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中学德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0-08-25王宁

考试周刊 2020年7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德育渗透新媒体

王宁

摘 要: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而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德育也面临很大的问题,如何抢占学生德育的教育网络阵地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只看如何转换它。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德育渗透;新媒体

一、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频率也越来越快,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会觉得与学生沟通10次及不上学生在网络上浏览一次反面信息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对于信息化社会的信息话语权已经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媒体,而应该往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来着手。显然,随着互联网进入到网联网+的时代,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学生的德育就面临更大的困难,如何抢占学生德育的教育网络阵地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 “互联网+”环境下中学德育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的普及性

信息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据2019年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普及率为59.6%,网民数量达到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其中学生占了四分之一的比重。学生成了网民的主力群体,所以通過互联网来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对学生比较有效的途径。

在应用使用率方面,即时通信(微信、QQ等)类为95.6%;搜索引擎为82.9%;网络新闻为81.4%;网络视频为73.9%;网络直播为49.9%;微博为42.3%;短视频78.2%,在这7类应用的使用率除了网络直播以外,其余6项都是正增长,而且使用比例都比较高。所以在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注意这些应用平台的使用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普及使大量的垃圾信息得以产生,而自媒体和网络直播的发展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冲击。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德育的危机,但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计算机专业人员认为这也是更大的机遇。

(二)“互联网”的复杂性

在“互联网+”模式下,以各种自媒体、个人信息发布特征为主的信息发布平台快速发展,手机的大量普及和各种App软件的开发也使得信息发布与传播速度加快,网络媒体也越来越丰富,这也让违法信息无孔不入,小到一些常用的软件(如输入法、浏览器等)直推的新闻信息,大到一些视频、新闻、动漫、小说等网站的页面的植入广告等都以夸张的语言和图片吸收点击。现在的很多应用软件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受众群体以提升平台流量,它们也在开发过程中有意识地降低软件的使用难度和审核过程,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观察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类型也在发生变化,从简单的图文内容向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变化,而“互联网+”下自媒体平台趋向年轻化、个性化、自由化更让学生的关注度变化更快,影响也更加深刻,而现在很多的自媒体平台和网络软件传播的内容都趋向低俗化,有些人为了博取眼球和吸引粉丝,甚至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所以单纯靠“堵”是没有办法挡住这些有害信息的。另一方面,初中生正处在特殊的成长转折点——青春期,学生在这一个成长期的特征就是“敏感”“躁动”“叛逆”,而且现在的学生由于信息的获取量和渠道来源丰富,所以普遍有早熟的现象,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智却没有同步成熟起来。因此,必须在初中阶段德育工作中进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让“德育”内容占领“互联网”阵地,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受到教育,潜移默化。

(三)家长信息技术教育的滞后性

随着大部分家庭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学生能够使用的电子设备(电脑、手机、平板、电视)越来越多,而这些设备现在又普遍能接入到国际互联网中并安装不同的应用软件。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尤其是当前资讯极其发达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对手机、电脑上手,很容易玩溜各种App。但与此同时,很多学生家长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却普遍不高,大多只是玩玩微信和抖音,对于具体的“技术”则几乎都是不懂,尤其在学校当中务工子女的家长更是如此。而部分学生因为兴趣使然,在使用这些电子设备方面的能力远远强于自己的父母,甚至有不少父母向孩子“请教”电脑、手机的使用问题。可以说,对于电子、网络设备,家长懂的,学生也懂,家长不懂的,学生也懂,这就造成家长很难监管和注意到学生的网络信息来源与内容。当然,学校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老师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家长和老师很难及时介入并引导学生走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面对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严重滞后的问题,教师必须主动肩负起教育的责任,作为全员德育的一分子,结合实际情况把信息技术教育脚踏实地地做好,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关注,结合课程把德育教育往更细致的方向发展。

三、 “互联网+”环境下中学德育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途径和策略

(一)主题网站的建设,把德育宣传向互联网扩展

早在十几年前,学校就已开展利用互联网加强学生德育教学工作,利用学校的网站,对外发布相关的德育教育内容,在学校的网站上建立“德育空间”专题栏目,另外还专门开设了“网络文明传播”栏目,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习惯,通过跟踪国家相关的文明、道德宣传热点,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栏目,对上级的宣传文件、主题活动和相关的活动、心得进行收集整理,在这些热点问题上,溶入学校日常新闻,让学生在浏览与自己相关的新闻过程中无意识地接收信息。因为中学生专注性、持续性低,所以在宣传过程中尽量将文字简化,并利用图表、视频与文字融合,尽量让学生从看文字的被教育心态转为看视频、图片、文字的主动接受信息模式。另一方面还对网站的关键字进行提炼,让网站尽量能按教师的思路收录到不同的搜索引擎中,把宣传信息向更广的领域扩展。

(二)利用信息课程的日常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对于一些特定的主题或专题教育活动,信息技术的课程也是大有可为。比如,为了配合学校的“禁毒”主题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型毒品”的毒害,教师就利用日常信息课,组织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料,再用“美编”“简书”等工具进行编辑排版,做成文质兼美的“推文”,推送给广大师生学习。学生既学习到了动手的乐趣,学到了技术,更是在对技术的运用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三)利用个性化社交网络服务平台,推动新式的线下德育工作

随着个人社交网络的发展,信息的被动接收方式已经转换为信息的推送和主动分享为主,不少学生也跟着这个潮流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为了把学生德育工作从校内往校外扩展,学校也开通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转发主流的党政媒体和文明网的热点信息,让学生在关注微博、浏览微博的同时也能了解一些它们平时不太关注的品德教育信息和普法宣传,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为了能够加大学生与学校微博平台的联系,还经常发布一些学校日常的生活、学习场景以及师生活动信息,尽可能把学生的關注从被动关注转为主动获取互动,这样不仅可以加大信息关注的深度也可以加大信息宣传的广度。比如“垃圾分类”教育,组织学生制作短视频和flash动画,用微信公号推送,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教育效果倍增。

(四)开展学校社团活动,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发挥学生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的参与度

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从学生乐于接受的模式来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利用学校社团活动的不同特性,让整个学校的社团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德育宣传中,例如:让文学社团编写德育小剧本,由音乐、表演社团和信息技术社团拍摄小短剧、音乐剧或短视频,发布到学校网站、微站、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同时也可以让信息技术社团和美术社团制作MG动画,校广播社团配音,同样可以制作出德育动画,这样的动画延展性更强,制作的时间更短,更容易形成一个系列化作品。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校各社团的活动内容,让各社团成员懂得合作协同,也可以扩展学校的对外宣传渠道,丰富自主创作的信息内容,更重要的一方面,这样的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的注意力转换到学习、研究活动中,而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更可以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五)通过“德育考评系统”的建设,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体系化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于家长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学校来说,一直希望能建立起一个学生成长的电子档案,以往靠班主任日志的记录方式,让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出现很多的问题,手动记录的数据需要层层上报,最终汇总到学校德育部门,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加重教师的负担,而且这里面还有重复的工作量在里面,可真正到要使用的时候,汇总过来的数据又很难用在实处,所以教师就开发了一个“学生德育考评系统”,教师可以在课堂过程中把学生的违纪情况在这个系统上记录下来,也可以随时把学生的奖励情况或“好人好事”进行登记,系统支持单条的纯文字记录,也支持图文混合排版。只要资料数据上传到这个系统后,学生每个学期的德育评分就可以记录下来,等到开家长会或是与家长沟通时,就可以看到学生在校的德育情况的每个记录,学生的“好”或者“不好”的表现一目了然。同时,即使在家里,家长也可以用自己孩子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看,及时获知学生的德育成长状况,对孩子进行表扬或批评。

这个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大大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也方便家校之间一起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进行监督和促进,让学生从每天的学习、生活细节中认识,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四、 结论

纵观现在的国际环境与网络环境可以发现,网络已经成为舆论争夺的新阵地,对于网络的国际话语权,中国一直处在弱势中,类似“五眼联盟”这些相关的西方国家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我们国家的发展,一边是利用过渡娱乐和文化入侵,一边利用网络黄、赌、毒等有害信息影响中国一代一代人,德育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德育最终要让学生建立一个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的“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奋发向上,更要在思想上强壮自信!

参考文献:

[1]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

[2]黄国强.中等职业学校“互联网+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8):257-258.

[3]陈雯婷.“互联网+”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创新策略[J].名师在线,2019(28):82-83.

[4]薛栋.巧用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学德育模式[J].学周刊,2019(10):15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德育渗透新媒体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