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S1与CPS1-IT1在肝内胆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2020-08-21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化病理基因

吴 飞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 (河南 开封,475001)

肝内胆管癌(ICC)又称胆管细胞癌,是由肝内胆管上皮化引起,但其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1]。ICC常无包膜,中间发硬灰白色,周围是淡黄色,大体可分为3类:管内生长型、团块型和周围肝组织界限型。其中多数患者是团块型,团块型可以分为普通型、非普通型[2]。普通型病理状态下可见乳头状、冠状结构,并呈中、高分化;而非普通型病理状态下多以立方体、柱状为主,多呈低分化。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和管腔内常可见到黏蛋白样分泌物[3]。此外,肿瘤细胞亦可浸入血窦中,增殖、生长。因目前针对ICC的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难以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4]。因此,本文以ICC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PS1)与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内含子转录本1(CPS1-IT1)在ICC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ICC的患者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38~53岁,平均(48.23±3.50)岁;肿瘤直径1~6cm,平均(3.22±0.51)cm;分化类型:低分化18例,中分化11例,高分化7例;淋巴结转移:转移16例,无转移20例。分别通过手术选取患者的癌旁肝组织及癌组织。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ICC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经手术组织检查确诊;②术前均经过CT或MRI扫描确定肿瘤位置及大小[5];③均拟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能耐受;④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性疾病、重要脏器损伤者;②合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异常或伴有内分泌疾病者;③非原发性肝癌患者。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通过手术选取患者的癌旁肝组织及癌组织,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ICC组织芯片中19 850个基因的表达情况[6]。通过此分析发现:CPS1的基因与其转录的lnc RNA——CPS1-IT1在ICC内共同高表达;借助实时荧光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法等相关实验完成标本中CPS1基因及CPS1-IT1表达水平测定。查阅患者病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类型、肿瘤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癌旁肝组织及癌组织不同病理状态下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并完成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CPS1和CPS1-IT1表达水平与ICC病理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不同组织中CPS1基因、CPS1-IT1表达水平。②观察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与ICC患者不同病理分期的相关情况。③影响因素。查阅两组患者病理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状态下ICC中CPS1与CPS1-IT1表达水平,并完成多因素Logistic分析。④相关性分析: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与ICC病理情况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PS1、CPS1-IT1表达情况 见表1。

表1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CPS1、CPS1-IT1阳性表达比较 [n(%)]

2.2 癌组织不同病理状态下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情况 见表2。ICC患者癌组织CPS1、CPS1-IT1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类型及T分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癌组织不同临床病理状态下CPS1、CPS1-IT1表达比较

2.3 ICC患者癌组织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见表3。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ICC患者癌组织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类型、淋巴转移、T分期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ICC患者癌组织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4 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与ICC病理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4。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PS1基因及CPS1-IT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淋巴转移、T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与分化类型呈负相关性(P<0.05)。

3 讨论

ICC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大大提高其生存率[7]。胆管癌的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肝脏肿大:肝脏肿大是ICC患者常见症状,且多数患者由于胆汁淤积引起。②胆囊肿大:肿瘤位于三管汇合或以下部位能引起胆囊肿大。③腹水:晚期患者病灶组织将侵犯腹膜、门静脉,导致门脉高压,从而引起腹水[8]。④其他:病灶位于胆总管末端者,临床以胆总管、胰管阻塞为主,部分患者伴有贫血等。因此,加强ICC患者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9]。

目前,临床上对于ICC以手术治疗为主,且病灶切除率为46%~75%,但是尽管手术治疗能延长患者寿命,但3年生存率较低(一般为40.0% ~50.0%)[10,11]。国外学者研究表明,通过手术治疗能完全切除肿瘤(R0切除),保留足够的肝脏,同时解除与胆道梗阻相关的所有症状,切除范围需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是否发生局部转移等因素而决定。对于肝细胞癌的根治性切除,多选择以肝段为基本单位行单个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保证切缘距离肿瘤1 cm[12]。但由于ICC部位较为特殊,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手术治疗时宜以肝叶为基本单位进行完整切除可能更为合理。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肝叶切除、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等术式,如肿瘤已侵犯肝脏内脉管分支(门静脉、胆管)[13]。但是由于ICC通常起病隐匿,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诊断ICC的主要标志物是糖类抗原,但是也仅有30%的患者在检查时糖类抗原超过了1 000 U/m l,其他大多数患者的这一指标没有明显变化,这使得糖类抗原在ICC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存在很大局限性。而其他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在诊断ICC时价值更小。所以多数的ICC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了,这使得很多患者失去手术机会,仅有20%~40%的ICC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14]。然而即使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也高达46% ~65%。ICC是多因素疾病,是胆道疾病及一系列肝脏疾病导致的,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近年来,CPS1基因及CPS1-IT1被不断证实在ICC癌组织内共同高表达,且与患者不同病理分期相关[15]。本研究结果说明CPS1与CPS1-IT1在I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ICC临床诊断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CPS1与CPS1-IT1水平测定,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巩固手术效果。

猜你喜欢

分化病理基因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Frog whisperer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