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后期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0-08-17曲晓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安全性

曲晓坤

【摘 要】目的:探究妊娠后期抗病毒治疗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出现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其应用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本院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9,对照组产妇从妊娠后期开始每月注射HB IG 200U,研究组患者则选择妊娠后期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宫内感染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产妇的宫内感染事件发生率仅为3例(7.69%),相较于对照组的11例(28.21%)来说明显更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研究结果中,两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但结果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后期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状况,能够有效控制子宫内感染世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基本在治疗后患者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可应用价值。

【关键词】 妊娠后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安全性;治疗方式

乙型肝炎是现代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肝脏传染病,这种病症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而母婴传播是临床上导致宫内感染事件的主要因素。产时以及产后感染都不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1]。就目前来说,在对乙型肝炎病毒传染进行控制时,选择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产妇进行被动免疫,能够有助于控制传播事件的发生率,但临床研究发现这种免疫方式大约有10%~20%的免疫失败率[2]。现代临床研究中发现,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进行感染控制时,在妊娠后期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有助于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状况。本次研究中,探究妊娠后期抗病毒治疗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出现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其应用安全性,现将结果与方法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本院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8名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9,其中研究组患者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0.4±3.6)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9.7±3.1)岁。包含46例初产妇、32例经产妇。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具有正常认知功能和机体功能;所有患者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由医务人员确认;患者入院后确认不存在生命危险可耐受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其他禁忌证或研究禁忌因素;患者缺乏正常认知功能;患者无法接受后续随访调查不具有随访耐受性。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研究前,均由本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确认患者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的个体状况良好,具有随访耐受性,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被动免疫中和病毒,于孕28周开始每月对患者进行HB IG 200U肌肉注射。

研究组患者从28周开始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正常状况,将其分为慢性肝炎组以及HBV携带组。慢性肝炎组患者选择贺普丁以及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HBV携带主患者则选择贺普丁以及苦参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状况进行调整。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研究数据选择SPSS 2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感染事件、并发症发生率)选择χ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宫内感染事件发生率

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产妇的宫内感染事件发生率仅为3例(7.69%),相较于对照组的11例(28.21%)来说明显更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而在研究结果中,两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但结果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乙型肝炎的发生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下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临床表现以肝炎性病变为主,并且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器官损伤[3]。大量临床研究显示[4],乙型肝炎病毒属于一种非细胞型病毒,这种病菌不会对患者的肝组织造成直接影响,但导致患者发生肝炎性病变的主要因素

与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较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初步认为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继而导致患者肝炎功能受阻,现代研究发现乙型肝炎患者体液免疫最为亢进时期,最明显的表现是患者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急剧上升。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是导致新生儿出生后乙肝计划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越高,其复制就越活跃,如果不对产妇进行有效干预,就会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5]。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对于妊娠安全均有较高的重视度,也在通过多种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进行控制。

而临床研究中发现,在妊娠后期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够大大降低胎儿的宫内感染率,并且在对产妇进行治疗时根据产妇的肝炎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体内的病毒含量,尽可能避免胎儿发生宫内感染事件。由于近期安全性较好,妊娠后期对胎儿造成的影响也较低,临床研究中发现,这种治疗方案基本不会导致儿童出现畸形的状况。

综上所述,妊娠后期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状况,能够有效控制子宫内感染世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基本在治療后患者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可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蓝仙娥,黄美琼,龙辉,等.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与血清HBV-DNA水平相关性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9,(08):1-2.

[2] 徐烈,刘敏,凌云.妊娠合并慢性重度或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娩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特点[J].贵州医药,2019,(08):1259-1260.

[3] 李锐.替诺福韦酯与替比夫定治疗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04-2806.

[4] 李婧潇,赛亚,孙利娟.乙型肝炎孕妇乳汁中病毒检验分析及对是否选择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6):103.

[5] 马玉莲,马玉英.妊娠中晚期替比夫定干预对乙型肝炎高病毒血症HBV母婴传播率的影响[J].肝脏,2019,24(07):805-807.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乙肝病毒检测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17102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