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六一诗话》中欧阳修的基本诗学思想

2020-09-02杨慧敏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欧阳修

摘要:诗话以笔记体开创了一种新的诗学批评文体,成为宋代重要的论诗形式,而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可谓开山之作,“笔记”这一形式和欧阳修的诗学观点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着眼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围绕内容上的“载事且真”、风格上的“闲远古淡”、语言上的“意新语工,意理兼通”和诗人的修养上要“德才兼备”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欧阳修的基本诗学思想。

关键词:欧阳修 六一诗话 诗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117-02

《六一诗话》虽为欧阳修致仕之后“退居汝阴,以资闲谈”之作,但却开了以笔记体的形式来专门论诗的先河,《温公续诗话》《中山诗话》《后山诗话》《临汉隐居诗话》等众多北宋诗话都延续了这种形式。这种闲谈式的诗学批评不是严肃的判断,是作者在悠然心境下不被约束的真知灼见,因此“不能以此为不甚经意之作而轻率视之”,抽丝剥茧后不难看出欧阳修的基本诗学思想[1]。

一、载事且真

歐阳修曾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作为史官,他尊重事实,秉笔直书,因此在诗歌领域同样要求言之有物,载事明道,并且情感真实,符合实际。在第九条中,记载了许洞出题,不许使用“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2]这类字,使得九僧诗人纷纷搁笔,九僧诗人生活范围有限,多写隐逸闲事和自然景色,与社会生活联系较少,内容狭窄。对此,欧阳修主张革新,摆脱这种风气,提倡扩大诗歌描写范围,要贴近日常生活。

欧阳修所推崇的自然风光并非九僧诗人那种与世隔绝、隐秘清幽的景象,更侧重于一种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比如在第五条当中梅尧臣的《河豚诗》,作于席间,生动绝妙;第十二条周朴的“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又有“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诚佳句也。又如第二十三条钱惟演的“日上故陵烟漠漠,春归空苑水潺潺”和郑工部的“水暖凫鷖行哺子,溪深桃李卧开花”,清新自然且工整,不输王维杜甫。第二十四条谢伯初的“自种黄花添野景,旋移高竹听秋声”“园林换叶梅初熟,池馆无人燕学飞”之类,皆无愧于唐贤,这些佳句往往与唐诗相比,可见欧阳修对清新自然、情景交融的唐诗的喜爱。

欧阳修认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3],即不仅要“言以载事”,还要做到“事信”,要内容要真实,即诗歌要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第四条是欧阳修“以诗证史”的明证,有诗歌“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其真实地描写了当时士大夫忙于事务,无暇喝酒赏花的情状,“皆两京之实事也”。在第十三条中提到贾岛的“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还有姚合的“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和“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欧阳修比较这三句诗的优劣,认为最后一句最为工也,我们也能从相似的诗歌内容中读出山邑荒僻、官况萧条的感觉,可见县官的清苦。第二十四条记载了欧阳修与谢伯初交往的故事。当时欧阳修贬为夷陵县令,次年谢伯初写了一篇长诗以宽慰友人。在第二十五条中谈到石梦德死后,似有鬼魂出没,留一诗篇与举子,仅从其中一联来看,的确是石梦德的语言风格,欧阳修也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鬼仙吟诗事不足信。

诗文革新运动领导者们如梅尧臣、苏舜钦等人,提倡诗歌要对广泛的社会生活进行描写,不断扩展诗歌题材,如以器具、日常情感为诗,后学苏轼、黄庭坚等更是无物不写。他们的进步意义在于扩展了诗歌的表现内容,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世俗化、生活化[4]。

另外,诗歌的内容还要做到实际准确。在第二条中,李昉写诗“奠玉五回朝上帝”,但欧阳修通过考证,认为“盖执玉祭天者,实四也”。在第十九条中明确说道:“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王操的“袖中谏草朝天去”,欧阳修认为此句不合实际,因为臣子进谏必须用抄写好的疏章而非草稿;谈到张继的“半夜钟声到客船”,欧阳修纠正道“三更不是打钟时”;贾岛的“焚却坐禅身”,欧阳修理解为烧杀和尚,认为其不真实,其实这里是指禅师虔敬焚香直至圆寂。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欧阳修对文学真实的理解,其追求内容的真实而非艺术的真实。

二、闲远古淡

欧阳修不满西昆体浮艳的文风。在第八条中谈到了西昆体,“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西昆体形式上用典多对偶,崇尚华艳,内容上多歌功颂德。欧阳修不满这种形式精美、内容空洞的作品,认为其脱离生活,缺乏真情,这与前面所述的欧阳修对诗歌内容的要求是一致的。

欧阳修对晚唐的九僧体也评价不高。因不满西昆体浮艳的诗风,北宋初期九位僧人崇奉贾岛、姚合一派,虽发扬雕琢苦吟精神,但仍格调不高,过于狭窄,在第二十二条中,欧阳修对此这样评价:“非如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洞所困者。”在宋初诗坛,除了以上两种诗体之外,还有“白乐天体”,白体在宋初诗坛影响极大,强调缘事而发,通俗易懂,但也出现了浅显鄙俗、了无诗意的问题。欧阳修曾在《宛陵集》序中将诗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穷而后工”之作,反对白体的鄙俗,重视构思,提倡炼字。如在第五条中就谈到梅尧臣“苦于吟咏”“构思极艰”;第八条中谈到陈舍人对杜诗中“身轻一鸟”中已脱之字的探讨;第十二条中说周朴喜雕琢多佳句,欧阳修对此都给予肯定。

针对诗坛上的“西昆体”“九僧体”“白体”诗歌的弊病,欧阳修在与梅尧臣论诗、评诗中多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第五条中指出,“以闲远古淡为意”,力矫西昆浮艳文风之弊,追求淡而不空、高远又平淡的韵味。不仅如此,欧阳修所推崇的诗歌风格也是多样的,并不限于某一种,主张超迈横绝与深远闲淡并举。超迈横绝以苏舜钦、苏舜元、石曼卿等为代表,而深远闲淡则以梅尧臣、赵师名为代表。第十四条中就谈到苏舜钦与梅尧臣齐名一时,但风格不同,“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苏舜钦豪迈超脱,“有时肆颠狂”,如酒后狂放,笔势壮阔,又“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而“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梅尧臣精雕细琢,以平淡为美,“有如妖韶女”,而近体诗如同食橄榄,初入嘴“苦难嘬”,但“真味俞久在”。最后欧阳修说道:“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第二十条中对苏舜元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诗亦遒劲多佳句”,遗憾不能都看到。第二十五条中谈到石曼卿,“以诗酒豪放自得,其气貌伟然,诗格奇峭”;第二十七条称赵师民“以醇儒硕学,名重当时”,做人朴实稳重,沉默寡言,但在文章中却“诗思尤精”,精妙细微,以赵师名的两句诗为代表,认为前人不能到也。

在《六一詩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欧阳修的史家精神,更能看到欧阳修作为史学家的宽容和远见。在第二十二条中他提出西昆体“多用故事”“语僻难晓”,是学者之鄙。西昆体以李商隐为宗,李商隐文风典雅,内容晦涩,而西昆体的代表诗人多是朝中大臣,知识修养很高。从这里就可看出欧阳修并没有对西昆体全盘否定,用典与否不是文章好坏的关键,重点在于用典是否得当,是否使诗歌圆融通顺。可见欧阳修并不排斥反对孟郊、贾岛一派的“苦吟”,反对的是效仿者如九僧一派之流远离生活、境界狭小的诗歌。而在批评白体时更侧重于“俗”,反对直白浅露,强调炼字炼句,意在追求自然而又不费雕琢的风格。

三、意新语工,意理兼通

首先就表现在对“白体”的锤炼上。白乐天体在宋初影响极大,以第一条中谈到的李昉为例,不仅在诗歌上仿效,在生活中还效仿白居易“枕书眠”;第八条中“以醇儒古学见称”的陈舍人,他的诗同样“多类白乐天”。第三条中也提到仁宗皇帝当朝时,一些达官显贵喜爱“白乐天体”,因此“其语多得于容易”。但“平易”与“容易”并不相同,前者是指诗歌语言朴实真切,明白晓畅,而后者则指语言浅俗,了无诗味。欧阳修借梅尧臣之口阐明了这一观点,在第十六条中就说道:“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而可笑者,亦其病也。”例如“肥妻子”,过于浅显“患肝肾风”这样的话。第十八条又谈到了用俗语作诗的问题,时代更迭,唐人习惯用语,以“生”为语助,如“作麽生”“何似生”“末厥”也是当时用语,造成了当今理解的困难,这也是欧阳修不赞同的。

强调“语工”。在第十三条中有:“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未所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里要求诗歌内容上新颖独到,题材广泛。在第二十八条中就讲到韩愈用韵“不拘常格”“俞险俞奇”。此外还要求做到“语工”,即对仗工整,注意炼字炼句。要能有虽景在目前,但却意在言外的韵味。如“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时空交融,画面感极强;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舟车劳顿,羁旅愁思,跃然纸上。

四、德才兼备

欧阳修还谈论了诗人的个人修养问题。在第二十二条中评论西昆体诗人“雄文博学,笔力有余,故无施而不可”。如前所述,可见他欧阳修并未全盘否定西昆体诗人,而是强调诗人要有深厚的学识。再以“紫衣僧”为例可看出欧阳修对诗人德行的关注。唐末五代,僧禅已经开始由山林走向城市,因为有“紫衣”的诱惑,僧徒们积极奔走权门,逢迎官僚,广交士大夫,争取他们的敬仰,通过他们的引领,以获得进身之阶。这些追逐紫衣的名利僧,就成了披着袈裟的俗人,脱离了僧人的本色。欧阳修在第七条中虽然说赞宁“颇读儒书,博览强记”,但是在这条的最后一句借郑谷诗阐明了态度“爱僧不爱紫衣僧”。另外,在《归田录》中记载有相国寺和尚赞宁的口辩:“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用有点油滑的回答顺应了皇上的意思,欧阳修虽未直言,但能感受到其对这种追名逐利之人的排斥和讽刺[5]。

参考文献:

[1]郭绍虞.复旦百年经典文库宋诗话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欧阳修,司马光.六一诗话·温公续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王守国,卫绍生.“文章太守”的文论架构:欧阳修文论的渊源、成就及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1):30.

[4]孙欢.宋初三诗话诗学理论批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13.

[5]冯程程.论《六一诗话》[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1:11.

责任编辑:赵慧敏

[作者简介]杨慧敏,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欧阳修
修史就要长话短说
欧阳修拜师
快乐的“长工”
来自欧阳修的嘲讽
班门弄斧 唇亡齿寒
再见,小鸟
没有进过学堂的文豪
勤奋的欧阳修
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
欧阳修续诗“羞”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