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可行性探析

2020-09-10杜雅俐

体育时空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专业建设

杜雅俐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04-02

摘  要  云南省依托独有的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特色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本文探讨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休闲元素融入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路径,努力培养具有云南特色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以适应休闲社会经济和生活的需求。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休闲体育  专业建设

休闲体育专业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目前,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体育已经成为提升个人品质和生活的重要手段。新时代休闲背景下,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学校作为主要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基地任务艰巨。休闲体育的形式、文化、基础因所在地区的发展进程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因此休闲体育专业路径的建设也需要因地制宜。云南作为多民族省份,依托特有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在探寻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时应在结合当地少数民族习俗文化和体育项目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休闲要素,力争把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以促进本地休闲、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休闲元素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分布最为多样的省份,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纷繁复杂,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多样的地域特色以及其他体育所共有特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很多运动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休闲的主要形式,如白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赛马、赛秋千、人拉人拔河、洱海龙舟等;哈尼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打磨秋、赛蒙抬(跳高跷)、打陀螺等;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敲木鼓、打鸡枞陀螺等;傣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赛龙舟、跳竹竿、放高升、象脚鼓对踢、丢包、藤球等;拉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射弩、跳芦笙、打马桩、投茅、鸡毛球等。许多传统体育运动已经从少数民族中传播到了寻常百姓生活中,从高山传到了城市中,成为百姓生活中休闲运动的主要形式。因此,云南百姓的休闲生活既有现代化的休闲方式,又有少数民族的特色,是现代和传统的结合体,时刻体现着七彩云南的魅力。

二、休闲背景下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要求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增。这种需求不仅仅是量的需求,更是“质”的需求,借此就要求高校能培养出理论知识过硬、技能素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以注重实践为主的体育专硕分支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休闲体育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位或拥有适当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参与,更应是专业人才要具备涵盖10个主要领域的能力,即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和公关能力、计算机和技术平台操作能力、设施和设备管理能力、治理能力、确保合法性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理论和哲学、项目设计和赛事运营以及研究和方案评价。由此看来,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难度系数和要求是高于传统体育专业的。

三、云南省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模式

社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学校中完成的。这些人才在高校中要接受高水平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培养,从而掌握和培养出一定的技能与素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一项最重要的方式是学校体系培养,因为学校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好文化的传承与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此,云南省高校应该努力构建出符合民族特色以及教学需求的休闲体育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努力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校内外的课程结合、开放办学等形式,重视休闲体育实践经验的创造,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培养方案。

(一)休闲体育教育目标

现如今,休闲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广阔,休闲产业和休闲体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为此,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要与社会发展同步,服务于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在云南,冬天可以去轿子雪山、玉龙雪山、大海草山开展滑雪运动;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滇池边、洱海边、抚仙湖周边打高尔夫;城区中建议开展居民可广泛参与的城市休闲文化体育活动;在山里或原始村落发展少数民族特有的休闲方式体验活动。在云南省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中要细化休闲体育的方向和内容,滑雪教练、高尔夫教练、民族体育文化传承者等都是云南省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休闲体育教育领域中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已有现成的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启发,如美国的精英职业模式、英国的俱乐部体系模式、加拿大的终身体育模式。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毕业后的去向自由选择适当的培养模式,细化休闲体育教育目标,如侧重休闲类的旅游、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学科和侧重于体育的大型活动策划、体育赛事的管理等企业、公司等。不论做何种选择,目前云南的民族高原特色旅游和赛事相当受欢迎。鉴于此,云南省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更多倾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向。

(二)休闲体育教育课程

休闲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一门体育专硕分支下的专业,融合了教育学、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建设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此要丰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并借助现代科技的教育手段提升课堂效率。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增加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比例,增加对传统民族文化中休闲内容的介绍和掌握,这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是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日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三)注重休闲体育教育实践

作为休闲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尤其是要具备户外休闲类工作的实践经历。目前,许多学校都与健身房、旅游公司、各种体育社团组织、体育企业及策划公司、民族文化村寨等达成协议,由这些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学生进入民族传统文化的村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零距离接触,设身处地地感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也可以邀请少数民族传承人走进学校,为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授课并讲授云南的历史传承问题,利用学校教育平台搭建一个可以对话传统的平台,从而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价值。学校也可以将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定义为“生源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调查分析”。由于很多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因此就可以鼓励他们实地考察并撰写调查报告,同时结合本地少数民族的地方传统节日,将传统体育休闲文化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返校后每个学生进行个人展示,如此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都吃到“苹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四、结语

总之,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否更好地融入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培养方案之中,对建立和培养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至关重要,对于云南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更是至关重要。纵观这些年云南省经济的发展,旅游和休闲两大产业逐渐成为发展的主体,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理应成为云南省旅游产业单位和云南省百姓的休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努力从中找到一个契合点,让云南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以此培养出适合云南特色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待他们进入社会后成为自食其力的生活手段,此外这更能传承和传播云南的传统体育文化,以及促进全民健身的普及。

参考文献:

[1]李志友,唐薇.对发展我国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04):59-61.

[2]李相如.休闲视野下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02):180-184.

[3]陈琦,倪依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15(07):5-10.

[4]胡萍.國外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现状及借鉴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44-45.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专业建设
云南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多元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咸宁市休闲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和优化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海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