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园隐性暴力新思考及对策研究

2020-09-02韩梅张士杰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韩梅 张士杰

摘要:校园中的显性暴力现象一直被社会大众关注并得到有效遏制,然而校园“冷暴力”中更为隐蔽的“隐性暴力”却鲜有人提及,由于它主要以冷淡、疏远、孤立等形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导致受害者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的程度不亚于显性的肢体暴力。又由于其具有隐蔽性、难于界定等特点,相关研究对其成因及预防措施涉猎不多。依据社会认同、偏见和群际接触理论,尝试从概念、成因上对中小学“隐性暴力”进行新的思考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隐性暴力 社会认同及偏见 群际接触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044-03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主要表现为欺凌者对受欺凌者进行身体欺凌的“显性暴力”,比如,拳打脚踢、扇耳光、棍棒暴打、扒衣服等直接的暴力行为。为解决并避免此类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国家颁布了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例如,2017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整治方案》。然而,在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显性暴力”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隐性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而“隐性暴力”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又远远超过了“显性暴力”,但有关我国中小学学生之间的“隐性暴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中小学校园“隐性暴力”产生的问题及其背后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迫切。

一、国内中小学隐性暴力现状

张桂蓉和李婉灵(2017)在对校园欺凌现状进行调查时,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法选取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和职高/技校的3777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语言欺凌、身体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情况进行了调查[1]。从欺凌频率上发现,身体、语言、關系和网络的经常性欺凌发生率分别为46.5%、45.0%、48.3%、43%。可见,关系欺凌的反复性特点最为明显。另外,语言欺凌在中小学各个阶段中占有最高的比重,紧接其后的是关系欺凌(高中阶段除外)。综合她们的相关数据,虽然关系欺凌比重稍次,但由于其具有反复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关系欺凌作为隐性暴力的主要表达形式,后文将对其进行深度分析。

我国中小学校园的隐性暴力主要表现为:排挤,疏远,孤立,故意忽视、冷落、区别对待,轻视与歧视等。隐性暴力由于其行为的隐蔽性难以被判断,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教师,社会各界都没有深刻意识到隐性暴力的普遍性,以及它的带来的影响和严重的危害。它不同于肢体暴力,取证难,界定难,定性更难,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去阻止和预防它的发生。由于隐性暴力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多是心理上的创伤且程度难以明确衡量,有的会对受害者造成长久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阴影,而短时间内的表现并不明显。

在我国的校园隐性暴力场景中,主要涉及受害者、施暴者、协助者和旁观者。其中受到创伤最严重的是受害者,受害者身心健康的成长因周围同学冷漠的态度,长期持续的否定和排斥而受到严重阻碍,幼小的心灵和人格无形中被扭曲,产生严重的自卑和恐惧心理。随之而来的是受害者逐渐讨厌学校,不愿上课,不再与同学接触,走向自闭,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具有厌学情绪,甚至会产生极端的轻生、自残、杀害施暴者等显性行为。与极端显性行为相对应的是很多受害者会因此产生社会化障碍,由于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被忽视、被拒绝,受到排挤,导致其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出行为退缩,存在社交障碍,造成人际疏远。正如章恩友和陈胜(2016)所认为的那样,缺少朋友,得不到其他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受害者往往倾向于内部归因,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低下,导致其对自己智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偏低,直接影响其社会性的正常发展[2] 。

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很多国民趋向于遇事采取不合作、冷漠却背后抵制的态度。校园隐性暴力中的施暴者也受此影响,长期使用隐性暴力去处理人际关系矛盾,便形成一定的不良人格,为日后家庭、职场的冷暴力的发生埋下隐患。校园隐性暴力中的协助者通过帮助施暴者间接使自己也具备了隐性暴力行为,增长了施暴者的气焰。旁观者在校园隐性暴力事件中的冷眼旁观,持中立立场,也是传统文化中“自扫门前雪,休管瓦上霜”的一个缩影。旁观者的漠视和隐忍变相地助长了施暴者的隐性暴力行为,加深了对受害者的伤害。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校园欺凌、冷暴力和隐性暴力

欺凌是一种反复发生的、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恶意侵害行为,通过孤立、侮辱、威胁、打骂、勒索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它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一般指拳打脚踢等肢体暴力行为,间接欺凌指排挤、孤立或谩骂等行为。国内外研究者界定了三种类型的校园欺凌行为,包括肢体型(如拳打、脚踢)、言语型(如嘲讽、辱骂)、关系型(如忽视、排斥)等具有社会排外特征的欺凌行为[3]。

冷暴力主要是利用语言、眼神、态度,通过歧视、嘲讽、羞辱、轻视、孤立、排斥、漠视、威胁等方式,给受害者带来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创伤,并且经由同类行为的反复积累,极有可能转化为受害人外显的生理创伤和行为异常[4]。常见的冷暴力主要有家庭、职场和校园冷暴力。校园冷暴力是发生在校园环境内不使用肢体暴力,而通过语言上的嘲讽挖苦、态度上的冷漠轻视、行为上的疏远与漠不关心等形式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5]。综合上述概念,本文认为隐性暴力是隐蔽的,是难以被人取证、界定、定性的,屏蔽掉受害者在校园内的一切同学关系,是对受害者精神和心理上的折磨,由于中小学生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这种孤立的做法对受害者摧残更甚。而冷暴力中的言语攻击、挖苦嘲讽、散布谣言等类似的表现形式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显性元素,可以通过录音取证,因此本文认为校园隐性暴力相对于冷暴力更隐蔽,且更符合关系型等具有社会排外特征的欺凌行为。

2.社会认同和偏见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建立的。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并积极寻求群体成员的相互接纳和认同,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6]。Bruno(1986)和张妍(2015)认为偏见形成的基础是人们接收到的信息不正确或不完整[7][8];显而易见,偏见往往缺乏事实依据和完整的信息,仅仅根据个体的成员身份和碎片信息而判断,并且总是指向于一定对象。偏见在本文中被认为是对受害者所持有的一种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3.群际接触理论

群际接触理论认为通过满足最佳条件的接触可以有效降低群体之间的偏见,增进群际信任,从而改善群际关系。首先,地位平等。平等的接触氛围有利于提高接触效率,促进接触效应的产生,也有助于平等地位的形成,二者互相促进。其次,目标一致。只有接触双方共同努力,且态度积极、目标明确,才可能通过接触减少偏见。再次,群际合作。只有在合作而非竞争的情境下,目标一致的作用才能在群际接触中体现。最后,权威与法律的支持。受到权威和法律支持的接触形式,群体双方更容易接受,成效也更好[9] 。

三、校园隐性暴力产生的原因

1.不成熟的心智和不和諧的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处于中小学阶段的施暴者心智尚为成熟,自我认知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并不完善,自己的隐性暴力行为对受害者带来的伤害没有正确估计,多数情况下都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破坏性,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爱心。依据社会认同和偏见理论,由于接收到有限的、不完整或不正确的信息,在与其他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一些孩子通过已掌握的信息判断受害者不属于自己所属于的群体,把受害者当作外群体成员。对受害者持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而形成偏见甚至敌意,导致这些孩子拒绝与受害者交往,受害者被排斥、孤立和歧视,从而出现隐性暴力现象。

其次,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失当的家庭教育也影响施暴者的行为。人的不良行为往往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果一个人自幼生活的环境中经常有人用不正确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很容易模仿类似行为,逐渐把它内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固定方式。近年来,家庭冷暴力日益成为破坏婚姻的重要因素。若一个孩子的父母总是用冷暴力处理家庭关系矛盾,耳濡目染中,孩子也会倾向使用比冷暴力更适合自己的隐性暴力去解决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一旦达成效果,会逐渐形成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矛盾的固定模式。

2.学校德育的缺失

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和德行教育,很多学校存在短板。当今轻德重智的应试教育依然占主导地位,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均处在成长阶段,面对与同学的冲突和矛盾关系,往往不能很好地自我处理,也无法从学校方面得到帮助,此时,上述的家庭因素便会影响学生,使其实施隐性暴力行为。

3.协助者和旁观者的“催化”作用及受害者的自身特质

协助者和旁观者的推波助澜和不作为加剧了隐性暴力的发生速度和程度。通过对施暴者在实施隐性暴力时的配合和辅助,协助者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负面作用,导致不遗余力地协助施暴者,从而会加快和扩大隐性暴力发生的速度和范围。协助者积极行为的产生源于社会认同和群际接触理论中不同群体和不对等地位导致协助者对施暴者群体的认同和对受害者弱势地位持蔑视心态。相对于协助者,旁观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隐性暴力,但是不作为、不制止、不参与的明哲保身的行为,以及将责任归属于施暴者和协助者,通过责任转移,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从而减轻自己心理上的不安和愧疚感。此行为变相地助长了施暴者、协助者的气焰。

受害者的一些特征和行为也助长了隐性暴力的发生。一般来说,语言表达能力弱、胆小、过于内向自卑、家庭贫困、单亲离异家庭、留守且不擅于交流和缺乏外界条件援助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受害者;性格乖巧、学习成绩好和有艺术特长等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也会因遭到其他同学的嫉妒而成为受害者。

四、预防隐性暴力的对策

1.培养共情能力和加强家庭教育

共情是群际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情感。共情可以使得孩子们对外群体成员产生更加积极的感受,进一步减缓和消除对外群体成员的排斥和孤立等行为[10]。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教育孩子与同学相处时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在交往过程中,理解和体贴伙伴的感受,懂得分享和尊重。此外,家长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家庭生活中不要使用冷暴力,要给孩子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家庭环境,同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避免溺爱,当孩子过分索要或者无理取闹时,应该及时制止。此外,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平时留心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关注孩子在校的人际关系,对其投入更多的情感关怀和行为引导,帮助孩子正确与同学交往,并与学校保持联系,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的教育实践中,一起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积极进行教育宣传和建立师生互动互助机制

首先,学校应当加强相对应的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定期不间断地组织校园隐性暴力宣讲活动,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了解校园隐性暴力,尤其是隐性暴力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危害,让施暴者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属于隐性暴力的一种形式,是错误的。其次,积极开展德育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形成友好互助的关系。此外,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健康辅导机制,配备心理专业教师,对学生不良心理进行疏导和矫正治疗,为遭受过或正在遭受隐性暴力的学生提供帮助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摆脱隐性暴力的侵害,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时,遭受隐性暴力的学生不要选择沉默,而是要积极与教师和辅导员沟通,并寻求学校相关部门的帮助。另外,由社会认同理论可知,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现象。学校可以组建学生互助小社团,着力培养素质高,有责任心和亲和力强的学生团委,配合辅导员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课内外学习生活互助,增进友谊。与此同时也可以定期轮换社团成员,加强各社团的交流,增强融合力。

3.营造正确社会舆论导向和提高社会关注度

加强社会教育,营造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正确导向。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对校园隐性暴力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对校园隐性暴力的认识与关注度,充分意识到校园隐性暴力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促进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

五、结论

校园欺凌问题被政府和社会舆论关注以后,校园欺凌中直接的暴力行为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校园中隐性暴力的存在与危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中小学校园隐性暴力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中小学存在的隐性暴力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接着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明确了校园欺凌、冷暴力、隱性暴力的概念和界定范围,并且结合社会认同和偏见理论、群际接触理论分析了校园隐性暴力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校园隐性暴力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桂蓉,李婉灵.校园为何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灰色地带”:基于3777名学生的校园欺凌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J].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17(3):26-50.

[2]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

[3]韩琳,李明军.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研究分析[J].新西部,2019(7):124-126.

[4]熊熊,戴江雪.校园冷暴力遏制途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87-89.

[5]蔡本利.小学阶段教育冷暴力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6]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75-480.

[7]Frank J. Bruno. Dictionary of key words in psychology[M]// Dictionary of key words in psychology /. Routledge & K. Paul,1986.

[8]张妍.大学生自尊水平对肥胖人群内隐、外显偏见的影响[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9]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等.群际接触理论: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31-839.

[10]郝亚明.西方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及启示[J].民族研究,2015(3):13-25.

责任编辑:张蕊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项目“顾客和品牌危机关系之间的研究”(16QDZSJ);湖南省教育厅“双一流”学科优秀青年项目“消费者感知品牌创新能力对品牌创新驱动机制的研究”(19B552)。

[作者简介]韩梅,湘潭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张士杰,湘潭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品牌创新,品牌顾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