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8-16李永忠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李永忠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6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11.2±1.1)kPa高于对照组的(7.9±1.2)kPa,PaCO2(6.6±1.5)kPa低于对照组的(7.7±1.2)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临床疗效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肺换气功能性障碍,随着病情加重往往伴随呼吸衰竭,对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并不明显,临床上逐渐采用无创通气技术来增强患者的呼吸效果。我院采取无创呼吸机来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有效的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具体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30±7.24)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3.80±7.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予以吸氧,一天服用一次美普清,一次50μg,一天静脉注射一次500000U青霉素加1mL生理盐水,一天服用两次祛痰胶囊,一次6粒。试验组予以常规治疗结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相同,并予以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设定氧流量是3~5L/min,设定频率是12~18次/min,设定吸气压是8~12cmH2O,设定呼气压是4cmH2O,且予以适宜调节。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治疗干预后患者治疗疗效、血气指标情况。血气指标主要观察PaCO2、PaO2等指标情况。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为治疗后患者有关呼吸系统的呼吸困难、咯痰、咳嗽等症状全部消除,血气指标回归正常;有效为治疗后患者疾病症状得到改善,血气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为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不理想,病情甚至严重化。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比例之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11.2±1.1)kPa高于对照组的(7.9±1.2)kPa,PaCO2(6.6±1.5)kPa低于对照组的(7.7±1.2)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二氧化碳潴留3例、机械性损伤3例、口腔溃疡2例;观察组发生机械性损伤、口腔溃疡各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时气流受限导致的破坏性肺部炎性反应性疾病,该病发展严重阶段会合并呼吸衰竭,病死率会增加,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上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一般常规采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和感染,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药物来解痉平喘,同时配合祛痰药物化痰,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方法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经口鼻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不仅操作繁琐,还很容易产生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在治疗呼吸衰竭方面发挥出重要重要。无创呼吸机能够增加肺泡通气量,帮助排出肺泡内的二氧化碳,相比创伤性通气治疗方法更加便捷,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医疗费用。慢阻肺患者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同时气流受限与气道受阻明显。患者会出现换气功能障碍,整体的通气量与血流量状况出现异常,患者会出现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产生低氧血症与高碳酸问题,由此发展出呼吸衰竭。该病属于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急性发作时呼吸衰竭情况较为常见,会构成生命威胁。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一般运用氧疗、抗炎、止咳、祛痰与平喘等,要集中注重气道顺畅干预,调整通气功能。治疗上机械通气是相对直接的干预措施,效果快速明显。无创呼吸机可以有效的调整肺泡与气道口有关的压力差,提升肺泡通气能力,由此有更好的呼吸功能修复。无创呼吸机可以辅助药物治疗,该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吸气中的气道阻力,强化肺泡通气量,防控肺泡出现呼气末陷闭问题,有效的促使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外排,由此来促使呼吸功能的改善,调整疾病引发的不适感。近年来,慢阻肺并存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人数逐渐增加,危害患者机体健康,需要予以积极临床治疗。目前,多对慢阻肺并存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予以药物治疗,不过,无法改善其呼吸肌疲劳情况。对慢阻肺并存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可规避气管插管将其气道损害,保护气道防御能力,减少感染状况,将其低氧血症予以改善,提升通气能力。

参考文献

周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06-607.

郭红丽,孙霞.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30-31.

陆海英.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大医生,2018,3(Z1):60-61.

猜你喜欢

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