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 合 历 史 故 事, 发 挥 育 人 功 能

2020-08-20赵成祥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法

赵成祥

摘   要: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人们生活故事的展现,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艰苦奋进的历程,富含大量的哲学、育人道理。重视历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初中历史故事教学应用价值进行简述,结合历史教学现状,对初中历史故事教学有效方法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    教学法

引言

从古至今,历史故事都是传承历史文化、感悟历史经典,提高学者素养的重要学习手段。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初中历史教师务必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需求与中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科学运用历史故事与典故,充分发挥历史故事育人、教学功用,增强学生历史代入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初中是学生接受历史启蒙教育的关键阶段,学生难免会对历史的认知存有一定的盲区,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具有神秘面纱且较为难学的课程。如何有效开展历史教学,使学生正确认知历史,并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的热点话题,也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将历史故事融于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激发与培养,实现学生历史认知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

一、初中历史故事教学应用价值简述

(一)符合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明确指出: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历史情感教育的功用,充分挖掘学科思想教学内涵,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新课改一直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凭借丰富的历史故事与典故,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利于调动学生历史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

(二)利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读史使人明智”,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历史在明智、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历史教授葛兆光曾说:历史专家应做的是穿过历史帷幕,将历史事迹与历史文物复活,重塑历史文化,而不是依照历史文献进行历史事迹的堆砌,历史文化的陈列,那样只是档案整理,算不上历史。可见,历史不但是人类发展的真实历程,而且蕴含祖先的智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历史探究欲望,使学生透过历史故事展开想象,拓宽历史视野,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中有较多的专属名词与不同历史观点,有些历史定义与历史概念较为抽象,造成学生理解吃力。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历史内容具体化,使复杂的历史知识简单、清晰化,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容易。此外,历史故事中包含历史年限、历史人物、事件地点、意义等内容,学生在欣赏历史故事的同时,能实现重点知识的有效记忆。

(四)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历史的发展呈现规律性,历史故事是历史事件中的一个缩影,自然它的发生也需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这个过程需要学习者自主推理。因此,教师在将故事引入教学中时,应试着让学生自行总结历史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在对历史故事进行理性分析时,能够从中获得较多的启发,利于学生正确历史观念的树立。

二、历史故事教学法课堂应用现状简析

(一)历史故事的运用缺乏针对性。

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历史教师有意识、有教学目的性的一种行为,但多数情况下,有些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较为随机,教学实效性不强。部分教师仅仅在历史知识的某一个部分穿插一段历史故事,为证实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观点,抑或是为吸引学生的眼球,这种故事穿插教学法,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故事教学法的使用未根据课材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地设置,势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故事教学应用形式过于简单。

历史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历史课堂实际应用中,教师并未有效地拓展,应用形式过于简单。初中生虽通过观看历史电影、电视剧、阅读书籍等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由于历史故事讲解得过于简单,并未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故事拓展,势必会阻碍学生历史思维的迸发,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此外,由于部分教师未认识到历史故事的教学功用,难以科学设置历史故事课堂教学计划,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

(三)历史故事的应用方式单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时候教师并不注重历史故事的运用,而是让学生课下对教材中的历史故事进行研读。并且,初中历史教师一般以“讲”为主,将历史知识、故事和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在历史故事的运用上,一般以看为主,学生很少自己思考、挖掘历史故事背后的内涵,没有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

三、初中历史故事教学有效方法探究

(一)设置故事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故事具有趣味性,通过故事设置悬念,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够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收集一些有关教学内容的历史故事、传说、神话等素材,在课堂伊始为学生设置故事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譬如,在进行“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楚汉相争的故事,为学生设置悬念,诸如“千金一诺”的故事,司马迁评价季布:“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是项羽手下的大将,说话非常守信用,喜欢打抱不平,在項羽账下曾经屡次打败汉王刘邦。等垓下之围项羽被诛杀以后,刘邦开始捉拿季布,后在夏侯婴的劝说下,刘邦不但没有治季布的罪,还让季布担任郎中。在初中教材中,也有很多关于历史人物、成语的故事,教师教学时,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诸如:鸿门宴的故事、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鱼腹丹书,四面楚歌等,通过合理运用故事,可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科学选用历史故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能力。

历史故事教学资源较多,题材较为广泛。教师应在课前,科学地为学生布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可将任务下达给各个小组,引导学生搜集与本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科学选用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并对该故事的提出者进行嘉奖,以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历史辨识思维,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能力的有效培养。

譬如:讲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学生自主搜集到“女娲补天”“哪吒闹海”“夸父逐日”等故事,并被其中的情节与情感所感动。教师告诉学生,“女娲补天”“哪吒闹海”“夸父逐日”等,虽然是传说,但蕴含着我国祖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值得我们尊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历史故事,并在课堂上讲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又如,教学“秦王扫六合”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连横合纵的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进行教学内容的探究:第一次连横合纵由公孙衍倡导,楚、魏、韩、赵、燕形成联盟,楚怀王主盟,攻打秦朝的函谷关,后以失败告终,魏、韩损失惨重;第二次是由于秦朝攻打楚国,并且进展顺利,齐、韩、魏三国为了防止秦国扩张,由孟尝君带领,乘其不备攻打秦军,迫使秦军归还占有的土地;第三次,白起歼灭韩魏联军,使得各国恐慌,于是齐、韩、魏、燕、赵一起攻打秦国,后来秦国和魏、赵和好,联军崩溃。苏秦趁机劝说各国合纵攻齐,使得齐国实力大损;第四、五次合纵过程中,秦国的范雎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先后占领楚地,此后联军失败,秦国逐步消灭六国,实现大统一。

(三)巧用历史人物事迹,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在初中历史故事教学中,教师应深挖历史人物事迹,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历史人物作为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的主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深挖历史人物向上精神、优良品质,并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初中生情感薄弱,易于激动且易被感动。在特殊的阶段,历史教师不应一味地讲大道理,并强制规范学生行为,长此以往势必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卓越功绩及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定会激发学生崇拜心理,并以此为榜样,向其看齐。

譬如:在学习“三足鼎立”内容时,教师可列举诸葛亮、关羽、曹操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应询问学生最喜欢那一位历史人物,他有哪些优点吸引着你?通过科学引入历史人物,并有效穿插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历史人物事迹的影响下,定会产生向其看齐的意识,进而实现优良品质的培养。教师在进行历史人物讲析时,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公正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并积极引导学生以辩证的历史观念看待历史人物。学生只有深入探究、思考,才能正确认知历史,并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巧用历史故事设置教学计划,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巧用历史故事设置教学计划,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探讨历史故事内容,并在探讨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历史故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中的教学主题,科学地为学生选择历史故事,并鼓励学生对该故事进行相关讨论,做好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历史人物的感染下,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譬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述《史记》中记载的“商君列传”的故事:待秦孝公逝世后,太子秦惠文王继承皇位。遭受商鞅变法打击的贵族们纷纷向太子进谏谗言,诬告商鞅意图谋反,秦惠文王听信他人的谗言,立即派出官兵到处逮捕商鞅。商鞅被迫逃离到边关,巧遇一个客栈,但无奈囊中羞涩,且因出来得匆忙,忘记带通行证。客栈的人不知道面前的顾客是商鞅,就说:“按照我国商君指定的法令,留宿无通行证的人应判罪。”无奈之下,商鞅只得离开客栈逃往魏国。教师待讲完故事后,紧紧围绕“商君变法的影响”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自主探讨。有些学生认为:商鞅变法虽然成功,但后期没遇到英明的君主,被迫逃离,自己的变法却救不了自己,太可惜;有的同学认为:商鞅的变法很成功,因为他指定的法令可以传播到秦国的各个地方,等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意义进行总结。巧用历史故事,展开课堂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结语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融入历史故事,能够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审视现实问题,并在探索讨论中,逐渐形成求真求实、积极进取的精神,并逐渐形成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文鹏.借助历史故事促進初中历史教学[J].快乐阅读,2016(03):36-37.

[2]赵娜.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4):16-17.

[3]赵美兰.新课改背景初中历史优化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21):117-118.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法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