通关秘籍打开在一起就会发现是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句,借此揭示出这首诗是毛泽东主席创作的《七律·长征》中的一句,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秘籍”,全诗虽然只有56个字,却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同时向学生提问“究竟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跨越万水千山,战胜艰难险阻,支撑下来的呢?”学生说“是信仰、是坚强、是永不屈服的精神”。老师说:“同学们说的都对, 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必胜的信念”,同时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名人效应,提升爱国意识

在学生进行展示时,教师创设情景教学,设计“擂台赛”,将学生自己创编的武术动作组合在擂台上展示给其他的学生。最后再向学生们展示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中华武术代表人物的图片,告诉学生们他们如何蜚声影坛,使中国功夫震惊了世界。这样做不仅可以树立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还可以代表民族,代表国家,引导学生将自己学好武术和国家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爱国意识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三、教学反思

从教学实践得知,小学生对武术的学习非常感兴趣,每个活动都积极主动的参与。把中华武术融入体育教学,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对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也是大有益处。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广博,从小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对体育教学也是很好的补充和延伸。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习武目的教育,培养正确优秀的武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爱国主义情操在体育课上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爱国主义的渗透是小学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小学体育课堂的一项长期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利用武术的特有形式和特点,抓住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的特征,持之以恒,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必能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取得好的结果。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