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0-09-10杨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杨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也由边缘化学科逐渐走入人们视线中心,并在体育教学中相继引入各种新理念、新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中极力倡导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始终不得其法。基于此,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展开积极探索,以推动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引言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高中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够“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与和责任的行为”的体育品德。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理念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高中体育教师的认可与实践。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践行这一理念、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全新教学探索,能够在全面促进学生体育技能提升的同时,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是一种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典型高效学习方法。对此,笔者结合自身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合理划分合作小组,落实教学任务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首先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科学组建体育合作学习小组,确保小组合作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应用功能。在笔者看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要在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体育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的同时,还应在组内选取体育素养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从而有效保障小组合作的高效开展,推动师生之间的相互协助。此外,还要在保持小组成员稳定性的同时,还可根据学习任务需要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

以“篮球传接球”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将学生们划分为6人的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内的传接球练习。在小组合作练习过程中,组员之间可以就传接球动作进行充分交流与探讨,以不断提升个体传球水平。课堂小组练习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组内3V3对战的方式,进行传接球竞赛,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放任学生自流,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

二、科学指导,保证合作学习方向

新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也忽视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引领作用。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需要教师适时为其提供有效指导,需要教师精准把控体育课堂教学流程,保障体育教学目标发生偏离。而且鉴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质,其教学环境本身就相对自由,若不注重把控合作学习方向,忽略对学生的科学指导,则难以保障体育教学目标的高校达成。

以“立定跳远”这一动作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以及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为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练习。有小组长负责各自小组的试跳过程,记录组内成员在试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进行组内练习时,需要教师在一旁仔细观察,发现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动作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所有小组完成试跳练习后,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最后对其进行集中指导,帮助学生细致调整不规范的动作,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动作细节。之后再次进行小组练习,选择组内动作完成比较标准的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展示,以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

三、创设情境,提升合作效率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模式时,很多学生会存在“合而不作”或“作而不合”的问题,导致合作学习难以发挥其真正实效。针对这一问题,则需要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内容,选取恰当地合作时机,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推动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体育知识本身就有着较强的规律性,且与其它学科知识存在一定的互通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应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正确引导、有效引导学生,以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以“弯道跑”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便可通过创设以下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弯道跑”练习,等下看看哪组同学能够又快又准确地说出“弯道跑”的动作要领。然后学生开始练习,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结束小组练习、讨论后,教师再次向学生提问:“弯道跑时,身体应保持什么状态会更省力?”生1:“身体应向弯道内侧。”师:“那双臂应该怎么摆动呢?”生2:“右肩会比左肩略高。”生3:“外侧手臂摆动的幅度更大。”师生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大家说的基本都对,弯道跑过程中,上肢动作注重集中在手臂上,通过正确的摆臂动作所制造的离心率,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速地通过弯道。那请各个小组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结果,再次进行弯道练习,认真体会其中的动作要领。”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學生受探究心理驱使,在小组合作练习、探究中,总结出弯道跑过程中身体、摆臂的动作要领,在切身感受、总结中,让体育学习更加高效。

四、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的高中体育教学,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结精神,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引导策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在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养成合作学习意识,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歆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俞智林.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57+62.

[3]王超.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4):78+81.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