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朗读为经、解读为纬的文言文教学

2020-08-23梁增红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朗读文言文教学策略

【摘 要】面对八年级学生教学《虽有嘉肴》,以读为经,以解读文本为纬,四轮朗读,拾级而上。通过读准读熟,得文本解读之基;读出节奏,得语言形式之美;见微知著,得谆谆教诲之情;变化结构读,得文本之理,从而达到“得他滋味”。

【关键词】文言文;朗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1-0033-03

【作者简介】梁增红,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当下文言文教学“读风”颇盛,可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学生读的要求笼统含糊,缺少读的方法指导,如“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再读一遍”,这样的要求不能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有感情地朗读,为何要读,一遍又一遍的读有何不同,这样的朗读就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不仅要有数量上的叠加,更要有质量上的提升,否则就是简单重复,纵然“书读百遍”,“其义”也未必“见”。笔者认为文言文朗读要“得他滋味”(朱熹语),所谓“滋味”,是作品内容表达出来的那种情、理、趣使读者形成的“整体直觉”[1]。笔者以执教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一课为例,来说明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何以读为经,贯穿全课,以解读文本为纬,横向伸展,四轮朗读,拾级而上,从而“得他滋味”。

一、预习布置学生读准读熟,得文本解读之基

所谓基础朗读,就是要把文章读通顺,把字音读准。教学前笔者布置了这样的预习:把课文读5遍以上;遇到陌生字词或自己不能确定的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也可以留到上课提问。上课时,先请几名学生来读文章,笔者在倾听中首先关注两个短语:“自强(qiǎng)”和“学(xiào)学半”。这两个短语不仅关乎其读音问题,也关乎后续的文本解读。前者,很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自强(qiáng)”混淆,这里的“自强”不是“自强不息”,而是“自我勉励”的意思;“学学半”,则更要注意前一个“学”乃是“教”的意思,牵涉到本文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教”和“学”是一个人学习的两个方面,与现代汉语中的“教学相长”意思不同。

学生读准读熟课文,初尝滋味,大致理解文章,为解读文本奠定了基础。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他主张“熟读成诵”“熟读精思”,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方能把握其中的意旨。文言文教学,学生熟读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解。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读出节奏,得语言形式之美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虽只有70字却多使用对偶句,句式整齐,回环复沓,思路顺畅,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教学时,笔者将文本横排变成竖排的方式,要求师生合作朗读,男女生分成两组,对读两处含有分号的句子,其余的文字教师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感受文本的语言形式之美。

教学时,教师穿针引线,创设情境,带着学生读进去,读出韵味。在分组对读中,学生发现句式特点: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论理。尤其是两个“知……然后……”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关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用这种句式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美的形式带来美的感受。文言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文章自身的形式美展开多形式朗读,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美读中体验形式美,进而热爱文言文。

三、选择“支点”引导学生见微知著,得谆谆教诲之情

《虽有嘉肴》是一篇论述类文本,但是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去讨论所谓的“论证方法”,有些“凌节而施”,对学生理解论述文文体特征并无多大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找到“支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个“支点”。

1.支点一:一个句子。

文本中用《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证明论点——教学相长,说明教与学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教学时,笔者将“《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句话拿出来作为“支点”。笔者请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文末这句话,意思也能说得通;但是增加了这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用了这句话,可以更加证明作者的观点,论证更加有力。笔者启发学生,当作者写到这儿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有欣喜之情,因为作者的观点在《兑命》中也得到同样佐证,似乎与《兑命》心有灵犀,在作者看来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其实,这正是理解补充论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读出那种欣喜的感情来。这样的朗读教学,比空洞地教“补充论证”的方法,给学生更加直观具体的感受。上述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形式将枯燥的术语解释变得通俗有亲近感,易于学生接受。

2.支点二:一个虚词。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读者对象是“学习者”,基于此,就应读出其中的谆谆教诲之情。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在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境地时,笔者呈现把5个“也”去掉后的文字——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笔者请学生读一读,再与原文比较形式上有何不同,探寻其中的奥秘。学生读后发现,去掉了5个“也”字,虽然语言文字也是通顺的,但是语感却随之改变,读来语气生硬,有强迫感;而原文中有5个“也”字,读来语气舒缓,语重心长,有一种谆谆教诲之感。学生若有所悟后,笔者又设计了两个情境——

(1)小王同学不喜欢学习,你怎样用合适的口吻去劝告他?(2)小李同学学习优秀,老师安排了一名后进同学跟他同桌,可是小李同学不太乐意。假如你是老师,怎样用文中的語言去劝导小李?

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演读。一名学生把“也”字读得略带拖腔,加上摇头晃脑的动作,俨然一位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

这一活动,看上去是把5个含有“也”的句子梳理出来,区别一下有无“也”字,实际上,学生在反复咀嚼、细心玩味中悟得:古人写文章讲究推敲词语,不太引人注目的“也”等虚词,同样被赋予表情达意的作用,因为虚词用得好,确实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文言文朗读要从语言入手,从言内到言外,品味那些言外的滋味,哪怕是一些“貌不惊人”的词语,也要把它置于整体关系中,摆在语境关系中加以揣摩,感受语词的内涵,从而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

四、变化结构带领学生虚心涵泳,得文本之理

朗读不是简单背诵,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双向运动”,“它既是一种理解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读者表现与传达理解的方式,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2]。教学时,学生对本文论及的“教学相长”可能会先入为主地与现代语境中的意义产生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厘清二者的区别,笔者把文章结构进行了调整——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改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两名学生分别读原文和改文后发现,改文看似将“教”和“学”分别归在一起,但是言语啰唆,更重要的是,改文将“教”和“学”的关系割裂开来,与原文主旨大相径庭。学生经辨析可知,文中的“教学相长”是从学习的角度来论述的,还是指向了“学”,也就是说,如何“学”要做到两点:一是“学”(实践),二是“教与学中相互促进”(教学相长)。而现代语境中的“教学相长”是从师生两个不同角色去讨论的。这样在变式朗读中,以读促思,以思带读,学生获得了文本的真义、真味。

童志斌认为:“文言文阅读的要点,是集中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所言志,所载道。文言文阅读教学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所言志所载道。”[3]在学生“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与文本产生碰撞,通过反复咀嚼,精心地、细细地品味语言,进而感受文本的思想、艺术魅力,这就是教学生“虚心涵泳”吧。

【参考文献】

[1]魏星.阅读重在“得他滋味”[N].中国教育报,2005-07-14(5).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54.

[3]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猜你喜欢

朗读文言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