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探究性意识的培养

2020-08-27周志强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探究意识教学情境数学教学

周志强

【关键词】数学教学 探究意识 教学情境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了探究的意识才会有创新的动力。若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真谛,那么在这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培养探究意识,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鼓励学生多问

人类好奇心最强的阶段就是青少年时期。只要遇到问题,就会不停地追问。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有些学生不敢问、不会问,怕教师和同学笑话。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鼓励,对于因为紧张而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余时间提问。若是学生生性胆小,在公共场合根本不敢大声说话,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提问。还有的学生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则可以让其通过文字表述问题。陶行知曾经说过,民主是激发人创造力的前提条件,想要将人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禁止将学生按照等级划分。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语言、表情等表达自己对学生的鼓励。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给予充分尊重,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教师要做到正视学生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正确处理学生在提问中的错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逐步使学生由不敢问、不懂问转化为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问得大胆,学得自然。

二、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爱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布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投入数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引发学生主动找出问题,并且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将问题设置得更具有趣味性,通过情境的设置,能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充分地激发出来,推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例如,在上《圆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用长方形、椭圆形和圆形做轮子的三辆车子分别行驶的过程,让学生感知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根据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教师前置应用了学生还没有学到的数学规律等内容,进而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所在,结合悬念式的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奥秘的研究欲望。例如,在上《能被2、3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教师通过“看”就可以找出哪些数能被2或3或5整除。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提出疑问,“看什么”以及“如何看”。之后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己研究这个判别方法。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情境进行动态化处理,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操作或者表演,帮助学生学会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并且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例如,在上《折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两道题:百润发打出全场商品打八五折的广告,昆山商厦打出100元可以买125元的商品的广告,这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出价格相对较为合算的卖家。在这过程中,学生十分投入。此外,设计冲突式的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认知兴趣。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这节课时,教师展示两种形状,分别是图形1和图形2(图略),并且让学生自己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学生通过将图形划分成方格,對比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学生数完格子之后,发现图1的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得出结论:方格数量越多的图形,其面积也就越大。紧接着教师又拿出图形3(图略)和之前两个图形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图3要小于之前的两个图形,但是方格的数量却最多。前后两个结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所以学生想要比较图形的大小,需要明确方格的标准是一致的。经过前面的一系列操作,进而得到“面积单位”的相关含义。

三、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问题的提出要比解决重要得多。这是因为,想出一个问题需要动用人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设置提问环节,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设计各种条件,促进学生勇于提问,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找出并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中,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让学生将柳树等树木的数量调查清楚,之后计算每种类型树木占总数的比例是多少。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主动提问,打开学生的思维。在这时,学生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如“它们一共占总树木的几分之几”等问题。在上述的整个流程中,教师是问题的解读者也是引导者。若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将教师提供的相关知识“活用”,这对于学生来讲是能够终身受益的。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提倡“堂堂清”等观念,就是想要实现数学问题能够简化处理。实际上,这些理念就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成几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却忽略了学习的系统性。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尾巴”既切断,也要有所保留。“切断”的意思就是避免出现课内没听懂需要课外补习的情况;而“保留”的意思就是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下课。学生带着尚未解决的问题下课,将课堂的兴趣延伸到课外,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更多的知识,提升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从每一个“40分钟”做起。

猜你喜欢

探究意识教学情境数学教学
农村初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意识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设情境,构建灵动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