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武术的国际传播对中华文化自信研究

2020-09-10姜辉军 冷新科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民族文化文化

姜辉军 冷新科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政府在经济飞腾后开始注重文化的发展,在希望学习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更加希望世界了解中国,接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政府自信我国优秀文化不但能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还能为国际文化的优秀的一员。“走出去,请进来”成为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开放之后的文化开放的一句口号。在政府的扶持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武术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政府的扶持政策之下发展起来。传统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建设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民族自身独特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渐成为增强中国 “软实力”的强大动力。利用核心文化整合的力量推进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和建设的进程有着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传统武术的传播发挥国家民族自信,只是中国诸多文化问题的一个方面,传统武术的传播也为我国武术体育文化发展,促进民族文化凝聚力提供作用。

关键词:民族文化;国际传播;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建立在对国家和国家文化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产生文化荣誉感和坚定的信仰,从而产生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具有主体性、时代性、阶级性、包容性、民族性和现实性取向[1]。中国特色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2]。

文化自信主要是一种思想状态,关系到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同和坚定信念[3]。中国经济的显著成就、日益成熟的社会制度、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构成了中国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和条件支撑,这对任何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本质上讲,基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本和实践形态[4]。

尽管人们对文化自信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从十八大精神和十九大的基本方略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无疑是文化自信的精髓,尤其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方略促进文化繁荣。文化自信是理论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价值层面上的一个整体,其中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中居于主导地位。从主客体关系的维度分析,文化自信的主客体联系是文化自信的结构关系。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命运。

中国传统武术植根于中国千年文化和历史的实践,赋予了文化以基本内容和现实活力。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显然代表了历史上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适应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当代应该要发挥历史优势、科学基础、优势思想内涵和传统中国文化自信的关怀。

武术在国际传播中如何发挥文化优势和文化自信,要从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提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从过去的强势、到近代的弱势、到现在的平等的认为划分的历程阶段。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来看,武术国际传播的历史事件,从武侠文化对国外的输出,到武术美学的国际影响,再到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国际巨星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可见一斑。但是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难题就是要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关系。要有效地快速国际化,但是还是要坚持以下其一,要注重武术内容与精神的传承与保护;其二,要高度重视中国武术文化与世界其他國家、宗教和民族的文化的交融与整合。所以,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障碍首先,缺乏各民族就武术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其次武术传播者对其他文化对武术文化的认知上缺乏理解。

做传统武术的传播是跨文化交际和跨国界交际的结果,都是一种文化交流现象。着就有可能造成了武术文化提供者和受众之间的文化、语言和交流差异。不管他们的文化背景如何,在传播的实际接触中,相互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因此,在许多文化载体中,文化多样性已被公认为多元文化传播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强调了文化传播者和受众人员之间有效和充分沟通的重要性。虽然文化多样性通常适用于文化的所有领域,但武术文化传播因为涉及到肢体语言和身体接触,其沟通尤其重要。

武术传播的文化维度的差异性,以及是否必须将它们视为只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对于国家而言,文化沟通和文化差异维度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水平。因此,武术文化传播的沟通有助于分析文化差异层面的文化价值观维度对多维传播的影响。

事实上,传统武术传播的难题的根本矛盾源于文化。西方文化体育的冲击是传统武术的独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变化,使传统武术在变革后的文化层面上有所体现。1840年以前,中国发展了的军事武术和“艺、体、用”三位一体的传统武术;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演变,中国武术开始分化,逐渐形成了“打”“练”两条路。传统武术转变到现代武术的过程中,在强化竞技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和表演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商业武术。近年来,在国际上传统武术的“艺术武术”形式也也开始崭露头角,发展势头强劲。传统武术被异化为“神术”、“奇术”和“艺术”,但是渐渐失去了传统武术本来的面目。一旦艺术加工的面纱被揭开,五彩夺目被还原本来的面目,就有可能失去传统武术本来的魅力。传统武术中国际化发展过程的分化是自我调整的结果,由此带来种种弊端,而对传统武术的相对忽视就是一个典型现象。随着国际化社会环境的变化,新国际中华武术形式的形成对传统武术产生了冲击,形成了文化传播的断裂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武术传播就更应该对原有的传统武术训练方法和拳法原理持谨慎、还原和去魅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去求怪、求奇和求吸引力,要考虑到文化差异要小心进行艺术加工。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要迎合受众和市场经济,传统武术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一些精髓,尤其是文化核心,可能受到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与传统武术套路的冲突。但总的来说,要坚持传统武术独立文化的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传统武术的发展才能不失偏颇。

传统武术文化可以东西方融合吗?“中学是体,西学是用”是一种认知偏差。中国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应该有自己的身体和用途。中国武术的发展将从西方人的“听不懂”变为“懂”,并逐渐与武术分离,由“感叹”变为“不赞成”。这一过程不能以失去文化为代价的。”文化传播的矛盾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文化模仿”。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武术不能进入了人格缺失的语境。为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对市场进行一味的迎合,过度改造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缺乏自信和自尊。坚持模仿会导致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趋同,进而破坏民族传统体育的个性。模仿意味着人格的丧失。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引擎。对西方体育的偏执模仿,也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瓶颈,没有办法突出包围。因此,单纯地模仿西方体育文化并不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正确途径。只有掌握文化创造的主动权,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才能走向广阔的道路。因此,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是一条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道路,是一条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白战锋:《论近代中国社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高云芳:《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融合规律浅探》,[J]北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继平:《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整合过程中的价值选择模式》,[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项目基金:湖南省哲社科学成果委员会项目,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国际传播研究(编号XSP18YBC088)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民族文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