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探究

2020-09-10张再良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章阅读教学

张再良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作为兼具人文性、工具性的重要学科,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题量、分值及阅读容量呈大幅增加趋势,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实施有效教学,从而大幅度提高语文高考质量,这是需要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认真思考并回答的问题。文章在分析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这个核心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高中语文学科改革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高考阅读教学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师也需要不断探究,寻求提升教学质量之法,特别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笔者通过调查、观察、自省和反思,发现了不少现阶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有效阅读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探究。

一、新高考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不能及时挣脱应试教育“束缚”

新高考虽然逐步在各个省份实行,但是大部分学生依旧被应试教育所束缚,他们的阅读时间不足,在阅读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对阅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语文在高考中分比较大,教师也被高考这个指挥棒裹挟,更注重快速提升学生分数,忽略了长期且重要的阅读教学,与新课标要求相违背。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技巧的关注,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创新不足,课堂气氛沉闷。在这样的教与学环境下,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渐渐失去阅读兴趣,导致语文学科成绩得不到有效提升,使语文沦为日常教学及高考中的弱势科目。

2.不能正确认识语文阅读

部分教师和学生觉得阅读不能即时提升成绩,忽略了阅读的基础性、综合性作用,更关注的是写作和背诵。要知道,阅读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成绩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3.阅读教学缺乏创新

新高考下,虽然不少教师在参与教学创新,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的长期影响,不少教师依旧偏向传统教学,无法有效落实创新性教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更多的是针对某一课文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也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课堂中,教师讲解的内容依旧繁多,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学实际上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的老旧内容。

4.学生能力不足

不少学生对语文阅读有畏惧心理,这导致阅读学习实效性差。部分学生不注重日常阅读积累,理解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理解、审题能力差,导致成绩难以提高。部分学生受不良习惯影响,不能把握阅读文本,喜欢在文本中寻找问题答案,忽略了整体理解文本;也有较多学生不关注常识和阅读积累,以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实际应用时陷入“理屈词穷”的困境。

二、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究的内容,教师只需从旁指导,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本,指点学生阅读理解技巧。“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生学”,阅读理解教学更需如此。

1.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不仅仅是读,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确保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备课时,结合教材课文,在互联网中搜寻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短片,利用直观的图像,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带动课堂气氛。学生能够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较为晦涩的文章。音乐不分国界,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只要能够正确理解作者心理,就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音乐是有效的阅读辅助神器,它能够快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入文章,进而理解、感悟意境优美、情节分明、韵味深厚的文章。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能够给人内心以触动,可以有效地将文章的主旨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结合写作背景与作者经历,能够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感悟理解。

2.多元化阅读赏析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仅要教,更多的是感悟,赏析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进行赏析,分享、点评、朗诵或者推荐一些优美的小诗、深刻的文章等,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互动;部分对阅读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也能提升赏析与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导赏析的模式。师生之间分享阅读的快乐,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要保持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小说不仅反映了20世纪初的社会,在当今社会中,也有着较深的含义,我们都在追求着朴实美好,虽然时代变化,科技发展,但是我们对光明、美好的追求一如往昔。”从学生分享的点评中,教师会发现他们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理解能力等内容。对于同一作品,师生、生生的感悟不同,可以展开讨论,不同思维的碰撞更能刺激学生深入思考,同時也能引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从旁引导,渗透作品相关的体裁、内容、背景以及阅读技巧,同时也可以将教材中相关作品做对比。经常性的阅读赏析活动,能够对阅读技巧等进行有效渗透,让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

3.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选择书籍和教授阅读方法,更要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新高考下,学生的盲目阅读会浪费他们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教师不是要强制学生阅读,而是引导学生阅读,使他们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可精可泛,对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是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心思想,在兼顾学生个性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阅读重点。同时,对于极具写作技巧的精妙句子、饱含深意的句子等,学生也需要精读。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科学把握阅读时间,更能准确掌握中心思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阅读为高考奠定基础。例如,有些学生喜欢阅读小说,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收集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动作语言描写等内容,或者找出小说中的风景描写等内容,这样小说阅读也不单单是小说阅读,还是综合性的阅读。引导学生将小说划分为写景、散文、人物、叙事等多个内容,不仅符合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结语

新高考背景下,阅读教学内容更加宽泛,高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按照高考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日常阅读,而不是强迫学生记忆。学生只有习惯了自主阅读,才能使阅读教学具有实效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入阅读、个性化阅读,将阅读技巧等渗入其中。这样的教学更能“春风化雨”,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使阅读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海平.谈教师应如何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J].教师,2012(31):58-59.

[2]胡文生.面对新高考,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11):91.

[3]周丽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J].高考(综合版),2015(4).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文章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