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格斯一夫一妻制家庭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2020-09-02丁美美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恩格斯

丁美美

摘要:恩格斯的婚姻家庭研究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基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创作而成。其中第二章“家庭”研究了从血缘家庭到专偶制家庭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基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分析恩格斯一夫一妻制家庭理论的历史起源、含义与内在矛盾,并阐述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发展状况的科学展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提出恩格斯一夫一妻制家庭理论仍对家庭和谐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恩格斯 一夫一妻制 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228-02

家庭并非从来就有,家庭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较低的形式提高到较高的形式[1]。现代家庭是一个基于夫妻关系、依靠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在人类生存初期,因为人类刚刚成为高等动物,生产力水平还未能达到可以生存的标准,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外界自然环境中的猛兽、自然灾害对抗。人类为了生存与繁衍,需要保持杂乱性交關系的原始状态,此类两性关系也是当时人类群居的一种佐证。当时,部落内部对于性行为没有任何道德、伦理、法律上的限制,这意味着任意女性可以和任意男性进行性交,从而实现繁衍后代的目的。在蒙昧时代低级阶段的后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式即血缘家庭,在这种家庭形式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随着群体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部落中的人口数量攀升,人的欲望渐渐走向更高的等级,对情感有了需求,女性对于子女有了照顾的意识。然而,女性的生殖能力又无法使女性自由地摆脱这样的地位,多重的性伴侣角色使她们产生了屈辱和尴尬,迫切希望从由来已久的共夫制中解脱出来,暂时或长久地只和一个男子发生婚姻关系,于是产生了对偶制家庭形式。

在野蛮时代的中期即对偶制家庭的后期,畜牧业得到了发展,部落渐渐开始驯养牲畜以满足人类的日常需求,这些新的财产最初是归氏族所有,不久就转化为家庭的私有财产。当时的部落工作是按照性别来分配的,男性的任务是寻找足够的生活资料、生产生活工具和驯养牲畜,男性力量的绝对优势使其在家庭中保有统治地位。自此,男性拥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渴望将自己的财产资源传递给自己的亲生后代。但是在当时的母系氏族制度下,这是不可能的。男性主导的生产模式和旧的母系继承制度发生了不可调和矛盾,因此,废除母权制、实行父权制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同时是私有制的一种反映,该制度一直沿袭至今。

一、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含义和内在矛盾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与私有制逐渐出现推动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专偶制的基础是经济条件而非自然条件,专偶制是私有制对原始公有制的替代,随着专偶制个体家庭的产生,家务工作不再是家庭中每个人的责任而是变成了女性的工作内容。恩格斯清楚地看到了女性在此种关系中的被支配地位,这是因为生产资料归男性私有且男性此时的经济条件有优势。专偶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的产物,这种家庭形式的出现可以满足人类占有个人财产和继承个人财产的社会需求,而绝非仅仅是人的性欲所决定。这揭示了阶级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经济根源,揭示了阶级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的阶级根源。私有制必然导致阶级压迫制度,即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压迫,女性在专偶制中处于受压迫和受奴役的地位,这是显而易见的。一夫一妻制出现的经济基础为私有制的产生,其出现的阶级根源则为阶级压迫制度,一夫一妻制与私有制和阶级压迫制度形成一个闭环,互相强化与巩固。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是源于财产关系,因此其必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男性的统治地位。第二点是婚姻对于女性而言具有不可解除性[2]1。男性在经济地位与阶级地位上的优越必将导致其在婚姻中具有且持续具有统治地位。

尽管个体婚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两性关系的进步,但任何进步都有它消极的一面,社会中总有一些人通过压迫和使另一些人痛苦而实现自我幸福与发展。个体婚制一方面是专偶制,另一方面则导致淫游制,从而使社会中出现卖淫的行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还伴随着丈夫或未婚女性在婚姻之外进行的性交行为,此类行为进一步极端发展就会成为娼妓卖淫制,以及出于对丈夫杂婚行为的反抗而产生的来自妻子方面的通奸制。这种一夫一妻制从出现之初就是对女性忠贞的限制,而对于男性,一夫一妻制的约束几乎不起作用[2]2。具体而言,尽管在法律和道德方面卖淫和通奸都是被严令禁止的,但是一夫一妻制是在男性为核心的社会下产生的婚姻模式,由此,男性会姑息卖淫和通奸的行为,使其成为社会中一种默许的行为,而免于受罚。由此,一夫一妻制与卖淫和通奸两者必然处于对立的位置,一夫一妻制不能允许卖淫和通奸的行为,反之,卖淫与通奸的行为会破坏一夫一妻制稳定的家庭关系,由此破坏一夫一妻制中要求的女性必须生育与丈夫生育子女和保护私有财产的要求。以上,为一夫一妻制家庭必然会导致的矛盾。

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发展状况的展望

一夫一妻制的产生与私有财产的产生是密切相联系的,它是私有制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即产生一夫一妻制家庭的经济原因,那么一夫一妻制会不会也会随之消亡?恩格斯的回答是否定的,一夫一妻制不仅不会随之消亡,而且是只有在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后,一夫一妻制才能真正地实现。恩格斯认为,若想罗曼蒂的爱情和现实中的婚姻达成统一,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与之相关的财产关系。由此,人们在选择配偶时不必考虑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反而可以追随自己的内心。社会主体提倡的是爱情与男女平等,这两者会成为真正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推动力。真正的一夫一妻制的含义为一夫一妻制既约束女性也约束男性。在其实现时,男性永远不可能用财富或权利来诱惑女性、强迫女性和物化女性;而在那时,女性只会出于对真正爱情的渴望而选择一名男性形成婚姻关系,也不会由于经济元素等外界原因而拒绝心仪的男子。与私有制社会一夫一妻制相伴随的杂婚、卖淫和通奸及买卖婚姻、包办婚姻现象都会消失,爱情将成为对婚姻家庭起作用的唯一因素。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一夫一妻制不仅对妇女来说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对男子来说也是一夫一妻制,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才会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男性在婚姻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即婚姻中的私有制和阶级压迫都会消失。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男子和女子无一例外地都能够融入社会创造财富,女子得到经济上的独立,消除了妇女在经济上对男子的依附关系,消除了女子为了金钱献身的必要性,卖淫也会消失。国家宪法规定男女同工同酬,在法律上、政治上男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在家庭中男女处于平等的地位。

三、恩格斯一夫一妻制家庭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现实启示

近年来,家庭暴力、重婚、私生子、婚外恋等社会问题严重冲击着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家庭。这些问题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问题。此外,西方性自由论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冲击也是很大的,这个无稽之谈对我国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西方性自由理论表面宣扬的是人性解放,但是其实质是缩减人类与动物的差距,鼓励人们过于放纵自身的欲望。它宣扬人可以冲破家庭婚姻的束缚自由地进行性交活动,不仅把人类降低到动物的低层次水平,还将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艾滋病、性病泛滥,以及由于近亲交配导致的人类体力和智力的下降,遗传病率、畸形率、早夭率上升等破坏人伦、威胁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是人类道德的沦陷,更是人类文明的巨大倒退。性自由论所造成的社会伦理道德沦丧和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后果已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深刻反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进步意义。一夫一妻制里夫妻双方共同生产、消费,共同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既是家庭单位,又是生活、生产单位,具有较强的稳固性,维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的主要任务,同时这也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妇女的解放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女性和男性对于生产劳动有着同样的贡献,而在家务劳动中男性与女性也有相同的参与比例。以上这些美好的愿景都需要依赖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社会允许女性自由地参与社会劳动,并且允许将家务劳动通过经济行为转包。妇女在法律上和政治上与男子享有同等地位,参与社会劳动,具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摆脱了在经济上对男子的依赖,人格和精神也将实现独立。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进步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的两性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与欲望的体现,更是双方感情、志向和谐的统一。家庭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夫妻双方应本着平等的原则共同承担起对家庭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提倡夫妻双方平等、尊重、互爱、负责;夫妻双方都应努力提高协调和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能力,以恰当的方式相互沟通感情,明确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共同营造民主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形成平等友爱、长幼有序、上慈下孝的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没有家庭的和谐就不可能構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新解读恩格斯一夫一妻制家庭理论,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对如何构建和谐家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赵慧敏

家庭并非从来就有,家庭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较低的形式提高到较高的形式[1]。现代家庭是一个基于夫妻关系、依靠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在人类生存初期,因为人类刚刚成为高等动物,生产力水平还未能达到可以生存的标准,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外界自然环境中的猛兽、自然灾害对抗。人类为了生存与繁衍,需要保持杂乱性交关系的原始状态,此类两性关系也是当时人类群居的一种佐证。当时,部落内部对于性行为没有任何道德、伦理、法律上的限制,这意味着任意女性可以和任意男性进行性交,从而实现繁衍后代的目的。在蒙昧时代低级阶段的后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式即血缘家庭,在这种家庭形式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随着群体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部落中的人口数量攀升,人的欲望渐渐走向更高的等级,对情感有了需求,女性对于子女有了照顾的意识。然而,女性的生殖能力又无法使女性自由地摆脱这样的地位,多重的性伴侣角色使她们产生了屈辱和尴尬,迫切希望从由来已久的共夫制中解脱出来,暂时或长久地只和一个男子发生婚姻关系,于是产生了对偶制家庭形式。

在野蛮时代的中期即对偶制家庭的后期,畜牧业得到了发展,部落渐渐开始驯养牲畜以满足人类的日常需求,这些新的财产最初是归氏族所有,不久就转化为家庭的私有财产。当时的部落工作是按照性别来分配的,男性的任务是寻找足够的生活资料、生产生活工具和驯养牲畜,男性力量的绝对优势使其在家庭中保有统治地位。自此,男性拥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渴望将自己的财产资源传递给自己的亲生后代。但是在当时的母系氏族制度下,这是不可能的。男性主导的生产模式和旧的母系继承制度发生了不可调和矛盾,因此,废除母权制、实行父权制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同时是私有制的一种反映,该制度一直沿袭至今。

一、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含义和内在矛盾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与私有制逐渐出现推动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专偶制的基础是经济条件而非自然条件,专偶制是私有制对原始公有制的替代,随着专偶制个体家庭的产生,家务工作不再是家庭中每个人的责任而是变成了女性的工作内容。恩格斯清楚地看到了女性在此种关系中的被支配地位,这是因为生产资料归男性私有且男性此时的经济条件有优势。专偶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的产物,这种家庭形式的出现可以满足人类占有个人财产和继承个人财产的社会需求,而绝非仅仅是人的性欲所决定。这揭示了阶级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经济根源,揭示了阶级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的阶级根源。私有制必然导致阶级压迫制度,即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压迫,女性在专偶制中处于受压迫和受奴役的地位,这是显而易见的。一夫一妻制出现的经济基础为私有制的产生,其出现的阶级根源则为阶级压迫制度,一夫一妻制与私有制和阶级压迫制度形成一个闭环,互相强化与巩固。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是源于财产关系,因此其必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男性的统治地位。第二点是婚姻对于女性而言具有不可解除性[2]1。男性在经济地位与阶级地位上的优越必将导致其在婚姻中具有且持续具有统治地位。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恩格斯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继承与超越:革命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给新时期带来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简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伟人的友谊也有风波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