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2020-09-10林欣荣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林欣荣

摘要: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内容、组织构架、管理模式等方面也越趋繁复,也正因如此,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了国有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其维持自身良性发展的保障。时至今日,内部控制的理论已被广泛运用到多方领域,但在实务工作中,鲜有人可以做到全面深入了解,同时还能系统把控到内部控制的整体运行机制,以致于如此繁复的系统也依旧无法完全弥补徇私舞弊和风险漏洞。以此,本文就主要依据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的研究基础,再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提出新的内部控制体系改进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

以真实情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发展依旧处于成长阶段。内部控制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进程、经营状况、社会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在内部控制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多数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仍旧存在着缺陷,应用主体不明确、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等。所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还需要多多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1.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1.1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依赖于企业的最终目标,企业的健康发展又依靠于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组织,时刻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内部控制会伴随着企业自身战略目标的改变而改变;企业内部由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员构成,每个单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以此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大概要具备以下几项特征:

第一,控制目标多元化。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化的管理方式,随着企业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第二,控制目标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是企业所有目标的集合体;第三,控制目标有一定层次性和统一性[1]。内部控制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控制和监督机制。

1.2内部控制结构

以内部控制的特征来看,内部控制的结构大致包括运行和功能两方面。而其控制功能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外部表现形式,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起决定作用。将功能细化后所体现出的内部控制与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稳定的运行则是依赖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两方结合,从而保障内部控制体制的良性发展。

1.3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还是体现在“内部牵制”,其主要的运行机制囊括了三个方面,即监督、制衡、协作,在企业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监督的角度来看:监督可以理解为某一领导层或者检察机构对控制流程中的某一环节进行监督、控制和管理,为求可以达到预定目标。而为了确保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领导层往往会对执行组织或人员开放一些权限来促进其积极性,从而实现上层对下层的有效监督。目前监督工作的实现主要依靠内部审计工作、外部的检察机构等。

从协作的角度来看:协作旨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协作的完成是多方位的,某一岗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外部的支持和配合,都需要纳入协作的内容之中,其中可以包括技术、信息、资源、资金等多方面的协作。在实务工作中,企业可以利用合作式牵制,也可以利用分离式牵制,协作不仅仅是强调各部门的统一配合,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而国有企业中常常会利用合作式的方法来牵制各部门的运作。

从制衡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内部存在多部门、多机构、多岗位的建设要求,这类多形式的设立目的是为更好完成企业所追求的任務目标或者经济效益。而在实务工作中,平衡不同部门的工作任务、责任分配,在预防一些重大风险时起着极其重要的牵制作用。

1.4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原则

由于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环境,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自有的特征表现。同时,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企业想要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4.1合规性原则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多数由政府所掌控,其成长发展受到政府的指导和约束。所以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中,要包含国家依法治国的理念,同时也要做到制度设定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即制度的设计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国有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所在。

1.4.2系统性原则

内部控制系统本身结构复杂,尤其在国有企业中涉及到上下各个层级,囊括了企业中诸多的业务和活动事项,同时也贯穿了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所以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企业要考究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独立性和相互作用性,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促进和制衡效用来组成一个整体架构。

1.4.3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相较于外部监督来说更为复杂,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与控制效率的平衡。在搭建体系时,需要全面的考量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将各项风险因素和业务项目都包含在考虑范围之内。依照具体结果观察对应的流程,以求进一步识别其中的关键环节。抓住重要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保障内部控制体系的简要明朗,也可以提升业务执行的效率。

1.4.4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的建设并不是一纸空凭的理论文字,在实际的建设中可能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资源成本。内部控制虽然于企业来说必不可少,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如果过于执着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可能会导致成本消耗远远大于收益。而且,内部控制并不是越严密、细致越好,过于紧张的控制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企业运行的效率,内部控制的设计可以有其先进性和严谨性,但是一定要留有余地。当然,在建设时也不能一味的只重视成本节约忽略了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和漏洞防控。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收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表现出来的,所以观察其效益不能只局限于短期的损益,而要将目光放到长远之处。

1.4.5适用性原则

内部控制的制定是为预防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因此,内部控制的构建必须要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价值体现,否则理论方面设计的再完善也只不过是空有其形,而不能带给企业任何的正面价值。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推行时间较晚,许多方面需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但是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要立足国情,符合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同时还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改变。

2.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的建设必然需要配套的体系来监督其运行,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就是以此而诞生的。

2.1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评價标准

在考究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时,可以大致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做到了以内控的基本原理为前提,是否以相关的法律规定为依据;第二点,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能涵盖到业务和项目的主要流程和关键节点,是否对企业中的每个层级的部门和人员都具有制约作用;第三点,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考虑到了企业自身特点,包括企业规模、经营方向、主营业务、企业总目标等。

2.2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第一点,相应的控制工作在评价期间内是如何运作的;第二点,相应的内部控制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保持持续一致的运行模式;第三点,执行内部控制的人员是否具备对应的素养和权限。

2.3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以目前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详细评价法是利用COSO报告中所提出的判断方法[2];而风险基础评价法是以传统思路中,从控制到风险的方法倒推,变成从风险到控制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从内部控制相关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到设计内部控制。

当相关的审计部门在实地展开评价工作时,可以采用穿行测试法、抽样法、个别访问法以及调查问卷法来充当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证明。根据所收集的评价结果,填写评价工作报告,以此作为管理层探究内部控制缺陷的参考。

3.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撑,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就需要持续保持国有企业内部的良性运营,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完善,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沉淀,才能逐渐总结出完善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岑飞.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000(012):33-34.

[2]康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 当代经济,2012(03):52-5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