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上山容易下山难”

2020-09-10贾丽

体育风尚 2020年3期

贾丽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一部分人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另一部分人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伴随着大量运动爱好者的涌入,如今爬山这项运动随之扩展起来。本文针对上山容易下山难观点从心理方面、生理方面、肌力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进行详细探讨产生其原因,为其完善与发展提供现实理论素材。

关键词:爬山过程;下山过程;上山易;下山难

一、心理方面

参与者通过想象,针对这项活动具有预见功能,此活动目的性、预见性和计划性能够实现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参与者在爬山这项活动之前,会先在大脑中形成关于爬山这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大体形象,并利用脑中预见来指导调节活动,来实现预定的目的和爬山计划。[1]同时,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动机包含驱力和诱因两个概念。[2]驱力是参与者登顶的内在动力。参与者在登山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减少,登顶的脚步越来越近,意识到胜利就在眼前。逐渐减少登顶的时间就是增加人们的内部动机,驱力越大,动机越强,登顶步伐会越来越快;诱因是人们登顶的外在动力。参与者在登山过程中,看到周围大自然带来的美丽景象,对视觉感官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诱因,同时增加参与者的外部动机,使参与者积极登顶行为更加明显。参与者具备信心与斗志,产生积极幻想,感到上山顺利,因此参与者会认为上山容易些。

参与者登顶之后,随着体力消耗,造成生理上的疲劳,而生理疲劳是产生心理疲劳的一个诱因,导致参与者精神状态低下,热情消减,斗志磨灭,下山过程对参与者心理上带来巨大挑战,同时感到下山比上山困难些。

二、生理方面

在爬山过程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两种因素对自身影响较大。有研究显示,多巴胺在体内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神经递质,尤其对运动能力的调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巴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比较明显,多巴胺上行系统中脑黑质—纹状体在躯体运动中起重要作用,引起兴奋、好奇和运动增多等。一方面,多巴胺含量过多会导致运动疲劳的发生,运动过程中多巴胺的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增加或不足均可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3]另一方面,人体在运动时,骨骼肌利用支链氨基酸增加,会使血液中支链氨基酸BCAA的浓度下降,从而使血液中色氨酸与BCAA的比值升高,有利于5-羟色胺的生成速度加快,含量升高,引起中枢性疲劳的产生,从而降低从中枢向外周发放的冲动,降低运动能力。[4]多巴胺的增多使参与者在爬山过程中产生兴奋和好奇伴随运动量增多提高运动能力,与此同时随着登顶的步伐越来越接近顶峰,自身体能消耗也会越来越大,伴随运动疲劳的发生,过量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使自身感到困倦、体力不支,同时降低肌肉活动的协调性,使自身运动能力下降,对下山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肌力结构方面

参与者在上山时多数以向心收缩为主,身体的作用力向上,身体重心向下,两个力相反,形成平衡力,登山时步幅更稳、更费力一些。虽然在爬山过程中费力一些会消耗大量体力,形成正确的爬山姿势,身体放松并保持前倾,身体核心抗旋转肌和抗侧屈肌维持稳定,主要靠臀部肌肉、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先后发力,在上山时减少消耗体力导致的疲劳的同时危险性较小。而在下山时多数以离心收缩为主,与以向心收缩为主的爬山相比,离心比向心更省力,下山时自身作用力向下,身体重心向下,参与者下山由脚后跟着地过渡到前脚掌,踝背屈、小腿三头肌和股四头肌等协同肌肉先后做离心收缩,不断地反复做离心收缩,身体整体不容易控制导致冲力过大出现脚踝发酸发抖着地力不稳,腿部颤抖至膝盖晃动不稳,身体失去平衡,容易发生崴脚、滑坡等危险情况。因此下山会感到困难一些。

四、小结

1.参与者在爬山过程中借助爬山动机,从良好的精神状态到较差的精神状态,给心理上带来了明显反差,使参与者从心理上认为下山比上山较困难一些。

2.多巴胺和5-羟色胺两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对爬山过程中对参与者的身体运动能力影响较大,既可以增强参与者的运动能力感到上山较为容易,又可以导致参与者体力不支和运动能力下降对下山造成一定困难。

3.上山时身体的作用力向上,身体重心向下,两个力相反,形成平衡力,登山时步幅更稳,更容易上山。而下山时自身作用力向下,身体重心向下,步幅不稳,增加了下山难度。

参考文献:

[1]赵国祥.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柳富平,赵琅.多巴胺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辽宁体育科技,2013 (35):14-16.

[4]林嶺,王华叶.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