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建设的逻辑机理与行动方略

2020-08-31王亚鹏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

[摘要]在“双高计划”进入高职院校自主建设的实战阶段后,入选建设单位的高职院校合乎规律性的创新发展路径会演化为我国高职教育组织场域中的制度逻辑,获得众多院校的高度认同并被借鉴或超越,催生高水平高职院校群聚式形成和发展,从而形成我国高职院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参与“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引领者,应正确认识高水平专业和高水平院校的共生关系,加快从建设逻辑向自组织逻辑过渡,形成内生性自主办学机制,引领全国高职院校自觉践行“双高计划”所蕴含的质量理念、质量标准、质量文化,在各自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充分发挥“双高计划”建设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系统整体性发展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双高计划”;逻辑机理;行动方略

[作者简介]王亚鹏(1978- ),男,陕西合阳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江苏 南通  226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从示范到卓越——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a/2016/03/07,项目主持人:王亚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6-0005-07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正式公布,标志着“双高计划”建设从国家层面的理念构建、宣传发动阶段进入院校自主改革建设的实战阶段。“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比本科院校的‘双一流计划建设难度更大,因为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固定的、获得普遍认可的建设模式,要借助这一计划真正推动高职院校实现高水平发展,需要深入分析高职教育发展目前面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重难点,从而寻找到‘双高计划的突破点。”①从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名单来看,原来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中有55所院校未能入选,也有52所原来非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的高职院校以自主常态化办学形成的累积性高质量发展成效脱颖而出。这背后其实折射出的是作为办学主体和质量责任主体的不同高职院校,按照高职教育应有规律办学治校育人能力的强弱问题。作为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双高计划”建设从本质来看,与“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计划”一样,都具有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其预期目标的高质量实现,既取决于国家政策“催化剂”作用的发挥,更取决于作为办学主体和质量责任主体的高职院校按照高职教育应有规律办学治校育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高职院校合乎规律性的改革发展路径会演化为我国高职教育组织场域中的制度逻辑,获得众多院校的高度认同并被借鉴或超越,催生高水平高职院校群聚式形成和发展,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参与“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肩负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探索者、引领者的重任,必须对自身内生性、创生性自主办学能力之于“双高计划”建设的决定性意义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准备理解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大势,加快从政策驱动改革向内生自主发展的高水平院校建设之路转变,积极推进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创新,形成新理念、新范式、新路径,引领全国高职院校自觉践行“双高计划”所蕴含的内在质量理念、质量标准、质量文化,增强内生性自主办学能力,在各自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激发整个高职教育体系的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双高计划”建设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系统整体性发展的溢出效应。这既是“双高计划”建设的宗旨所在,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探究“双高计划”建设的逻辑机理和行动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逻辑机理

“双高计划”建设,实际上就是在国家深化改革政策的“催化剂”牵引下,高职院校坚守办学自信和办学主体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努力开创出一条扎根中国区域大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内生自主发展之路的过程。

(一)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的共生逻辑

从逻辑学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讲,专业发展水平与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因为“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细胞,涵盖了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双师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与结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师生发展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高职院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立足点和集合体”②。“双高计划”建设坚持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将高水平专业建设和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既彰显了专业建设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意蕴,也反映了高水平专业建设在“双高计划”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尽管“双高计划”建设分为“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高水平专业建设”两个范畴,但二者实质上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是一个统一的高水平,即统一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中。基于“共进发展场域”视野可以发现,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高职院校,其支撑性专业均是能够表征各自办学水平的优势特色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是以高水平专业为基础和支撑的,是拥有一定数量高水平专业的高职学校。高水平高职学校是涵养高水平专业成长的整体环境条件,高水平专业则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形成的标志。要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既取决于学校拥有的高水平专业的数量,更取决于高水平专业的建设质量和发展品格。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经济”“大生产”“大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办学资源的有限性、院校间办学竞争的激烈性,以及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和产业的“地方性知识”生成逻辑,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治理上应自觉“有所为”“有所不为”,采取“选择性”卓越策略和“集群”“集约”的建设路径,集中有限资源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产生“顶天立地”的示范辐射效应,使专业建设的“小逻辑”自觉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多元可持续发展的“大逻辑”。建设体现办学优势特色的高水平专业是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形成和高水平专业的建设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发展过程,这种良性互动有助于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因此,“双高计划”建设鲜明地突出专业群建设导向,有利于促进专业间形成集群协同、交叉融合的共生发展优势,进而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这反映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和质量责任主体所具有的内在自主性和发展规律性的活的机体本质。这也是入选“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的院校必须拥有两个国家级水平的优势特色专业群的原因所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是“在执着先进的办学理念、不可替代的优势特色专业发展、秉承传统并形成特质、富有效率的内部治理结构、丰富的办学资源以及政府提供的适切性、合規律性的政策引领的基础上有机作用形成的”③。这既是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集中经验总结和方法论概括,又是新时代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奋斗方向和要求。

(二)高水平高职学校的生成逻辑

“扎根本国本地,着眼于为本国本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最大努力程度的服务,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优质、大学走向一流的必由之路,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大学发展应该具备这样的道路自信。”④实施“双高计划”,是由我国高职院校的本体需求和社会需求共同驱动的。一方面是国家加快职教现代化的重要戰略选择,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高职教育的期盼与要求;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经过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阶段后,追求自身更优发展状态、更强服务能力,以及参与世界职教治理的主体性自觉和自信的内生发展要求。但从整体上看,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积淀还不够,已有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阶段性发展经验或院校个性化经验,办学治校育人的能力还不强。高职院校需要坚守办学自信和办学主体意识,准确把握和顺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加快走内生性自主发展之路。

内涵式发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是所有大学组织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纵观世界不同类型的一流大学,其生成逻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遵循自然演化的逻辑或自组织逻辑,即大学组织的卓越发展是在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这是大学组织生命的源泉,是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真谛;一种则是遵循人为建构逻辑或建设逻辑,即大学组织的卓越发展在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下建设而成,这在短期内或许是有效的,但长时段边际效应却是递减的。”⑤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以政策驱动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显著特征。这在有力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从无到有、大发展大提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职院校办学的“政策依赖”。事实上,作为办学主体和质量责任主体的高职院校,最为了解和熟知自身的优势特色以及发展潜力,其自主办学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性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关键所在。因此,“双高计划”谋划长远,规划了“上水平、成高峰”两步走战略,其目的在于引导入选建设院校和全国其他高职院校摒弃“项目思维”“短视思维”,树立“主体性思维”“理想思维”,专注自身办学治校育人能力建设,久久为功,形成优势特色办学积淀。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风险挑战加大”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高职院校肩负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多,发展目标和路径更加多样,办学的复杂性和难度逐步增大。我国政府适时实施“双高计划”,这是政府主动发挥“主导作用”和“元治理”角色,助推高职教育制度“强制性变迁”,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院校的战略举措。在新时代国家宏观的治理语境下,加强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俞可平将国家治理能力概括为“一个国家的制度执行能力”⑦,因此可以将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理解为:高职院校在办学治校育人过程中所具有的,将国家政策和校本情境合乎规律并且创新性地有机结合的制度执行能力,即办学治校育人的整体能力。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政策执行能力是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主体性和成熟度的具体体现。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有力推动,更取决于在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办学主体——高职院校的具体治理能力。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强,就有利于克服政策周期性短以及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效应充满不确定性的弊端,顺利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双高计划”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切实增强办学主体和质量责任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善于将建设逻辑和自组织逻辑有机结合,加快形成内生性自主可持续发展机制,在实现内涵式发展基础上加快从建设逻辑向自组织逻辑过渡,早日建成形神兼备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三、行动方略

“双高计划”建设的逻辑机理要求高职院校自觉履行质量建设主体责任,坚持自主、自信、自觉、自强的发展理念,在办学理念、专业结构、标准体系、师资队伍等基本结构要素的品质持续提升上重点发力,切实提升办学治校育人的整体能力。

(一)以办学理念强化价值建设,实现有灵魂的卓越发展

大学是理念组织,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主体性和成熟度的标志。审视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过程,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体现价值引领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强调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终极价值,是形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话语体系的基础。“双高计划”建设在本质上是一个理念问题,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内在的“魂”比外在的“形”更为重要。高职院校要善于将形成的规律性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扎实的办学行动,并推送给社会,有效引导社会需求。当前高职院校要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和实践要求,自觉践行“立德树人”“产教科融合”“集群发展”“有限卓越”四个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办学理念,彰显我国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与价值。

第一,“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立德树人彰显了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理念和逻辑起点。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和领会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认识到真正的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增量”,即实现“学生发展增值”。要坚持“五育”并举、德技并修,努力提供有高度和有温度的教育服务,构建师生交互赋能的教育教学生态,切实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形成具有强大育人合力的立德树人实施机制,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的有机统一,给学生终生难忘的学习过程体验和人文关怀,使学生不仅就业质量高,更能够成为支撑社会前行、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创业精神的行业翘楚。

第二,“产教科融合”的办学理念。“产教科融合”是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核心理念,要求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与教育目标导向相统一,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彰显现代化。高职院校要树立生态化、协同化理念,建立产业链和专业群“耦合创新”的协同发展机制,嵌入区域创新链建设,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将产业先进元素、创新性要素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以技术学术为核心的学术氛围与大学精神,体现高职教育办学定位的“高等性”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的“高水平”。

第三,“集群发展”的专业治理理念。专业群治理理念与范式基于我国高职教育专业是一个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办学要素优化、服务学生多元成才以及产教融合创新于一体的多维平台的理性认知而来的,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学生终身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的应有本质属性。从本质上讲,专业集群既是一种高职院校发展的组织形态,又是一种促进不同专业融合、协同、互补能力提升的制度设计,有利于超越基于知识分类对单个专业孤立建设的局限性和有限性。高职院校应基于专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以体制机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重塑内部组织结构,加快专业发展的自组织化建设,形成专业结构优化常态化机制。

第四,“有限卓越”的发展理念。我国高职教育立足区域、服务行业产业的能力和贡献度,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以及发展可获得的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实质是对自身办学治校育人能力建设与提升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性选择。这要求高职院校切实践行“扎根中国区域大地办学”的中国大学发展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办学能力,按照“有限卓越”的发展理念,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建设与突破,形成特色优势积淀,避免与其他院校的同质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双高计划”的价值追求是“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其关键在于能够形成引领全国、走向世界的具有标杆意义的精品标准,发挥标准在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高职院校要树立质量自律意识和标准化治理理念,将标准的开发与应用作为重要建设任务,建立健全覆盖学校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学管理各领域的标准体系,为全国高职教育标准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范式,助推形成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建设和应用氛围。

第一,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引领作用,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行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坚持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和分类分层培养的教育理念,对接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催生的人才规格新要求,立足可操作、可分解、可评价,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清晰阐明学生多元可持续发展所需具备的具体综合素养要求,以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坚持立足实际,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把握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有机关系,寻求为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准备和过硬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机平衡,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与要求,构建起课程体系与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间的矩阵式对应关系,落实课程体系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内在价值。

第二,做标准开发的首倡者和引领者,服务中国高职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立足国际实质等效,坚持本土国际化理念,加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学内容标准开发,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加强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内容标准开发,细化落实企业教学实施环节;加强校园管理服务标准建设,完善程序性标准和实质性标准,促进学校在资源配置、管理模式、课程建设以及具体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方面的优化和改进。率先牵头研制新专业、新技术、新流程、新工艺领域的相关标准,用标准的创新和突破带动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发挥标准的联通作用,输出中国职教标准,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基于“理念—标准—师资—培训”四位一体,强化中国高职教育参与全球职教治理的能力建设。

第三,提升“三教”改革效能,落实1+X证书制度改革。在完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之后,提升贯穿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效能是有效落实1+X证书制度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坚守课堂育人的本体功能,对接1+X证书制度在职业道德标准、知识标准、技能标准等方面的表征要求,加强高效课堂建设的相关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以“项目化”“信息化”“思政化”“书证融合”为抓手,开展基于教师个体施教专长的分工协作式教学,高质量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打造师生、生生相互赋能的高效课堂。针对产业技术进步加快、知识更新周期趋短的现实,立足思想性与教学适切性、知识能力培养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开发使用校企“双元”编制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以及配套的数字资源,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同向同行。立足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知行合一,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紧扣工学结合,加强从岗位认知、跟岗锻炼到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劳动教育平台构建,对应课程标准制定,强化对学生劳动知识、劳动技术素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活化教育。

(三)遵循自组织和他组织逻辑,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一个社会系统,或是一个(种)生态系统,自组织化程度越高,这种社会系统或生态系统就越先进,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化也就越快。”⑧专业群是一个系统概念,由相关专业、课程群及相适应的机制有机组成。进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一方面要自觉遵循专业群发展的自组织逻辑,即高职教育专业是指一种技术知识体系,具体体现在通过不同的课程组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是运用他组织逻辑,即高职教育专业是一种教学活动以及产教融合创新活动的制度安排,从组织建构性视角认识到专业群建设实质上是提高专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核心是基于专业重构学校组织结构。建设高水平专业群,要求高职院校坚持系统科学理念,遵循自组织和他组织逻辑,坚持产教科融合,推进专业与课程、教学团队的一体化建设。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对接产业链组建专业群。专业群发展是高职院校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链式发展,服务受教育者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应然性选择,是遵循专业知识体系逻辑、科学组建专业群的内在要求,也是活化产教科融合、校企合作,以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统领协同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发展要求。对接产业链组建专业群,在本质上是基于“耦合创新”增强高职院校的主动应变特性以及专业结构优化常态化机制建设的能力,实现专业建设的“选择性卓越”“结构性提高”以及新兴专业的应需而生、顺势而强,以专业的自组织创新网状结构实现专业群延长产业链、支撑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应有价值。二是以课程秩序重构为抓手,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促进不同专业间产生集群协同、交叉融合发展的“化学效应”,培养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载体。要以职业资格分析为核心,加强能力本位课程建设,遵循学生职业发展规律重构课程秩序,并梳理专业群最基础、最必需、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平台课进行重点建设,构建“平台+方向+拓展”的课程体系,以“底层能共享、中层能融合、高层能互选”的课程实施赋能学生多元成才、可持续发展。三是基于专业群,重塑学校组织结构。按照“产出导向、跨界融合、共生共享”的原则,高职院校要自觉利用课程、师资、平台、基地等专业建设关键要素聚集的内在优势,基于专业群、服务专业群,以“刚性”手段重组二级学院,发展跨专业教学组织,建设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推进大类专业招生培养改革,构建目标集成、建设过程集成和成果集成的专业群建设长效机制。四是坚持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理念,打造产教科融合创新平台。找准专业群在产业技术链上的位置,与产业上下游企业基于“链合创新”的协同发展关系,共建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创新创业、产业培育于一体的高端产教科融合创新平台,将产教科融合的溢出效应及时转化为学校课程改革、标准制定、教材升级、教法改进、创新创业以及“双师”素质提升的内生动力。

(四)坚持整体素质观,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高计划”建设基于培养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逻辑,要求高职院校坚持整体素质观,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引领,以教学能力建设为导向,打造一支能够支撑专业办学能力升级、引领学校高水平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从源头上解决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问题,高职院校应然的师资结构应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并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复合型教授(引领层),具有良好产业实践背景及高职教育经验的专业教师(基础层),以及掌握产业前沿先进技术的工程师、管理人员构成的动态兼职教师队伍组成”⑨。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双师”素质不强的短板:一是立足增量优化,创新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两栖发展”机制,有效汇聚技能大师、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产业教授等人才资源,坚持内培为主、外引为辅,培养名师级专业带头人,发挥其“领头雁”作用,引领和带动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二是立足存量提升,校企共建高水平“双师”素质发展平台,引导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参与创新,跟踪和学习行业先进技术,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组织专兼教师围绕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与设计、信息化教学以及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进行培训和内化;三是立足协同共生共创,以建设具有复合跨界特征的专业教学组织为突破,将校企专兼教师、不同类型课程教师、不同知识结构教师有机凝聚在一起,建设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团队教学文化,实施分工协作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发展从“个体单兵作战式”向“团队集体协作式”的新形态转变,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范式;四是立足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和建设,突出教书育人的价值引领,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荣誉奖励表彰体系,引导和激励教师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信念,担当好立德树人“主角”,同时建立健全基于“优绩优酬”的教师绩效分配制度和分类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教师坚守课堂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高投入,追求教学卓越。

[注释]

①徐国庆.“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应主要面向高职教育发展的重难点[J].职教发展研究,2020(1):6.

②王亚鹏.校本专业诊断: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的逻辑起点[J].教育与职业,2017(21):55.

③王亚鹏.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和路径[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76.

④邬大光,李国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年进展与高等教育未来方向的基本判断[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0.

⑤周光礼,蔡三发,徐贤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评价: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9(9):23.

⑥张蕴岭.在大变局中把握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19-03-15.

⑦俞可平.衡量國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思考[J].党政干部参考,2014(1):14.

⑧乌杰.系统哲学之教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⑨王维坤,温涛.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7):82.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
“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资产管理模式探析
再论“双高计划”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怎么看、如何干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路径与策略
“双高计划”引领下金融服务专业群课程建设探讨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双高计划”背景下餐饮管理专业群建设基础、机遇及挑战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路桥品牌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