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品悟写”一体式教学的朗读方法探究

2020-09-10杨波全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6期

杨波全

摘要:“品悟写”一体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割裂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品、悟、写三者联动,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朗读是着力培养学生自觉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品悟写”一体式教学;朗读方法

“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1];“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新时期教育的育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应的学习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2]。“品悟写”一体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割裂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品、悟、写三者联动,他们相互作用,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品”就是仔细、认真阅读和品味,借助阅读,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能快速理解文章主旨和重要的写作方法。“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复揣摩,反复思索,反复探求,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个过程,即是用心来感受、参悟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情,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在写作时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促进着“悟”和“写”,也是着力培养学生自觉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

朗读被忽视。近年来,学校里的琅琅书声,越来越少,甚至听不到。条分缕析的讲解充塞课堂,以讲代读,一讲到底,朗读已无立足之地。教學中,教师只在语言文字的片断做游戏,学生无法亲自去品味、无法感受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无法搜集和处理文字信息,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学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很难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朗读面狭窄。课堂上,朗读课文的似乎永远只是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教师往往盯住几个擅长朗读的同学,而大部分学生都是当听众,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

语文课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不可想象!语文教学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为严重的是学生的朗读能力每况愈下,不尽人意。我做过调查,初二年级的一个班(48人),有20多人朗读课文时,错字、多字、漏字、破句等现象十分严重,这类同学占50%左右;基本能做到声音宏亮、流利,读通读顺文章者有19人,占40%左右;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的同学寥寥无几,只有3-5人,不到10%,这样的现状令人忧虑。它导致的结果是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能力比较差,说话和作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等现象也比较普遍。

二、朗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1.形式多样,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朗读的形式也应是灵活多性的。在朗读中,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集体读、个别读、领读、跟读、赛读、分角色朗读等,而朗读能力强的老师应多进行范读。“灵活多变的朗读形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实际和教学需要灵活布置,因人而异,各尽其妙”。[3]“诵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诵读,让诵读回归本真,进入师生的生活常态,……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如果不多读多记一些,就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4]

2.重视熟读,积累语言材料

“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的教法和学法,它促进着“悟”。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深思”而“自知”就是“悟”。这种“悟”是通过读实现的,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不能靠抽象的空谈道理的方法去培养,只能通过阅读来提高,如果阅读时(包括默读和朗读)讲究科学的方法,善于积极主动地从多侧面多角度去思考、去感悟,那么不需“读书百遍”,“其义”也“自见”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20年代在北大上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就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读”是有效的方法。通过反复的朗读能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要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上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越积越深刻,最终这些言语要素,如丰富的词语、多变的句式、言语的通畅、协调、分寸情味、直至形象、气势等等,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现代的一些著名作家,如鲁迅、巴金等,对传统的古典作品如唐诗宋词,无不熟读、背诵过若干篇章。有了这些语言材料做基础,今后无论是说话还是作文,只要稍加思考就会有许多词语、句子涌来,左右逢源,任你取舍调配。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便是这个道理。

3.重视诵读,增强语言感悟力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语言的华美都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存在思想内容和情感体验的需要而呈现的语言美。但多数情况下,语言的华美体现在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里,因此结合语言的行为特征构建美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5]。只有熟读,才能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悟力。有些文章其妙处,分析不出来,讲解也难讲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然后才能有所意会。古典诗歌、现代新诗自不必说,必须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诵读品尝。一些看似浅显通畅的现代白话文,也还是靠多读才行。读多了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开头几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作者的思想感情,看起来十分明白浅显,是在惋惜时间之一去不复返。但是,无论老师如何讲,学生也难以有真切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感情是一个人怅恨事业无成,痛惜时光流逝,不愿年华虚度,还想有所作为。再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几句时,才能真正体味到,油然而生无限的遐想、感叹。离开了教学主体---学生的读,简直就没办法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可以这样说:离开了对这些基础知识及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章的朗读,语文教学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之后,说话的能力也就自然能得以提高,以至到达出口成章、妙趣横生的境界。

4.读写结合,形成敏捷的表达力

朗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古代及近代的许多文人、学者在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诵读文章上下过苦功的,他们都能熟读、背诵几十,乃至几百篇文章。白居易“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鲁迅先生幼年读书时,背诵非常出色,后来经常是整本书地背诵,无怪乎他写起文章来纵横驰骋,挥洒自如。这些名人之所以能著书立说,成为伟大的文人、学者,均是在朗读背诵上下过功夫的,这些事实证明了朗读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朗读时要从别人的文章中悟出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体。”,写作时要反复推敲,反复锤炼,大至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小至标点符号、一字一词,都绝不能轻易放过,要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精神。

把在朗读中所习得的语言艺术和语言形式技巧,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形成敏捷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反复的读来推敲遣词是否确切,造句是否符合语法规范,前后语句是否照应贯通,这样字斟句酌,锤炼推敲,语言的感受能力必将日益增强。

以读促悟,以读促写,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如果调动起他们的主动阅读、专题阅读、深入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尝试写点鉴赏文章、读后感想,而点滴的思想火花、点滴的写作心得如被肯定,将激发起他们的更大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去玩味、感悟文章中那些本质的、更符合艺术规律的东西。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我认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应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落实到能力上,就是使学生具有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作为着眼点”。

三、朗读教学实施的意义

1.朗读是感知、理解教材的内容的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台下听得莫名其妙。朗读的遍数愈多,感性认识就愈深,才有可能发展到理性认识。心理学和教育学都强调“直观教学,”丰富感性材料,加强感性认识,学生朗读,是对教材的直接感知。

朱熹曾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谓三到”,是重视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想”,从多方面立体化的感知教材,通过“品读悟”就一定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领会到文章作者的神思匠心和文章的要义,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朗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读是根本,写是核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这方面,古人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强调不仅要读,还要多读、熟读、精思、融会贯通,领会要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多了,见闻才广博,知识才丰厚,写文章才能文思敏捷,左右逢源,下笔如有神助。“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韩愈更明确地阐述了读与写的辩证关系,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把读放在首位。

3.朗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告诉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悟”如果有目的地被引入教学过程中去,有计划地训练、引导,并给予一定的实践机会,用心体悟,必将引起学生的的审美愉悦。不但能从中感受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而且,可以体会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并从中欣赏到审美世界中的情趣、理趣和智趣。

“悟”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人手,细细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结合自己的感受去品味作者的用意和匠心,从而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和沟通。引导学生自己从文章中读出来,高高站在课文之上,看门径,学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体会,去了解感知材料的本质含义,以加强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敏度。在一定意义上说,课不是"讲”出来的,有时是“悟”出来的,欣赏到了语言文学中的某些美趣,思想日臻成势,文化素养得到改善,写作水平也大有提高。

“读”是基础,是先导;它促进“悟”;善于“悟”,才能拓展思路;善于“悟”,才能破解疑难;善于“悟”,才能促进“写”,才能让学生才思敏捷。

“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守经答变,返本开新’。所谓‘守经答变’,即坚守、守护那些永恒的真理、古老的智慧、不变的‘伦常’,并以此对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给予回应;如果不能‘守经’,‘答变’也就缺乏了根基,‘守经’是为了‘答变’”[6],我认为“品悟写”一体化教学中阅读教学就是“古老的智慧”,就是“不变的伦常”,守住她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養》[M](理论普及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

[3]杨祥明《语文教学的艺术》[M]海天出版社2016.11

[4]朱良才《让教学更生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认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5]杨祥明《语文教学的艺术》[M]海天出版社2016.11

[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6

(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实验学校 广东深圳 5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