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班级活动在构建班级文化中的应用

2020-08-18李燕青

教师·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创新

李燕青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灵魂,要想构建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班级文化需要教师探索丰富多彩、适合学生的有益活动。文章深入介绍了富有创意的班级文化活动,包括集体生日会、化学实验展示、班级朗读者、趣味辩论赛、班级标志设计等,并探讨各类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和深厚的教育意义,希望能为教育者提供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与新方向。

关键词:创新;班级活动;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6-0019-02

一、引言

《荀子·劝学》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的建设影响着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更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所以,构建积极向上、和而不同的班级文化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如何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正如周斌(2018)所言,硬文化是指显性的物质文化,如教室的摆设布置、墙壁装饰、标语等;而软文化是指隐性的精神文化,如班规、班风、学风、学生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等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而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文化建设,只有通过开展适合学生的活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其找到归属感,从而更有效地构建富有正能量的班级文化。

二、注重活动仪式感,关注学生获得感

活动仪式感是学生在仪式过程中产生的内心感受。当下的班级活动关注了活动外在仪式,却鲜少关注仪式背后的“仪式感”。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获得感”的重视与认知。什么活动能让学生敬畏?什么活动能真正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什么活动能让学生在完成之后仍旧有思考、有念想、有回忆?这是进行班级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反复酝酿的。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重点高中,大部分学生需要在校住宿,只能每周回家一次。因此,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通过活动来增加他们对班级的获得感、归属感尤为重要。鉴于此,班内每月都会开展生日会活动,全权交由学生与家长来组织,虽然学生从中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与快乐,但这仅仅停留在满足“口腹之欲”上。如何才能把“玩乐生日会”变成有仪式感的“集体生日会”呢?

经过思考,笔者马上对生日会进行了整改。生日会定时举行,由班委提前统计每个月过生日的同学名单并组织班级里其他人准备礼物,如全班师生祝福的贺卡、带有班级贺语或印章的本子、家长提前录制的祝福视频、真情流露的一封封家书等。随着生日会等各项有仪式感的活动的开展,“吃喝玩乐”的短暂时光转变成了真正打动人心的集体记忆。这种转变也在提醒着教育者去关注班级活动的“仪式感”和学生在仪式中所产生的“获得感”,并把活动中的体验慢慢转化为对班级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注重活动趣味性,关注学生参与度

许多学校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学校活动、班级活动,但学生对这些活动毫无兴趣,甚至视为负担,而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活动主题缺乏创新力,如某班级开展的“我的家乡”“我的梦想”等主题演讲赛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活动缺乏期待感是导致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活动形式过于单调。当下许多班级活动仍然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即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慷慨激昂、学生面无表情。这样的活动缺乏真正地参与和交流,慢慢消磨了学生对班级活动的期待感。

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在班级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考虑他们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设计能让他们主动参与的班级活动。

(一)学科融合,生成趣味活动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会体验各种各样的实验。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实验只能在化学课堂上匆匆进行,这也成了很多学生心中的遗憾。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后,笔者在班内开展了“我的实验最炫酷”的班会活动。活动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化学教师请教、自由组队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邀请化学教师到场指导,各组在班会活动中展示精彩的化学实验并进行解说。

这一活动不仅让全员高度参与,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以及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得全班学生对班级活动产生了期待。

(二)借鉴经典,品味趣味活动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心观察生活,将值得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带入班级活动中。《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优质节目的诞生带动了全民回归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班级中也开展了“班级朗读者”活动:学生自主报名参加班内“海选”,表现突出的学生在班会课上进行现场朗读比赛,并邀请校广播站指导教师、班级学生组成大众评审进行评分,最后组织颁奖活动。这不仅让学生主动学习经典作品、分享阅读体验,更搭设了平台让其展示自己、了解同学,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三)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创设趣味活动

无论是演讲赛、辩论赛还是读书分享会,每一个活动都有属于它的主题。一个主题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那如何让所选的主题真正符合学生的兴趣,滿足学生的需求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把主动权交给他们。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并给予其足够的机会去施展,如此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与参与度。在班级活动设计时,我们首要考虑的是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并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业压力、成长环境等,再创设令其感兴趣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最后再“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润物无声地渗透德育。

四、注重活动向心力,关注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的开展,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舒缓学生的学业压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而不同的优秀班级文化。

(一)让班级的每一块墙壁会说话

班级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是学生书写日常生活、展示个性特点、共享班级理念的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每一块墙壁都应该“各司其职”,每个板块的范围都要设置清晰,方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

正如董瑶所言,“墙”是一种物质形式,但是这种物质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班级内在精神的流通而改变。所以,班级文化墙的布置不应成为几个人的“特权”,而要让大部分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并伴随着内在需求的变化进行“墙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因此,在班级文化墙的布置中,要留出“个性展示”的区域,明确其必须由所有学生共同建设,让这一块展示区域能常常变换,给予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

例如,留出黑板左上角的一块区域,赋名“每日一语”,让每一个学生轮流写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黑板的这一处“流动角”,成了班级文化的一角,而学生书写的哲理名言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又如,在教室后有一个“见贤思齐”的区域,每月进行更换,无论是美文佳句、书法作品还是绘画作品等,都可以上墙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备受鼓舞,而其“见贤思齐”的目的也在学生互相欣赏、学习中得到了实现。

(二)让班级的每一场比赛入记忆

大型团体比赛,如运动会、拔河赛、合唱比赛等,往往是凝聚班级精神的绝佳机会。教师巧妙利用比赛契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和“团结心理”。例如,运动会1500米长跑项目任务最艰巨,自然报名人数不多。班主任在学生报名前应该积极鼓励,并结合优秀运动员的例子诉说挑战这个项目的意义。在比赛前,班主任应该组织为勇敢参赛的运动员举行 “出征仪式”,这不仅鼓励了参赛的学生,更激发了其他学生学习敢于拼搏、敢于为班级争光的优秀精神。在比赛过程中,班主任应号召学生尽力为运动员加油喝彩。比赛结束后,班主任再组织学生给予其热烈的掌声,让所有学生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体育精神最能感动、震撼人们的心灵,抓住比赛契机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不惧困难,直面挑战”,不仅能有效地锤炼学生的品格,更能让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成为班级的共同记忆。

(三)让班级的每一个标志助凝聚

班级文化的建设大多是隐性的,是在一次次活动中慢慢沉淀凝聚的。然而也有显性部分,如对班名、班规、班徽、班歌、班级公约等的设计是最能直接地奠定班级文化基础的。

在班级形成前期,教师可组织班名制定、班徽设计等活动,并给予学生机会展示自己的方案,由学生民主投票选定。所有的显性形式宜有特定的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将这些文化因子切实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例如,笔者所在的班级定名为“君子班”,围绕这个班名,班级展开了相关内容的建设。教室内的通知栏定名为“君子治学”“君子之约”“君子之和”“君子之鉴”“君子之思”等,围绕“君子”之名,清晰明了又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更能让学生心生认同感,易于践行“君子德行”。

五、结语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二者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对班级管理成效最为直接的反馈。班级文化建设关乎着每一个学生的品德养成和素质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陪伴学生一起创新创建班级活动,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其在一个个精彩的活动中感受、沉淀、成长,共建班級文化,享受教育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抓好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德育发展[J].安徽教育教研,2019(3):120-121.

[2] 周 斌.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软文化”建设[J].辽宁教育,2018(4X):60-61.

[3] 董 瑶.基于共建理念的班级文化墙建设[J].江苏教育, 2019(31):54-56.

猜你喜欢

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创新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