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自闭特质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研究

2020-09-01郭芊慧乔钰茜宣荣荣张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共情

郭芊慧 乔钰茜 宣荣荣 张蕾

摘 要: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GCBT)对自闭特质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0名自闭特质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实验组接受为期四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等待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和汉化版多维度共情测验(MET-C)评定被试的共情能力水平,观察比较被试在GCBT干预前后共情能力的变化.结果:(1)IRI-C:GCBT干预后,实验组在观点采择因子、想象力因子和共情性关心因子的得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P<0.05),等待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MET-C:实验组入组时与干预结束后在认知共情判断维度、认知共情强度维度、内隐情感共情维度和外显情感共情维度的得分差异显著,干预后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等待组前后测分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自闭特质人群的共情能力.

关键词:自闭特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共情;认知共情;情感共情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7-0064-05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以言语交流缺陷、人际互动困难、刻板行为表现为核心症状的广泛性发育障碍[1].自闭特质(Autistic Trait)与ASD存在一系列相似的特征,但在行为学上的表现并未达到ASD的临床诊断标准[2].由于ASD患者的交流能力受损、行为模式异常,在开展研究时较为困难.而自闭特质人群的症状表现较轻,并且他们在整个人群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对自闭特质群体进行研究将会大大减小工作难度.

共情是指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想法,感受他人情感状态,并产生相一致的情绪体验[3].以往研究表明,自闭特质者普遍存在共情能力缺陷,且自闭特质水平越高,共情能力越低[4].缺乏共情能力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社会交往障碍,社会适应困难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因此,对自闭特质人群的共情能力进行干预具有重大意义.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结合了认知理论和行为疗法,与其他疗法相比具有应用范围更广,实证研究更多,治疗周期更短等优势[5].团体认知行为疗法(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GCBT)是以CBT为理论基础,同时对多名被试做认知行为治疗.已有研究发现GCBT对慢性疼痛患者的共情能力有顯著促进作用[6].因此,本研究使用GCBT对自闭特质人群进行干预,探究其共情能力的改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发放问卷320份.纳入标准:采用中文版自闭谱系问卷(Autism-spectrum Quotient,AQ)进行筛选,得分前10%左右为自闭特质者.排除标准:(1)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者.(2)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者.(3)药物滥用者.(4)视力、听力明显障碍者.(5)存在焦虑或抑郁等心境障碍者.

最终共收集自闭特质3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接受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另外一组作为等待组,不做任何干预.实验组15人中,男生7人,女生8人,年龄19-21岁,平均(20.13±0.92)岁.等待组15人中,男生7人,女生8人,年龄18-21岁,平均(19.87±0.74)岁.所有被试参与前均被告知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自闭谱系问卷(Autism-spectrum Quotient,AQ)[7]由Baron-Cohen于2001年编制,用于筛选高自闭特质个体.全量表共50个题目,25题为正向计分,25题为反向计分.本研究采用1-4级计分,问卷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自闭倾向越明显.中文版A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8].

1.2.2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9]用于测量个体的共情能力,由台湾学者吴静吉引入并修订.量表共22个项目,信效度良好.全量表包含4个因子,分别是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 PT)、想象力(Fantasy, FS)、共情性关心(Empathy Concern, EC) 以及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 PD).PT和FS反映认知共情能力,EC和PD反映情感共情能力.量表采用0~4级评分,因子内累计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在该因子上的能力越强.

1.2.3 多维度共情测验汉化版(Chinese version of Multifaceted Empathy Test,MET-C)[10]由朱玉汉化为中文版,适合中国人群使用.MET-C范式包含40张不同的情绪图片,每张图片涉及四个问题,分别评估被试的认知共情判断(Cognitive  Empathy Accuracy,CEA)、认知共情强度(Cognitive  Empathy Intensity,CEI)、内隐情感共情 (Implicit Emotional Empathy,EEI )和外显情感共情(Explicit Emotional Empathy,EEE).其中前两题用于测量认知共情,后两题用于测量情感共情.对于第一个问题,被试需要在四个描述情绪状态的词语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图片人物情绪状态的一个.其他三题的测量均采用0~9级评估,“0”代表一点也不,“9”代表十分强烈.

1.3 实验设计与步骤

本研究由两名导师和两名接受过系统CBT理论和实践培训的研究生共同完成.干预实验以CBT为理论依据,结合自闭特质大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并实施治疗方案.研究采用实验组、等待组的前测、后测设计.实验组的干预治疗进行四周,每周两次,每次约一个半小时.等待组不做干预.四周后比较两组被试前后测数据的变化,评估GCBT对自闭特质者共情能力的改善效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方案的内容概要见表1.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和等待组的同质性检验以及干预后实验组和等待组的得分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 0.05.干预前后共情测验的得分对比采用2(组别:实验组、等待组)×2(时间:干预前、干预后)×4(维度:CEA、CEI、EEI、EEE或PT、FS、EC、PD)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进一步使用事后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等待组的背景资料比较

实验组与等待组在性别(?字2=0.00,P=1.00)、年龄(t=0.876,P=0.389)、受教育年限(t=-0.473,P=0.640)和AQ(t=0.561,P=0.579)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另外,实验组与等待组在共情测验的各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2.2 GCBT干预结果

2.2.1 MET-C

MET-C范式中,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组别主效应显著,F(1,14)=6.693,P=0.022;时间主效应显著,F(1,14)=28.476,P<0.001;MET-C维度主效应显著,F(3,42)=4.875,P<0.001;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1,14)=28.233,P<0.001.进一步采用事后检验,实验组和等待组在CEA(t=4.392,P<0.001)、CEI(t=2.107,P=0.044)、EEI(t=3.318,P=0.003)和EEE(t=3.077,P=0.005)的后测得分差异显著,实验组均显著高于等待组(P<0.05).见图1,表3.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组的前后测得分在认知共情两维度,即CEA(t=-5.104,P<0.001)、CEI(t=-3.130,P=0.007),和情感共情两个维度,即EEI(t=-5.394,P<0.001)、EEE(t=-4.315,P=0.001)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等待组在MET-C各维度:CEA(t=0.863,P=0.403)、CEI(t=1.241,P=0.235)、EEI(t=-1.728,P=0.106)、EEE(t=-0.527,P=0.607)的前后测分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图2.

2.2.2 IRI-C

IRI-C中,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组别主效应显著,F(1,14)=11.364,P=0.005;时间主效应显著,F(1,14)=19.404,P=0.001;IRI-C维度主效应显著,F(3,42)=36.817,P<0.001;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1,14)=19.411,P=0.001.进一步采用事后检验,实验组与等待组的后测得分在PT(t=3.670,P=0.001)、FS(t=4.659,P<0.001)和EC(t=3.282,P=0.003)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显著均高于等待组(P<0.05),实验组与等待组在PD上的得分(t=-1.049,P=0.303)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3,表3.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组的前后测得分在PT(t=-4.558,P<0.001)、FS(t=-6.393,P<0.001)、EC(t= -3.598,P=0.003)的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测均显著高于前测.实验组在PD上的得分(t=1.569,P=0.139)干预前、干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等待组在IRI-C的各维度:PT(t=0.654,P=0.524)、FS(t=-0.847,P=0.411)、EC(t=0.495,P=0.628)、PD(t=  -1.372,P=0.192)的前后测分数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4.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GCBT干预前,实验组与等待组在MET-C和IRI-C两个共情任务中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实验组与等待组相匹配.在GCBT结束后,等待组在MET-C任务中前后测得分差异不显著,说明时间因素在本研究中没有显著改变被试的共情水平.实验组在MET-C任务中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的得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在干预后的得分显著高于等待组后测分数,表明GCBT对自闭特质者共情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IRI-C的结果显示,等待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等待组的共情能力变化不大.实验组在GCBT干预前后,被试除个人痛苦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得分均显著提高.表明实验组在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及关心同情他人方面显著提高.综合MET-C和IRI-C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GCBT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特质人群的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

GCBT对自闭特质人群的共情能力有良好的干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与其他干预方式相比,GCBT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及与之相配套的治疗框架.根据框架设计干预方案,通过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以达到治疗目标,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2)高自闭特质者在生活中通常会减少日常活动和社交活动,过度的自我关注可能是自闭特质人群共情能力缺失的原因之一.GCBT强调通过认知重构来矫正个体的不合理信念及注意力特征[11].通过减少个体对自身的过度关注,将其注意力进行有效转移,进而引导个体主动感知和体验他人的情绪,提高其共情能力[12].(3)GCBT为参与者提供了信任、支持的团体环境.在良好氛围的影响下,个体可以通过共享经验和获得反馈来训练共情,促进共情的发展[13].

本研究认为,对自闭特质大学生进行早期干预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GCBT是能够有效改善其共情能力的方式之一.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集中在大学生群体,这样会导致被试群体缺乏代表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样本范围.另外,本研究的对象属于正常人群中的高自闭特质者,未来可以以AS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GCBT的临床意义.

——————————

参考文献:

〔1〕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46-55.

〔2〕陳优巧,聂雪晴,李沐蕾,等.高中生阈下自闭特质与共情、友谊风格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03):582-585.

〔3〕余皖婉,汪凯,梁振.医科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探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01):28-30.

〔4〕陈丹,赵旭东,关荐.大学生的阈下自闭特质及与共情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 24(01):108-111.

〔5〕C. BA, E. CJ, M. FE et al. The empirical statu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 review of meta-analyse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6, (No.1): 17-31.

〔6〕Song MK, Choi SH, Lee DH et al. Effect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on Empath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J]. PSYCHIATRY INVESTIGATION, 2018, (No.3): 285-291.

〔7〕Baron-Cohen S, Wheelwright S, Skinner R et al. The autism-spectrum quotient (AQ): Evidence from Asperger Syndrome/high-functioning autism, males and females, scientists and mathematicians (vol 31, pg 5, 2001)[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1, (No.6): 603.

〔8〕张龙,汪凯.中文版自闭谱系商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C].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2014.1.

〔9〕詹志禹.年龄与同理心的性别差异[J].教育与心理研究,1992(01):259-276.

〔10〕朱玉,陈新贵,吴小玲,等.多维度共情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8,53(07):1100-1105.

〔11〕糜蒙蔓.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情绪调节策略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干预效果[D].苏州大学,2017.82.

〔12〕Sohn H, Lee D, Lee K et al. Impaired Empathic Abilities among Patients with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I).[J]. Psychiatry investigation, 2016, (No.1): 34-42.

〔13〕Morrison AS, Mateen MA, Brozovich FA et al. Changes in Empathy Mediate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but Not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 Behavior Therapy, 2019, (No.6): 1098-1111.

猜你喜欢

共情
善用“共情”,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好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选择
与幼儿共情,以专业的爱接纳回应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情商高的人懂得将心比心
共情,没那么简单
儿童共情训练研究综述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