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和尼采权力意志的异同

2020-09-02于清淼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悲观主义叔本华尼采

摘要:叔本华是反对“人是纯理性”的第一人。他认为,现象界是表象,物自体是意志。这里的意志就是生命意志,表象是包含意志的。而尼采不一样,他的意志是一种权力意志,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强力意志。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虽同承一脉,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尼采把人生艺术化,在叔本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也给人生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从三个方面去论述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产生,以及其和尼采思想的区别。

关键词:叔本华 悲观主义 尼采 生命意志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224-02

叔本华认为人从出生开始就是悲剧的,因此人的一生注定就是个悲剧,这是叔本华的推论。但如果人生的悲剧性不可避免,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寻找快乐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是幸福的呢?人生意义到底是怎样的呢?另一个唯意志主义者尼采为我们做出了深刻剖析。尼采对于叔本华的部分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有一些思想是极其不认同的。他赞同其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是痛苦的,认为人生终究还是悲剧。但是,他却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把人生艺术化,在叔本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也给人生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的诞生背景

叔本华出生于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父亲和母亲在当地都颇有名气,后因父亲自杀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因此,叔本华的一生过得也算富裕,其死后,所有财产被捐献给了慈善事业。资料显示叔本华精通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古代语言。因为种种原因当初他不得不选择子承父业去经商,也因此他在父亲死后才可以进入大学去学习。1809年他在格丁根大学学习期间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1]。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虽对叔本华的才华非常赞赏,但也忧愁于他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叔本华特别赞同柏拉图和康德的思想,称其为神明般的,也对这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他却反对以费希特和黑格尔代表的思辨哲学。

我们都知道叔本华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但是他的生活却并不隐蔽[2],甚至是有些自私的。但在某些方面他可称为性情中人:谈过恋爱;也曾被称赞为一个诙谐且能侃侃而谈的人;他每天阅读伦敦的《泰晤士报》。他也是一个脾气火暴的人,曾因受不了邻居的吵闹把人家推下楼梯并造成残疾,叔本华还要按季度终生付钱给邻居作为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道:“老妇死,重负释”。他的生活受人诟病,与他的哲学相悖更让人鄙薄。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道:“假若我们根据叔本华的生活来判断,可知他的论调也是不真诚的。”[3]

二、叔本华的人生观和悲观主义

叔本华不仅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新篇章,还有许多著作,例如《论充足理由率的四重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道德的起源与基础》等。但如果我们要想读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和他的悲观主义,就要先理解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他的意志哲学。首先,尽管叔本华本人称他的哲学思想不是悲观主义哲学,但我们通过他的哲学思想看到的就是一副悲凉苦痛的景象。我们也可以称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为悲观厌世主义,或者说是超脱主义。叔本华提出了一个“生命意志”的理念,指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求生存、求温饱的欲求能力。他认为人的生命诉求是有限的,光是求生存是得不到满足的。为此,他还提出了解决这种“不满足”的办法:“真”“善”“美”。真就是对“哲学的沉思”;善就是对“道德的同情”;美就是对“艺术的直觉”,当然最后还有“死亡”。后来,尼采拓宽了对“艺术的直觉”的思想,把“美”提高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叔本华谈到的人生痛苦是从其意志哲学出发的,我们虽可以把他的意志看成本体论,把悲观主义看成人生观,但实际在他那里是很难分开的。在他看来,他的哲学思想之所以和前人不同是因为他把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他的哲学思想是以人生为出发点的,由此可以对世界的本质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叔本华认为现象界是表象,物自体是意志,他这里的表象是包含意志的。而正是这种意志让我们拥有了一种盲目的无尽的欲求,这种欲望会使人生陷入痛苦和绝望。弗雷德里克·普莱斯顿指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在意志的本性上是形而上学的,这也是叔本华提出了为什么人存在世界上是痛苦的和邪恶的原因,这是一个经验事实,由这个经验事实我们观察到了痛苦和邪恶在世界上的存在最终是由于自在之物的性质。虽然叔本华提到了“真”“善”“美”的解决办法,人们可以通过审美或者禁欲去获得解脱,但他还提到过这些是排除了功利的目的的,只是暂时的办法。而叔本华刚好相反,虽然他为世人留了一条可以解脱的路,但却不能否定他是一位悲观主义者的这个事实。特别是他给的通过审美或者禁欲可以解决对“生命意志”的“不满足”這一办法没有提出有力的论证。因为他意识到了通过审美去否定意志是具有功利性的,人们不能通过审美去摆脱意志。而尼采正是对这个思想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审美是肯定了意志的,而不是去否定意志的,例如肌肉既是意志活动的体现也是美的。尼采曾宣告“上帝死了!”,这虽在当时导致了一大批人的信仰崩塌,但也宣扬了人的理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叔本华看到了却没提出的,尼采提出来了。尼采批判了传统的哲学,并把感性的、个别的、偶然的艺术世界提高了上来。叔本华的禁欲否定意志是一种神秘的概念,是不能理解和表达的,也因此有些人称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是阴暗的和绝望的。

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对尼采的影响

叔本华认为聪明的人追求人生的圆满应该是去避免人生中的不幸,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幸福,更不应该忽略幸福背后的痛苦。幸福到最后都是会消失的,但痛苦不是,痛苦是会贯穿人的一生的。幸福是短暂的,只是流连于痛苦和无聊之间的中间点,等到时间到了自会消失,最后伴随我们的只会是痛苦,因此叔本华才会去追逐人怎样才能避免人生的不幸。就像是人去借钱的时候,借到钱的时候是幸福的,但等到了要连本带利还钱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一样。

在拯救人生的方案上,叔本华是悲观的,虽然提出了“真”“善”“美”的解决办法[4],但那只是暂时的,他认为最终的解脱是死亡,只有死亡才是永久的解脱。而尼采不一样,他和叔本华比起来就更加入世,更加积极,也更加乐观。在这里尼采提到了艺术,他认为人生虽有缺陷,也有许多的不尽如人意,可能会感到痛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或是审美去改变它。通过艺术我们可以把悲剧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通过审美我们可以去实现人生的圆满。叔本华的意志是生命意志,诉说的是一种求生存、求本能的欲求能力,重点是最后结果。而尼采的意志是权利意志,或者可以说成是强力意志,诉说的是一种追求幸福的动能,重点是享受追逐的过程。由此可见,叔本华是悲观的,而尼采是乐观的。尼采鼓励人们去超越自身、追求幸福,他要我们大胆地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因为我们终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是自己不懂你自己,和别人无关。“平淡的生活,往往是最危险的”。尼采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是否有超越性,这个超越性就是自由,并且他还把艺术的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他不仅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还阐述了艺术、审美和人生的关系,还有“人为什么要创造艺术?”。尼采认为希腊时期的艺术是真正的艺术,而希腊艺术的繁荣正是来自他们内心的苦痛和冲突,也因此产生了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他认为如果人要追求人生的圆满就要通过艺术来完成。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提到日神精神是一种梦幻的美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人们都会沉醉在这美丽的梦中,而酒神则是一种放纵的迷狂,是一种痛苦和狂喜交织在一起的状态。希腊悲剧的诞生正是源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对抗和融合。我们仔细地想一下,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理性和感性的交织斗争,痛苦和幸福的相互交融正是构成我们一生的关键。如果说科学是由理性而来的,那么艺术主要就是由酒神精神构成的。尼采认为艺术是由自由来的,美是由艺术来的,所以美、艺术和自由是密不可分的,悲剧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悲剧中,最重要的是“音乐”和“歌剧”。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也提到过:悲剧就是艺术,人生是值得努力去追求的。

当然,尼采思想的精彩不限于“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命,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科学和伦理的人生态度”,还在于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去对抗人生的苦闷,用自我的超越和创造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他想要的世界,造就了一个積极、勇敢并且永不屈服的人生。他和叔本华不一样,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让我们用审美的、艺术的、直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世上的苦痛。他曾说过“人生即艺术,艺术即人生”。尼采把人生艺术化了,可以说他创造出了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可以创造出一种欢愉来面对人生的痛苦。

四、结语

不论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还是之后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都为后来的哲学家们奠定了基础,在我们现在的生命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中都有他们的影子。我认为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并不是蒙昧社会的,它是理性的非理性,不是那种最初的纯粹的非理性,他们的思想是在对理性本身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是理性发展的高级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祖哲.论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D].济南:山东大学,2004.

[2]熊琰.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3]罗素.西方哲学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张亭.王国维境界说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责任编辑:赵慧敏

[作者简介]于清淼,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猜你喜欢

悲观主义叔本华尼采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不再羞于自己
不再羞于自己
幸福者是悲观的
“毒舌男”叔本华
尼采与莎乐美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