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0-08-25饶满萍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小学现状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障碍性因素和有利因素,并提出消除障碍性影响因素、发挥有利因素的策略:转变观念,改变对小学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认识;苦练阅读教学与指导的相关技能;构建科学的阅读评价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小学图书馆(室)建设。

【关键词】小学 绿色海量阅读 现状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17-03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质性障碍不少。为此,学校应通过改革,在既定的教育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小学阶段开始实施绿色海量阅读就是一种可行方法。

绿色海量阅读是在课外阅读、绿色阅读与海量阅读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理论。绿色海量阅读是一种群体活动,最小活动组织是班级。从社会学和教育学双重学科视角考察,小学实施绿色海量阅读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绿色海量阅读在我国部分小学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学习效率与效果同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基于对绿色海量阅读意义与功能的基本认识,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我区小学全面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研究”课题组(下称课题组)于2019年7~8月對广西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现状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现状,并对影响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成熟的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理论,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小学绿色海量阅读实施策略。

一、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桂南、桂东、桂西、桂北和桂中等区域各抽取1到2个地市,分别是北海、梧州、百色、河池、柳州、南宁和桂林,在每个地市选取不同性质、级别的15所城镇小学、16所乡村小学,计105名小学教师(其中城镇小学教师51名,乡村小学教师54名),就其本校学生阅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问卷调查之外,本研究选取7名职称、岗位不同的小学教师进行了深度的访谈。在访谈教师的过程中,还就近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

随机抽样的研究对象并非真正的随意,课题组通过本院教育系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引荐,初步与研究对象取得联系,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课题组再与其预约调查或访谈的时间。由于有本院学生的协助,调查研究进行得非常顺利。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获取小学生阅读的相关数据。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我区小学学生阅读实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一是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职称、职务、教龄、任教科目、参加职前和在职阅读教学培训情况。

二是受访者关于绿色海量阅读的认识与态度以及课外阅读教学与指导的能力,涉及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的认识与态度;教师对绿色海量阅读概念的认识(包括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内容);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包括绿色海量阅读指导与干预能力,绿色海量阅读实施保障能力,绿色海量阅读高效课堂建设能力);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合作能力与评价能力(包括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绿色海量阅读教学的能力,对开展的绿色海量阅读教学活动的总结与评价能力)。

本调查于2019年暑假期间,采取快递邮寄等方式,向预约的受访者发放问卷共105份,收回102份(其中向城镇小学教师收回问卷48份,向乡村小学教师收回问卷54份),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98份(其中得到城镇小学教师有效问卷48份,得到乡村小学教师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率为96.08%。

2.访谈法

在问卷调查之外,课题组在31所小学中选取岗位、学历和资历各不相同的17名教师,通过现场沟通、微信交流等形式进行访谈。进行问卷调查前,为了给问卷问题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主要采用非正式访谈的方式,问卷调查结束后则采用正式访谈的方式,通过正式访谈搜集部分获取数据困难的项目的相关信息,以及问卷中少数模糊问题的答案。

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影响因素分析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从障碍性因素和有利因素两个角度对影响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

(一)障碍性因素

1.教师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目前有47.96%的小学(城镇小学占35.71%,乡村小学占12.24%)制定了较为明确的学生阅读组织和指导制度;有31.63%的小学(城镇小学占10.2%,乡村小学占21.43%)不明确或者未设立任何关于鼓励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制度;还有18.37%的教师(均为乡村小学教师)尤其是非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认识与态度非常模糊,甚至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工作。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目前大部分教师对小学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认识较为模糊或片面。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有些教师尽管了解小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的海量、健康的阅读对学生有益,也身体力行组织过学生阅读,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坚持,半途而废,以至于这些教师最后对自己曾经的付出和努力都产生怀疑。

2.教师对绿色海量阅读概念了解不够

调查发现,目前能偶尔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师为38.77%(城镇教师30.61%,乡村教师8.16%),极少参加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师为18.37%(城镇教师8.17%,乡村教师10.2%),仅有11.22%的教师(城镇教师9.18%,乡村教师2.04%)能经常指导学生阅读。32.65%的小学教师(城镇教师25.51%,乡村教师7.14%)对绿色海量阅读表示认同和理解。可见,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理念尚未真正深入教师心里。

上述障碍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一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工作量通常不低于每周16节,除了课堂教学,还需兼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大,无法或没有能力再在教学工作之外探索或推行绿色海量阅读。二是小学教师普遍不足,这点城镇小学和乡村小学情况相似。为了维持基本的教学活动,学校没有办法让更多的教师参加正常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另外少数小学师资非常不稳定,教师流动频繁,迫使学校重点关注课堂的稳定,不敢让教师尝试正常课堂教育教学之外的工作,以免引起不好的社会反响。三是目前核心素养的理念践行实际上并未落实到位,应试教育思维仍占据重要的位置,教师不敢轻易背离“传统”的路径。

3.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欠缺

调查发现,目前能坚持长期阅读的教师仅占14.28%(城镇教师12.24%,乡村教师2.04%),注意收集并自学关于学生阅读的有关理论的有9.18%(城镇教师7.14%,乡村教师2.04%),参加过有关学生阅读方面的专题讨论有10.2%(城镇教师8.16%,乡村教师2.04%)。在推行绿色海量阅读最大的挑战方面,有63.27%的教师(城镇教师45.92%,乡村教师17.35%)认为是教育观念落后,有25.51%的教师(城镇教师20.41%,乡村教师5.1%)认为是教师的高效课堂建设能力较弱。55.11%的教师(城镇教师40.82%,乡村教师14.29%)认为是本人的学习与阅读不够,63.26%的教师(城镇教师35.71%,乡村教师27.55%)認为推行绿色海量阅读难以获得领导、同事、家长的支持等。在关于推行绿色海量阅读最大障碍的认识上,有40.81%的教师(城镇教师5.1%,乡村教师35.71%)认为最大的障碍是图书来源存在困难,有31.63%的教师(城镇教师10.2%,乡村教师21.43%)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无法保障学生有足量的阅读时间,有16.32%的教师(城镇教师11.22%,乡村教师5.1%)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能力有待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教师对指导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缺乏必要的认识,多数人将原因归结为客观原因,例如物质性的因素,如图书难获取等,这些客观原因导致教师没有动力去学习指导学生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很少有人从主观方面寻找原因。教师对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缺乏必要的了解,无法主动地强化这些基本技能。

4.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合作能力与评价能力不强

调查发现,能对学生的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的教师有10.2%(城镇教师6.12%,乡村教师4.08%),能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探讨学生阅读问题的教师有7.14%(城镇教师4.08%,乡村教师3.06%),能积极与学校领导、其他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组织等共同设计和组织学生阅读活动的教师有6.12%(城镇教师4.08%,乡村教师2.04%),能经常就学生课外阅读问题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提建议的有5.1%(城镇教师3.06%,乡村教师2.04%)。

访谈中,课题组就绿色海量阅读的评价问题与教师进行了交流。85.71%的教师(城镇教师57.14%,乡村教师28.57%)认为对绿色海量阅读的评价非常困难,甚至有14.29%的乡村教师认为不可能对这样的工作进行评价。71.43%的教师(城镇教师28.57%,乡村教师42.86%)认为可以通过课堂考试的模式对学生的绿色海量阅读进行考核评价,有42.86%的教师(城镇教师28.57%,乡村教师14.29%)认为绿色海量阅读是一项为学生增添“营养”的工作,是一项长期、没有止境的工作,阅读的功效见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现阶段没有评价的必要,至少不需要硬性地进行所谓的评价。

绿色海量阅读不是单纯依靠语文教师可以完成的工作,各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同班组教师的合作是阅读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实施绿色海量阅读需要教师间的合作,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绿色海量阅读是无法顺利推行的。而作为一项教学活动,绿色海量阅读质量和实效如何,是一定要评价的,通过何种机制进行评价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评价是对绿色海量阅读把脉问诊的必经途径,教师对绿色海量阅读评价能力的欠缺,最终必然导致绿色海量阅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有利因素

1.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有一定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存在认识不足现象的同时,也从另外的角度揭示了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总体认识还是基本正确的:88.78%的小学教师(城镇教师41.84%,乡村教师46.94%)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制定并实施鼓励小学生阅读的相关制度。

2.教师对绿色海量阅读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调查发现,有91.85%的教师(城镇教师48.99%,乡村教师42.86%)对与绿色海量阅读相似的概念有了解,比如“大量阅读”等。可见,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教师心里。这也从侧面反映,绿色海量阅读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小学全面推行具有可行性。

3.教师认同并能切实贯彻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同时该标准还对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阅读字数提出了建议。

对于课标的要求与建议,绝大多数教师是认同的,并表示自己一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努力践行课程标准。认同课标并有意识地主动践行课标理念,就是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良好开端。

4.教师对与绿色海量阅读相关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课题组的个别访谈也有特殊的收获。通过个别访谈,课题组发现,部分教师对与绿色海量阅读相关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如曾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和大语文教育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关注模仿学习与观察学习的作用,也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大语文教育理论倡导语文教育要联系社会生活,强调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使语文课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从格局上构建开放的语文教育。通过绿色海量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和生活习惯,稳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理论为教师主动积极地推行绿色海量阅读奠定了基本教育理论之外的跨学科理论基础。

三、基于现状调查分析的建议

(一)改变对小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认识

现实中,实施绿色海量阅读与应试教育有一定的冲突,在应试思维仍是教师主导思维的大背景下,推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首先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观念。

转变观念,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绿色海量阅读的意义和要求有明确的认识,要明确即使在应试思维主导的情况下,实施绿色海量阅读也是可行和必要的。绿色海量阅读与应试教育并非绝对不能相容。不过,目前树立这样的意识仍是一个挑战。

转变观念同时要求教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尤其是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中树立实施绿色海量阅读就是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强化教师的阅读教学与指导技能,为绿色海量阅读的实施奠定主观力量基础。

(二)苦练阅读教学与指导的相关技能

1.高效课堂建设的技能

实施绿色海量阅读要求以高效课堂为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苦练高效课堂建设的技能。教师高效课堂建设技能并非某项独立的技能,该技能属于典型的教师综合专业技能。判断课堂是否高效,简单的方法是看教师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以及能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凡按时、完美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或仅有极少的课业负担,那么该教师的课堂就应该是高效的课堂。只有高效课堂才能为绿色海量阅读提供充裕的时间,才能保障绿色海量阅读落到实处。

2.阅读指导与干预的技能

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的技能;二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三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技能。

3.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技能

绿色海量阅读与课堂教学之所以需要衔接好,是因为通过衔接才可以实现绿色海量阅读反哺课堂教学的功能,才可以发挥课堂教学“倒逼”绿色海量阅读的作用。教师要学习各具特色的将二者衔接起来的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设置一定的时间段,专门用于检测学生近期阅读情况,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时间段,根据教学内容与绿色海量阅读内容的相关性,将绿色海量阅读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二者的轻松结合。掌握衔接技能有助于防止产生课堂教学与绿色海量阅读各自独立、难以交融的局面,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树立和巩固绿色海量阅读的信心和成就感,确保绿色海量阅读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科学的学生阅读评价机制

绿色海量阅读实质上仍是一种教学活动,既然是教学活动就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为绿色海量阅读把准方向。什么样的评价机制是科学的,是适合绿色海量阅读的,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总体而言,从评价的主体看,评价不应当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最好能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价结构;从评价的角度看,也应该采取多重视角;从评价的时段看,应该是全程性的评价,既注重阅读效果(结果)的评价,也注重阅读过程的评价。

(四)加强小学图书馆(室)建设

充足的经费是保障学生阅读质量和效果的基本要素。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82.65%(城镇51.02%,乡村31.63%)的小学教师都认为学校应该有一定规模和藏书量的图书馆(室),而在现实中只有42.83%(城镇35.71%,乡村6.12%)的小学才有这样的图书馆(室),25.51%(乡村25.51%)的小学(主要是乡村小学)基本没有图书馆(室),学校现有图书难以满足学生和教师阅读的需求,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缺乏基本的物质保障。教育经费不足,分配到各个小学的额度有限,有能力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师数量不足,学生阅读工作因之受到掣肘。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小学教师阅读教学培训的经费投入,增加阅读指导教师的数量,同时加强小学图书馆(室)建设。

实施绿色海量阅读要求有充裕的阅读时间和浓郁的阅读氛围,需要教师苦练阅读教学与指导的相关技能,需要系列保障措施予以支撑,更需要以高效课堂作为基础。学校应通过高效课堂为学生进行绿色海量阅读预留时间和营造氛围,进而构建绿色海量阅读与高效课堂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托、互为基础的关系,在绿色海量阅读与高效课堂互生共进的架构内,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的功能,践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饶满萍.小学低中学段实施“綠色海量阅读”的相关研究——以北海市实验学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

[2]饶满萍.小学低中学段开展绿色海量阅读的研究[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8(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我区小学全面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A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饶满萍(1972— ),女,安徽望江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小学现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