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传播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

2020-09-08丁浩宇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传播受众

丁浩宇

【摘  要】最近这些年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微博,微信和抖音等新媒体媒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了现代人们最受欢迎的传播方式,但是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传播相比于传统媒体传播有什么优势或者劣势呢?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卫生事件;传播;受众

引言

在新闻传播学界,一直都特别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传播与治理。事件从初期开始,科学界对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当然媒体和广大公众也必然是从无知,恐慌到了解,应对,防控的一个过程。但是公众作为受众群体,他们的转变过程大部分都是通过媒体传播和宣传。这不仅说明了媒体传播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也给复杂的媒介环境和媒体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而在当下,新媒体传播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传播方式,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以下是我对新媒体传播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一些看法。

1.新媒体传播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正面影响

1.1及时的传递信息

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初期,广大公众对于事件的了解是微乎及微的,而新闻媒体具有检测环境,预警危机的社会功能,有必要也有义务把有关于事件的最新最全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而且由于新媒体的零滞性,在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报道中也比传统媒体更好的发挥预警和监视作用,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發挥了巨大的作用,像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可以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人们以最快的时间进入隔离状态,避免了危机的升级。

1.2正确的引导舆论

在公共卫生事件突然爆发后,大部分民众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对事件的恐慌心理和消极的行为。在这种时候,媒体就会站出引导舆论,帮助民众们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事件,提高民众心理承受力。但是由于传统媒体属性过于“官方”,受众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而新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没有的优势,微博大V,抖音红人,商界名人等“意见领袖”都拥有大量的粉丝,他们相比于传统媒体大大拉低了与受众的距离,他们在公共卫生事件发布声援危机处理者和提醒民众注意事项等信息,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舆论的作用,给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微博,微信或其他新媒体都具有评论的功能,目的是给民众设置一些舆论空间,让民众可以有地方发泄不满的情绪。新媒体在这期间扮演了“解压阀”角色,维护了社会群体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关系。

1.3更好的发挥媒体监督功能

公共卫生事件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一些地方部门存在形式主义或者官僚主义等问题,在应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上不能很好地处理,还有的不良商家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断地哄抬物价,想趁机大发一笔“国难财”,严重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有的民众在新媒体上披露这些现象,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地方很快采取措施整治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政府也很快出台政策来抑制商家的涨价问题,保障民众生活水平。新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2.媒体传播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作用

2.1谣言的泛滥

在网络发达的时代下,我们越来越难以分辨谣言和真相,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卫生安全事件期间,谣言会成倍的增加。从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谣言的出现就从未中断过,谣言会大量传播,影响恶劣,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环境下,再加上网络言论主体多样化和匿名性特点,谣言会很快的产生并快速地传播。谣言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一些新媒体只能通过辟谣来减少谣言带来的影响,如微博就开启了“微博辟谣”,每天16点到17点发布整合辟谣内容。谣言如果过多的话,会影响人们的的团结,影响官媒的权威。

2.2媒体工作者自身的情绪介入

很多的网络自媒体所创造的内容仅仅是想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情绪”,而并不是让受众获得更深一步的自我思考。一些新媒体工作者为了博人眼球引起关注,内容通常会让读者对某物或者某人产生敌对情绪。以情绪引导为主要目的是自媒体经营的常规手法,但是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这种方法的弊端会被加倍放大,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2.3自媒体的不规范化

在传统的大众传媒流程中,新闻信息的发表要经过层层筛选,处处把关,在通过一些公共传媒渠道传递给受众。但是新媒体传播却没有这些限制,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媒体上发布信息,但是没有了严格的规范,许多自媒体发表的信息真假参半,大多都是博人眼球,哗众取宠的文章。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自媒体如果不严格按照规范,导致新闻失实过多,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3.正确客观的对待媒体传播

3.1有选择的接受媒体信息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众传介环境之中,接触到大众传媒,是现代人重要的生活内容,现代人每天几乎花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这些媒介上,从中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来源是五花八门的,受众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来辨别这些信息,从中挑取对自己有用的,真实的信息。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人们更要增加自己的辨别意识,不能盲目的相信媒体,特别是一些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要自己学会判断信息的真伪,冷静思考才是疫情下受众的正确态度。

3.2对新媒体的综合治理

新媒体传播相比于传统媒体传播有很多优势,但是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在新媒体传播中工作的新闻媒体工作者需要有进一步的规范,特别是在这种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充当着信息的“把关人”角色,要加强对各类疫情信息的来源和内容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政府部门也应该稳步推行网络实名制,防止有人匿名在新媒体上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信息,实名制可以有效地为新媒体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3.3丰富新媒体传播内容深度

受众获取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大都是一些片段式的信息,使受众不能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需求。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后,新媒体工作者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专业解读,让受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新媒体需要引导受众自我思考,提高受众的判断能力,从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4.结论

新媒体传播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了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安抚民心的重要作用。微博,微信和抖音等新媒体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些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有着传播速度更快,信息覆盖面更广,交互能力更强等特点,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影响力慢慢超过了传统媒体。但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一些缺乏专业媒体人素养的普通民众被赋予了信息发布者的权力,这在一方面是可以提升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信息的实时性和多样性,更好的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呈多样性发展和新媒体传播的不规范,这就造成了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谣言的增多,造成了民众的恐慌。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一个新兴事物,虽然新媒体传播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和缺点,但是也有许多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慢慢完善新媒体传播中的不足。在这次疫情中,新媒体也让世界看到了我们中国人民顽强的意志和团结的信念,我相信我们的国家肯定会走出困境,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3]田胜文《网络传播学》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传播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