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经济新引擎: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10王文乐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5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问题对策

王文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的成就,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但在服务贸易结构、新兴产业引领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影响了我国经济和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紧紧把握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要求,补足短板、加快开放,促进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服务贸易;问题;对策

当前,服务贸易正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重点。2010年至2019年,全球服务贸易额由7.8

万亿美元增长至11.9万亿美元,年均名义增长4.8%,是货物贸易增速的2倍;服务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3%提高至23.8%。有报告预测,到2040年,全球服务贸易在贸易中的占比将提升到50%。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贸易作为新时代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重要推动力量,对于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实现良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

1.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

《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2019)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为4.57%,世界排名第二,其中服务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为4.6%,世界排名第五;服务进口占世界的比重为9.4%,位列世界第二。我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服务贸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

服务贸易具有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特点,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对增强我国出口竞争优势,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弥补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促进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效率的提升,以及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及其创造能力的提高均有积极贡献。

1.2服务贸易成为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力量

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路径由“边境上”向“边境内”深入,对中国从要素开放转向制度和规则开放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3服务贸易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

生产性服务及其贸易快而广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众多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附加值环节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尤其是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提升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服务外包产业的日新月异也极大促进了企业业务转型升级、跨界融合,不断拓宽业务新领域、新模式,为我国经济和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问题

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服务贸易结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制约服务贸易高質量发展的因素。

2.1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从2008年起,我国服务进口增速一直高于出口增速,服务贸易逆差急剧扩大。逆差额从2009年的234.16亿美元快速扩大到了2018年的2581.99亿美元。迅猛增长的大规模逆差表明,我国服务贸易领域长期处于“负债”消费状态,在不断地吞噬着制造业的出口成果,这反映出中国服务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创造力偏弱、国际竞争力不强的现实。服务进口的快速增长仍是我国整体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在全球经济疲软及经济不确定性加强的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与进口增速同时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导致贸易逆差大幅下降。

造成中国服务贸易额呈逆差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有关领域人力资本的缺乏以及国家政策战略的影响。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共同影响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使中国该产业的发展落后很多其他发达国家。

2.2新兴服务业出口占比低,竞争力有待提升

目前,世界服务贸易整体呈现出传统服务贸易额(如运输、旅游等)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贸易额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的走势。反观我国,近年来服务贸易结构虽然不断优化,但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2011-2018年间中美两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占比差距巨大,中国在0.42%-2.07%间波动,美国则在11.70%-14.43%区间波动;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贸易占比差距同样巨大,中国在0.31%-2.09%区间波动,美国则在15.75%-19.67%区间波动。中美两国在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等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型贸易出口方面的巨大差距,正是造成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方面巨额逆差,在服务贸易方面巨额顺差的最重要原因。

2.3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弱,服务出口市场占有率低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虽然从2009年的3.41%提高至2018年的4.57%,但长期徘徊在5%以下,与贸易总量世界第二的身份很不匹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际竞争力弱,尤其是在技术与智力密集型服务贸易部门国际竞争力有待大幅度提高。首先,从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看,美国近十年来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运行平稳,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明显。而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处于底端且在2010年之后出现快速下滑趋势。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弱,与美国差距较大,处于比较劣势。其次,从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分部门看,我国具有一定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是建筑,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三部门。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不够,而作为中国服务贸易主体的运输服务与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弱势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整体服务贸易不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优势,并且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越来越弱。由此引发的出口规模小、出口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步伐。

3.推动服务贸易的思路和对策

目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从仅关注经济增长一个维度,转向关注多个维度,例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二是从仅关注经济规模和增长过程,转向更注重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效益。因此,必须紧紧把握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促进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3.1主抓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产业融合度,产业内部创新业态活跃,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举措。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特属性,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抓住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这一主要矛盾,并且把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双向开放水平,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最终通过鼓励国内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到全球市场接受国际同行检验,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夯实基本功。同时,通過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入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先进企业,提高国内市场生产性服务产品的供给质量,满足国内制造业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3.2以“二次入世”眼光推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最宝贵的经验,毫无疑问就是要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制造业耀眼成绩的取得,与制造业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不无关系。和服务业相比,我国制造业是开放最早,国内外市场主体竞争最为充分的领域。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应该以“二次入世”的战略眼光,稳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扩容服务业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金融等领域展现更为积极的开放姿态,逐步取消外资服务业企业持股比例和经营范围的限制,吸引外资服务业企业到中国开拓市场。最终形成服务业更高水平双向开放格局,稳步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3.3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在服务业领域,数字技术正在飞速地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服务贸易的传统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贸易形式不再拘泥于跨境交付、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和境外消费四种形式,也由此诞生出来一种全新的业态—数字贸易。数字贸易兴起的直接原因在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而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引发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度变革;数字贸易的蓬勃发展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商业版图重构的重要途径;发展数字贸易,既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重要手段。从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动向来看,其无一例外都把发展数字贸易及国内规则的国际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因此,在扩大服务业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数字贸易的发展及国际规则的变化,积极鼓励新业态、包容数字技术与服务融合中产生的新业态,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为数字经济的国际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智慧。

3.4尽快完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在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要鼓励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壮大给予资金支持,在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制下,必须改革现有银行的授信管理体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变革商业银行考核管理手段,形成对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的友好融资环境。二是要积极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相互支撑、有序配合的直接融资市场环境,服务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企业成长壮大。三是要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从行业的本质属性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本身天然具有支持实体经济的内在属性,是解决资金脱实向虚和杜绝资金体内循环的有力武器。在熟悉的赛道,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机构不仅能够敏锐地识别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还能依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行业经验,为初创企业发展壮大进行增值,是创新创业的最有力推手。四是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以地方财政出资进行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形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在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和出质的登记、确权、转让等方面提供便利。积极开发适合中小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和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的金融产品。

3.5通过服务外包促进“中国服务”转型升级

中国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反映着中国经济深层次的转型升级。全球服务业强国发展的经验显示,服务外包不仅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维度,更是服务业升级乃至整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抓手。因此,在以服务业开放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打造中国服务新品牌应该是推动整个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实现路径。具体而言,主要是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服务业外包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与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新业态成长壮大,建设形成一批数字服务集聚区,加快服务外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专业信息服务、金融、节能与环保服务、商务咨询、教育服务等等为重点,推动这些领域的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逐步构筑起生产性服务外包企业在满足本国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同时,又能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格局。

3.6打造高水平开放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高水平开放环境的支撑。加快推进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进程。在服务业市场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直接融合的背景下,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一是打破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推进垄断行业向社会资本开放与服务业领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把反垄断尤其是反服务业行政垄断作为市场监管变革的重大举措;二是加快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进程,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并探索开展负面清单外无审批试点;三是强化服务业领域的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全面清理服务业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完善垄断服务业行业价格形成机制。强化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制度安排。形成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涉及多方面制度创新:加快制定并实行全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议减少和降低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模式下的“边境后”壁垒,对负面清单外的领域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贸易标准等,率先在医疗健康领域引入国际先进标准,在倒逼企业转型的同时,提升服务监管的国际化水平。四是打造服务贸易开放新高地,形成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要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形成与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相适应的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杰长等.以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理论逻辑与政策思路析[J].国际贸易,2020(6)

[2]詹小琦等.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析[J].亚太经济,2020(4)

[3]程实等.中国服务贸易“双循环”的层次析[N].第一财经日报,2020-7-8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