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迁移悟理,发展运算素养

2020-08-23黄巍

读写算 2020年24期

黄巍

摘 要 数学运算能力是人们在生活中一项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作为一名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与学习兴趣产生和积极性有直接关系,更会影响接下来数学知识学习的效果。在《两位数减两位数》这一课中,笔者从激活经验、算法迁移、内化经验、提升素养四个方面出发,在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运算素养。

关键词 数学运算能力,迁移悟理,运算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176-02

苏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属于运算能力的教学。那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运算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情境导入,激活口算经验

为实现算法的正迁移,笔者设计了帮助佩奇闯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口算抢答后,进行以下三次提问:

师:两位数加两位数,怎么口算?

生:先加十位,再加个位。

师:那两位数减一位数怎么口算呢?

生:在个位上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

师:两位数减整十数又是怎么口算的?

生:在十位上减。

这三次提问怎么口算,不仅帮助学生把旧知进行回顾整理,更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类比推理,实现算法迁移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类比推理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因为它符合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思路,更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有了这样的理论依据,课堂上,给出例题,学生自主提出减法的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类比推理: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是否也是先减几十,再减几呢?学生主动尝试,积极探索。

学生尝试进行不退位口算减法56-24探究后的集体交流:

生1:我是先在十位划去了2颗珠子,就是减去了2个十,再在个位上划去4颗珠子,就是减去了4个一,最后把剩下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32。我是先算50-20=30,6-4=2,再算30+2=32。

生2:我是先在十位劃去了2颗珠子,就是减去了2个十,还剩36,再在个位上划去4颗珠子,就是减去了4个一,就是32。我是先算56-20=36,再算36-4=32。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发现?

生:口算方法不一样,但是画计数器的时候都是先划去十位,再划去个位。

生:都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师:那这两种口算方法,哪种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更简便。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一般都是先减几十,再减几。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画计数器顺利发现,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在计数器上呈现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先划去十位上的珠子,再划去个位上的珠子,也就是先减十位,再减个位,就可以口算出结果。

三、比较悟理,内化口算经验

所谓“悟理”,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只有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其实,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就是先减几十,再减几的过程,在探索不退位减法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口算方法,因此在探索退位减法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就直接采用了先减几十,再减几的方法,如下:

退位减法56-27的探究交流:

生:我先划去十位上2颗珠子,就是减去2个十,还剩36,再划去个位上7颗珠子,个位上只有6颗珠子,不够划,从十位退一作十,个位上就变成了6+10=16颗珠子,划去7颗,还有9颗,所以先算56-20=36,再算36-7=29。

师:在画的时候,你们遇到什么困难?

生: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作十。

师:两位数减两位数怎么笔算呢?

生:从个位算起。

师:那为什么笔算要从个位开始算起呢?我们来列个竖式看一下,如果竖式也从十位开始算起,十位上5-2=3,再算个位6-7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那十位的3就错了,要擦掉改成2。

生1:这样很麻烦。

生2:会忘记去改,容易出错。

师:所以竖式都是从个位开始算起。而口算的时候,我们已经把退位的过程在我们的头脑里完成,就可以直接从十位开始算起,这样书写比较便捷。

四、灵活运用,提升运算素养

计算知识的充分掌握是实现学生快速、准确计算的必要基础,但是知识巩固、掌握也是要注意方法。笔者对“想想做做”第1题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下:

54-20=    54-20=    50-20=

34-3=     34-6=      30-6=

54-23=    54-26=    50-26=

学生口算后,提问: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上面的两道算式就是第三道的口算过程。

师:再观察54-23=31,54-26=28,50-26=24,在我们口算的过程中,这三道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第1道算式是不退位减,第2、3道是退位减。

生2:先减十位,再减个位。

师:观察54-23=31,54-26=28,有什么发现?

生:被减数一样,减数越大,差越小。

师:再看54-26=28,50-26=24,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3:减数一样,被减数越大,差越大。

总之,口算,不仅仅是“在头脑中算”,更重要的是“用头脑算”。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口算方法,体会口算方法的合理性,可以帮助他们积累口算的经验,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发展运算素养。

参考文献:

[1]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六——运算能力(上)[J].小学数学教师,2014(03).

[3]郭金平.例谈计算教学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J].小学教学参考,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