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川端文学中的“悲”

2020-09-06叶罕辰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物哀川端康成

叶罕辰

摘 要: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众所周知,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大都是悲伤而凄凉的。例如,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描绘了爱情,然而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即使是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也不会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悲痛欲绝,而是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甚至在悲凉中带有一丝的温暖。《伊豆的舞女》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笔者认为,其主题思想与内容也正能反映川端文学中“带有暖意的悲伤”这样一种情感。本文将以《伊豆的舞女》这部小说为例,通过小说的内容来分析其所表达的感情思想,探究小说中悲伤的感情基调,并从中洞察出川端文学中“悲”的特征。

关键词: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悲伤的基调;物哀

引言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新感觉派”(1)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作家,在日本近现代社会可谓家喻户晓。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他在文学创作上风格多样,且他的创作有着自觉而独到的艺术追求,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以至于被后人誉为“文镜院殿孤山大居士”。“爱情一直是文学永恒的主题”,那么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大多都是以爱情为小说题材,且结局是忧愁而伤感的,悲伤的爱情故事总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

1968年,川端康成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闻名世界文坛的著作《雪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伊豆的舞女》是他在《雪國》发表之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以其清新唯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和谐的伊豆美景,也描述了一段凄美遗憾的爱情故事。本文将着重分析《伊豆的舞女》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对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结合日本文学的传统理念来分析小说中“悲”的情感,同时基于其感情基调进一步来探究川端康成其他文学作品中“悲伤”的特点。

一、《伊豆的舞女》小说分析

《伊豆的舞女》描写的是一位19岁的高中生,为排遣内心不可言喻的忧郁和苦闷,只身来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艺人一行,并对那里的小舞女产生了似恋非恋的思慕之情,“舞女薰子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文章从一件件小事开始,一直写到最后“我”和薰子离别的过程。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而成,19岁的川端康成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之后,再加上身体不适,因此内心变得非常伤感与孤独,于是选择去伊豆旅行,在旅行中也慢慢地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小说的开头描写天成山滂沱的雨势,到后来描写伊豆岛明媚的春光,可见景物的描写将悲伤与美好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也奠定了小说接下来的情节将会是一波三折。“我”和舞女的三次相遇在美好中发生,最后又是在淡淡的悲伤中以别离而告终。舞女一行人因其身份地位的卑贱,无论走到哪里演出都受到旁人的歧视与嘲讽,加之小舞女正值豆蔻年华,却要承担着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等等,这些都能体现出小说“悲凉”的一面。而“我”作为一名高中生,虽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舞女一行人,从“我”与舞女的互动以及和舞女的哥哥荣吉之间的谈话中流露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关怀,哥哥的友善、舞女的懂事构成了一幅十分温暖的画卷。由此可以看出小说在描写“悲”的同时也夹杂着人性的温暖,从而带给读者以清新、美好与感动。

当然,在小说中“我”和舞女相遇之后,互生爱慕之情,但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吐露出一句告白或者爱慕的话。他们将爱慕之情深深地藏在心底,没有温暖的拥抱,也没有互诉钟情的绵绵情话,却将这种无限的爱恋和无言的忧伤化作永恒。舞女在与“我”离别之时,仍沉默不语,低着头紧闭双唇,默默地承受着离别时的伤感。当船儿远去时,只能徒劳无功地挥动手中的白手帕,遥望船影。“我”和舞女之间仿佛什么都没有开始却已经结束了。读者在感到惋惜的同时,又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二、关于川端康成作品中“悲”的解读

《伊豆的舞女》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而成,行文中深深透露出作者对现实世界浓浓的悲哀。相比西方恋爱小说中描写男女双方轰轰烈烈的爱情过程,川端康成则是将一种忧伤的基调贯穿全文的始终,反而使得故事更加悲凉而又动人。

(一)“悲凉”形成的原因

首先,从川端康成的生平与年轻时的遭遇来看,幼年时父母双亡,随后姐姐病逝,15岁时唯一的亲人祖父也撒手人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变故加之从小体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闭家中,心理十分敏感和寂寞,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种孤僻的“孤儿气质”与“受恩惠者气质”。不仅仅是《伊豆的舞女》,其代表作《雪国》《古都》等作品无不透露出他内心的痛苦与孤独。正因为内心的寂寞,川端康成十分渴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怀。因此许多作品在批判社会现实以及抒发自己内心痛苦的同时,往往也写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自己的内心深处能拥有一丝温暖与抚慰。

另一方面,川端康成从小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通过阅读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他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物哀”作为日本文学传统的表现手法,在《源氏物语》中尤其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西方的悲剧小说,没有曲折波荡的情节,也没有大喜大悲的感情,有的只是一种淡雅的、幽深的悲伤。尽管川端康成采用虚无与悲观作为故事的题材,甚至以死亡来渲染氛围,但故事的结局却是婉转悠长,绵延不绝,从而引起读者共鸣,且被大众所接受。

(二)“悲”与“美”相结合

川端文学中强调“感物兴叹”“幽玄”“风雅”等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其审美取向也是以平安时代的“感物兴叹”、中世纪的“幽玄”和近世的“风雅”等传统古典文学理念为基本的内核。这些理念既贯穿了日本文学发展脉络的主流,也贯穿于川端文学的始终[1]。基于这样的审美取向,我们不难发现川端康成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将悲与美进行了有机结合。

以《伊豆的舞女》为例,该作品将唯美的景色和淡淡的忧伤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悲哀美的世界和一曲清新淡雅的哀歌。小说中作者并没有强烈地抒情,几乎是平铺直叙,将自己和舞女一行人的悲惨命运融入南伊豆岛明媚的春光里,融入彼此之间温暖的交谈与互动中。正如日本近代著名的写实主义作家三岛由纪夫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世間ではこれを抒情というが、『伊豆の踊子』の終局に見られる「甘い快さ」がどうして抒情であろうか”(世人称之为抒情,但《伊豆的舞女》结局中所体现的“甜蜜与快意”又何尝不是抒情呢)[2]。

的确,小说语言平淡但感情饱满,结局“我”和舞女的离别充满了悲伤与不舍,但作者后来在回忆这一段旅途时也感慨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净化,精神世界也不再像先前那样空虚寂寞,因为他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正因为川端康成的作品是悲与美的交织,当我们仔细阅读其诸多作品时,会不由得被那种温暖的伤感所打动,并深思下去。

三、结语

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整体弥漫着悲情的基调,这一点不可否认。川端康成借着笔尖的文墨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渴望压抑的情绪得到排解,无论是亲人逝去的悲痛,还是爱情的坎坷,不幸的生活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充满文学气息又性情忧郁的作家。因此,从《伊豆的舞女》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川端康成心底的那种至善至美。

注释

(1)新感觉派是20世纪初日本文坛的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由1924年创办的《文艺时代》的同人形成。他们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企图进行一场文学革新运动。

参考文献

[1]叶琳.论川端康成文学的审美取向[J].当代外国文学,2005(03):143–147.

[2]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J]. 芳草(小说月刊),2014(09):4–12.

猜你喜欢

物哀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