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音乐中应用戏曲元素的特点研究

2020-08-13高慧

锦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戏曲元素电子音乐

摘 要: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音乐作为人们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其創作模式、内容和表现方式都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较大改变。电子音乐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它的出现为传统音乐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众所周知,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着重以电子音乐中戏曲元素的特点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为提升电子音乐的试听美感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电子音乐;戏曲元素;传统乐器

1.调式及旋律

五声调式是戏曲艺术最典型的调式特征之一。以张小夫先生创作的《脸谱》为例,它完美融合了京剧、电子音乐及现代舞台表演艺术,作品的呈现分为四个部分,对应的正是京剧的“唱”“念”“做”“打”,作品的各个部分都运用了许多的京剧唱段。

除《脸谱》之外,张小夫先生在早期还创作了一首融合了戏曲元素的电子音乐作品《北海咏叹》。在《北海咏叹》中,为了烘托戏曲艺术美感,张小夫先生在作品中直接穿插了大量的京剧片段,比如自第1分30秒开始到3分50秒结束,该时间内音乐中插入了以和声器所生成的缓慢背景为衬托的京胡演奏,京胡演奏结束之后转为合成器演奏,演奏进行至4分25秒除,京胡演奏再次出现,此时的京胡旋律相较上一次更为激昂。

从调式方面进行分析,《北海咏叹》中所使用的调式多为微调式,其特点就是旋律柔和,结构完整,它的这种特征正好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和谐美。该作品的选材来源自京剧的韵白和旋律、京胡的音色以及《三字经》,并实现了戏曲元素与电子音乐的完美融合,也做到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及文化内涵的充分展现。

2.传统乐器

此处仍以张小夫先生的《脸谱》为例,该作品中就运用了众多的传统乐器,如铙钹、锣、京胡和木鱼等,这些传统乐器和现场电子音响相互烘托,从而使得作品的呈现更具电子音乐的时代感和传统艺术的历史厚重感,《脸谱》这一作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传统乐器为京胡,音乐行进至1分47秒时,京胡伴随着铙钹、大锣等传统乐器以快速且跳跃的节奏将旋律带至高潮部分。而这种融合了多种音色及音高的乐器演奏形式,却在传统乐器的喧嚣和电子音响的乐声中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脸谱》第二部分取名为“丑”,在该部分的音乐中,张小夫先生选择了灵活性较强的两种乐器木鱼和马林巴。快速演奏的马林巴形象的呈现出京剧中“丑”角的形象特征,而具有较强节奏感的木鱼的演奏则强化了音乐中的中国元素。在作品第三部分“旦”中,张小夫先生使用了事先采集好的京剧旦角音频,并将之与电子loop进行叠加,与此同时运用了男声与女声循环出现的方式。此外,《脸谱》具有明显的动态音乐特征,其动态性的呈现主要由打击乐器完成。打击乐器共有五组,第2、4组置于演出场地左侧,第3、5组置于右侧,而第1组则被置于场地中央,这种摆放方式使得音乐的呈现效果更具立体层次感与流动性。

再如《北海咏叹》,该作品中处处都体现了浓浓的京味儿,张小夫先生在进行作品创作时采集了大量具有北京历史特色的题材,如《三字经》、京胡、京剧唱腔等。《北海咏叹》开始时采用的伴奏背景是童声诵读的《三字经》,在这种背景伴奏的烘托下,观众可以迅速被带入到怀古情怀中。如上文分析,京胡在《北海咏叹》及《脸谱》中都被大量使用,而用京胡的运用则赋予了两部作品更为深厚的地域风情和戏曲特色。

3.戏曲人声素材

唱腔是中国戏曲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之一,它由唱段和曲调构成,而不同的戏曲剧种则有着不同的唱段和曲调。张小夫先生在将戏曲元素运用于电子音乐创作之中时,特别重视戏曲念白与唱腔的选择和应用。此外,在必要的时候,他会运用电子音乐相关技术进行再加工,以提升音乐本身的新颖度,从而达到更好的音乐呈现效果。而戏剧人声素材在张小夫先生的《脸谱》和《北海咏叹》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首先,电子音乐作品《脸谱》中就融入了大量的京剧人声素材,如笑声、怒吼、呐喊、唱腔、念白等。在作品第二部分“丑”中,音乐以京剧中的丑角笑声作为开场,随后跟进的是由京胡的滑音,在时隐时现的人声伴奏下,营造出一种人声对答景象。音乐自7分25秒进入“旦”部分,该部分的开场是京剧中的青衣的半说半唱的唱腔,该唱腔的声音线条较长,以此来营造出缥缈的声音效果。

其次,京剧人声素材在《北海咏叹》中也被大量运用,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百家姓》和《三字经》、清脆的童声、京剧韵白、和尚诵经等,张小夫将这些素材完美融合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京剧的地域和文化特征。作品起于童声朗朗诵读的《三字经》和《百家姓》,清亮的童声和耳熟能详的启蒙读物可以将听众迅速进入到怀古状态之中。在音乐行进到第13分钟时,《百家姓》以呼应的方式二次出现,这样的结构安排一是为了满足听众的听觉审美,二是为了符合戏曲“首尾呼应”的结构特征。

参考文献

[1]郑丛筠.传统音乐元素在现代歌曲创作中的运用探求[J].戏剧之家,2016,(14):67.

[2]陈瑜.略论当下音乐创作转向的趋势[J].中国文艺评论,2016(10):43-51.

[3]刘晓鹏.论电子音乐创作中对戏曲元素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7(18):69-70

[4]杨雪.中国戏曲元素在四部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中的运用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6.

[5]马晓霓.大审美经济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J].艺术百家,2016(3):126-131.

作者简介:

高慧,女,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猜你喜欢

戏曲元素电子音乐
扎实理论基础+深通音乐创作=荣誉连连
第 18 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发展探析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戏曲元素在培养戏剧导演人才中的有效融合
中国舞编创中戏曲元素的运用探析
电子乐的过往今昔
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