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途径探索

2020-09-02王旌宇郑辉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王旌宇 郑辉

摘要:网络思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思政教育,是各高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当代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加强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政教育的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班级为单位的网络微思政教育实现路径,并阐述其实施的可行性、实效性和做法,旨在为高职院校更深入、更广泛地做好网络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网络 微思政 班级单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024-02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渠道日益畅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建立层级分明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以基层班集体为切入点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发挥传统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高效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班级网络微思政教育体系的发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时代的新路径。

一、新媒体时代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势在必行

(一)优化网络思政教育是各高校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需求的高精尖技能人才为主,部分高职院校办学“重技能、轻理论”。发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打造的只是一个“躯壳”,理想信念教育则是塑造“灵魂”,二者紧密配合、科学施策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主流阵地,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握高校大学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毫不动摇,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优化网络思政教育是多元文化交互作用下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目前,“00后”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主力军,优良的教育条件及互联网综合影响下,该群体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长大。文化多样性造就了他们见多识广、思维敏捷、自由开放、个性鲜明的特征。“00后”群体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渐露弊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模糊、意识不坚定等问题也逐渐引发关注。

一方面,成长在优越环境下的“00后”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体会不深刻;另一方面,学生直接通过新媒体不加筛选地获取信息,该方式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在网络世界各式各样的观念、信息、文化冲击下,“00后”很难独立辨别是非,因此急需及时、全面、有效的引导。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手段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关键,也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班级网络微思政是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基层途径

(一)班级网络微思政的概念

班级网络微思政,是以班级为单位,基于学生日常班级活动,结合网络等新媒体方式,综合辅导员教师、班委的作用,在集体效应之下,营造班级内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的思政教育方式。高职院校中,以班级为单位的网络微思政教育是学生思政活动中最广泛、最深刻、最基础的集体教育方式之一。

(二)班級网络微思政的优势

1.形式灵活多样,便于开展

班级网络微思政教育以班级为依托,以网络为途径,能够综合建立便捷有效的思政平台,可以贯穿于班级内部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之中。例如:班级网络主题班会、以宿舍为单位谈心谈话、个人社交软件思想动态的更新,从集体活动到局部小团体或个人大大小小的活动、事件都可以成为一次班级网络思政教育的载体。

此外,集体内部成员之间可以直线对接,建立以辅导员教师为主导、学生干部为辅助、班级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网络思政教育模式,贯穿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网络活动的点点滴滴当中,易于发动,便于开展。

2.反馈渠道畅通,易于监管

班级网络监管体系建立在班委群体内部,自下而上形成一个清晰顺畅的监督管理体系:学生—宿舍长、班委—辅导员教师。执行顺畅的监督体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有效的思政教育反馈传递给组织者,同时也能第一时间让组织者获取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有效性,结合信息进行调整或干预,便于组织者完善措施,有的放矢。

3.有利于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稍弱,从众性群体特征更为明显,以班级为单位的网络微思政教育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集体意识,以集体的力量引导带领班级内部成员积极向上。

在集体教育过程中,通过效果反馈,组织者可以观察到对思政教育方式有所抵触的学生,针对该部分学生,可以精准了解,因材施教,因时因地调整思政教育方式,集体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打牢思政教育基石,提高学生的接受性。

4.促进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配合

网络教育相较于传统教育方式具有优势,但是对实践效果进行检验存在困难,难以确定学生是否内源接受教育并进行行动转化。但是微思政的教育对象集中,跨空间实现价值观念传递,以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反馈进行教育效果的检验,可以将线上思政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互相强化。

微思政在线上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班级QQ群、思政网站等多平台提供宣传教育素材,提高趣味性,丰富教育途径;在线下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文体活动等检验强化,实现传统方式与创新途径的融合。

(三)网络微思政路径建设

构建有效的微思政教育体系,首先要确保班干部队伍、团支部队伍、舍长队伍三支班级队伍的组建,同时提高队伍成员素质能力,保证消息传递的有效性,同时完善反馈体系,建立以班委为主的直接反馈机制,把握原则,灵活应变,以强有力的班集体扩大微思政作用,带动所有成员整体素质提升。

三、班级网络微思政的队伍建设

(一)培养辅导员教师队伍的微思政教育意识及能力

高校辅导员兼具教师身份和干部身份,肩负立德树人的任务与使命。在进行网络微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辅导员建立微思政的意识,第一,保持对网络教育内容的敏感性,能够把有效的内容及时转化成严肃不失活泼的内容传递给学生。第二,提高网络技术应用水平,结合图文视频呈现方式,使思政教育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第三,强化微思政意识,树立微思政思想,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以事育人,因材施教。

高校教师在充分利用线上课程资源的同时,需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堂相结合,增加专业课堂的思政教育渗透性,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

(二)重视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水平

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网络微思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识别信息、独立判断的能力也是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内在需要,应贯穿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始终。

网络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让学生暴露在不加筛选的信息下。为此,在微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提升学生群体特别是学生干部的媒介素养水平。能够保证学生在看到相关网络信息时及时做出判断筛选,互动分享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网络信息。

(三)搭建层级体系,锻炼班干部综合素质能力

在班级当中建立以班长为主的班级干部队伍及以团支书为核心的团支部,是组建框架体系完整的班级干部体系的前提之一。随着学生大学生活情况的变化,各宿舍舍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行为表现往往能被宿舍内同学第一时间获取,由此可见,加强宿舍舍长的微思政效果反馈功能,提高舍长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是建设高执行力班集体的具体要求。

在搭建班级干部队伍和舍长平行体系的基础上,发挥班干部、舍长的带头作用、反馈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网络微思政的实施力度,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四、结语

网络微思政布局在细微之处,知行在平时。除搭建班集体内部的稳固平台之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需加大对教师辅导员微思政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辅导员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微思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树学,王占仁.“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J].新媒体思政,2019(11):63-65.

[2]郭彦卓.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8):280-281.

[3]张文武,徐嘉婕.新时代高校专业课堂微思政的构建[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43-46.

[4]杨钰婷.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9(24):162-164.

责任编辑:张蕊

[基金项目]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SZ19YB02)。

[作者簡介]王旌宇,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郑辉,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