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游戏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运用路径探析

2020-09-02高媛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表演游戏语言教育幼儿园

高媛

摘要:表演游戏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发散他们的思维。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运用表演游戏的意义,接着结合实际的幼儿教学模式,分析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运用表演游戏的具体措施,即营造良好环境、优化活动过程、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关键词:表演游戏;幼儿园;语言教育

表演游戏是以故事为依托,借用生动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表达对角色进行演绎的游戏。表演游戏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行为,它不仅仅是对故事内容的再现,而是幼儿通过理解對故事内容的再创作,其中包含了对故事的想象与拓展。

一、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运用表演游戏的意义

表演游戏具有艺术性的特点,幼儿以故事为蓝本,发散思维对内容进行扩展,然后借助肢体语言和对话将故事再次呈现出来。幼儿享受表演的乐趣,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彰显自己的个性。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运用表演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表演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肢体表达。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先发育的就是动作表达。在表演游戏中可以加强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幼儿通过不同的姿势、动作、手势来表达情感,提高身体各处肌肉的配合能力,为接下来的户外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表演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通过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拓宽自身的认知领域。因为表演是一种集体性活动,提高幼儿之间互动的频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针对一个问题进行交流谈论,确定好故事的走向。幼儿在交流中表达个人想法,与同伴互相学习,提高了认知能力[1]。第三,表演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一句台词,不同的演员说出来就会拥有不同的化学效果。语言作为日常沟通的桥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提高幼儿的逻辑反应能力和思维创造力。而表演游戏中的语言表达也是尤为重要的,它可以锻炼幼儿的复述与对话的能力。

二、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运用表演游戏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表演游戏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写道应该以充满趣味的方式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表达的积极性。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及了,应该多增加群体性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小养成合作的意识。幼儿园的老师应该为孩子们营造适宜的表演游戏的环境。第一,在课表中设立专门的表演游戏课程,配置充足的表演设施。不能随意更改或者占用幼儿的表演游戏时间,一定要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要设置好活动举行的频率,频率不能过高,这样幼儿无法对故事内容进行充分理解,降低表演的效果。但是频率也不能过低,这样就起不到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训练的效果。表演游戏应该由老师作为引导,幼儿作为表演主体进行的活动。幼儿园内部应该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最大程度的为幼儿们提供充足的表演空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走廊、楼梯等位置,建立特有的表演角。空间不仅局限于自己所在的班级,还可以到操场、游乐区进行表演。采用以大带小的模式,让大班的孩子带领小班的一起表演,起到模范示范的作用。第二,布置好舞台和特定场景,增加代入感。意大利的学前教育家洛利斯·马拉古奇曾说过,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活动空间,教室内的设施应该根据活动的变化而自由转变。第三,提高游戏道具更新换代的速度,调动幼儿自主制作游戏道具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增加一些纸板、胶水、丝带、画笔等材料,在表演游戏前幼儿可以结合故事的编排制作服饰与道具,这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孩子们不仅提高表达能力还锻炼动手能力。

(二)优化表演游戏的组织过程

在选择故事时不应该只是局限于通话故事,可以对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第一,丰富表演游戏的主题。幼儿园内应该结合幼儿的学习情况定期引进新的书籍,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加主题选择的范围。还需要结合不同的年龄段配置不同的表演主题。例如,《小红帽与大灰狼》这个故事,小班的同学可以借鉴图画进行表演,通过生动的表情和语言,提高故事的趣味性。大班的同学就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小红帽是如何识破大灰狼的,在生活中面对坏人应该怎么办。第二,老师应该组织不同形式的表演游戏,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2]。集体表演可以促进幼儿的协调能力;小组表演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取长补短彰显自身的独特表演魅力;个人表演可以锻炼幼儿的自主性,他们可以发散想象力,真实的表达情感。第三,丰富表演游戏的类型。可以在幼儿肢体语言表演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辅助道具,是表演更加的真实生动有趣。例如,加入手偶表演、木偶戏表演、皮影戏表演等。教师结合不同的情境配置不同的形式,增加表演游戏的趣味性。

(三)增加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参与度

幼儿作为表演游戏的主体,只有全情的投入,才能凸显出活动的意义。第一,老师应该为幼儿们提供均等的机会,照顾好个体间的差异性。老师应该积极调动性格内向的幼儿参与到表演中去,采取鼓励教育的模式,增加幼儿的自信心。第二,为幼儿们增加团结协作的机会。良好的合作可以促进表演游戏的顺利进行。老师把幼儿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内自主选择组长,并协调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幼儿们一起探讨活动的主体及角色分配,成员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形成羁绊。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各自的性格得到凸显。老师结合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的进行指导,让孩子们自主的解决问题。表演结束后,老师可以让组内的幼儿互相评价,发表对这次表演的看法。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工作,对表现较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意义,为孩子们创造优质的游戏体验,构建系统化的游戏结构,增加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老师有针对的进行培训指导,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去,提高语言表达的欲望。

参考文献:

[1]王锦玉.中班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5):179.

[2]李桂可.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85.

猜你喜欢

表演游戏语言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中职学前专业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游戏化教学的探索研究
浅谈故事表演活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运用
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幼儿在场”在表演游戏中的意义探究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略谈
探讨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教育研究综述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