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川端康成作品中“永恒女性”形象

2020-08-13杨帅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女性形象

摘  要:川端康成,战末形成的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他不仅在日本文坛上拥有极高的地位,在世界文坛也占据着重要地位。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他的代表作品《古都》、《伊豆舞女》、《雪国》中女性形象豐富且个性鲜明。研究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对理解川端康成文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解读其代表作《雪国》、《千纸鹤》等作品,来分析女性如何从小人物升华至永恒女性形象,从平凡走向永恒。

关键词:川端康成;永恒女性;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杨帅(1998.10-),女,黑龙江省大庆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1--02

1.前言

我国对于川端文学最早的研究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举办的日本文学研究会。上世纪七十年代 ,叶渭渠等人率先翻译了《伊豆舞女》、《雪国》、《古都》等作品,使川端康成文学在中国开始传播并受到关注。中国对川端康成作品研究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川端康成文学不仅代表了日本,代表了东方,更是具有世界的意义。中国的川端康成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主要是以社会批评学角度分析川端康成作品。第二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国学者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川端康成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态度及其作品的形成。第三阶段进入新世纪后,多元化的中国川端文学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它开始突破二十世纪盛行的社会学批评方式,在西方比较文学的影响下中国川端康成研究者将川端康成的作品与宗教、心理、人类学等多种类领域结合起来,形成多样化形式。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有很多女性形象,对这些女性形象的解读对理解川端康成本人和他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则通过解读其代表作《雪国》、《千纸鹤》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来分析川端康成笔下这些女性有怎样的特点,她们如何从小人物升华至永恒女性形象的。

2.永恒女性

“永恒女性”一词来源于俄罗斯的“索菲亚学说”。“索菲亚”的意思是“智慧”。也就是说“索菲亚”是智慧的化身。“索菲亚学说”是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核心主题之一,它是正东教思想的系统化,并且还整合了世界各族传统中神教成分,同时又与柏拉图主义相联系。索菲亚是“世界的灵魂”,作为献身于上帝又从上帝那里获得自己形式的一种被动本原,她是一位“永恒女性”。永恒女性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是“永恒女性”的化身。对“永恒女性”的迷恋就是对神圣之美的迷恋,对“永恒女性”的崇拜就是对理想人类的崇拜。人们都渴望对“索菲亚”的爱,而这种爱可以通过男人对女人柏拉图式的爱来实现。像歌德的《浮士德》中所的说那样“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飞升”,“永恒女性”在精神上不断给与我们 力量。在索洛维约夫的影响下,“永恒女性”不仅给俄罗斯文学带来了影响,同时她也给日本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3.川端康成与“永恒女性”

川端康成,两岁时失去父亲,母亲后来也因病离开了人世。无依无靠的川端康成便和祖父母生活。但在四年后,疼爱他的祖母也悄然离去,川端康成悲伤不已。令人感到不幸的是之后他的姐姐芳子也离开了人世。此后,他就和剩下的唯一亲人爷爷互相依靠。但十五岁那年,他唯一的亲人也离开了他。在川端康成的童年中,死亡和离别一直围绕着他,他的作品大多是灰色冰冷的基调。某心理研究指出,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童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因为人在童年阶段积累了很大一部分知识,并且童年时期的体验也是人作为自身发展中不可跨越的阶段,它对于人的气质、思维、秉性等方面形成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从小失去亲人的川端康成从小就有着孤儿的心理,为了治愈这种孤儿心理,他踏上了旅行。并以此次旅游为基础写下了《伊豆舞女》。对于川端康成来说伊豆舞女给了他精神上巨大的慰藉,“永恒女性”治愈了他。弗洛伊德曾说过:“幸福的人从来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原动力。”长大后经历情伤,从小又缺失母爱,这使得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以女性形象为主,并且他笔下的女性更多的呈现出来的是理想中的美。其中,少女大多都拥有纯真的声音,纯真的形体以及纯真的精神。《伊豆舞女》中的熏是一个有着洁白肌肤,小巧的鹅蛋脸蛋,修长美腿的纯洁少女。熏用她纯洁无瑕的心灵,不断治愈从小就有着孤儿根性气质的“我”。在川端康成的心中熏便是他心中的“永恒女性”。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除了少女外还有成熟女性的形象。她们带有复杂的个性,但也因为其复杂的个性使人印象深刻。这类女性与纯真少女相比,虽然不再拥有美丽的容颜和水晶般纯洁的心灵但对于川端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在丈夫死后便做了菊治父亲的情人。后因茶会的缘故认识了菊治,于是两个人便偷偷发生了情事。她用自己的肉体美,使菊治懂得了男人也认识了女人,使他沉浸在自己的温柔乡中。但太田夫人的内心陷入了纠结和深深地负罪感,她感到自己的爱情在现实中违背道德,她承受不了这种负罪感,所以最终她选择了死亡。希望以她的死来解脱所有人的负罪感。正是因为她的这种颓废之美,不断地治愈着菊治,使他的精神在不断上升。

4.《雪国》—叶子

《雪国》讲述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存在意义的东京男子岛村与当地艺女驹子和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在小说中叶子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形象。小说的一开始先是说起了她的声音,“优美而几乎悲戚”一直在岛村的脑海中,使他难以忘怀。随后岛村在车窗上的镜中看见了叶子的脸,使岛村的心都不由得为之颤动起来。那种无法形容的美在玻璃窗上的景色随着叶子的轮廓周围不断地移动,使人觉得叶子的脸也是透明无瑕的 ,扑朔迷离。当看见叶子眼睛的时候,岛村又被她的眼睛所吸引,她的眼睛就像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妖艳而美丽。她的眼睛感觉能穿过岛村的身体看透他的灵魂,仿佛能洞察一切让人不敢直视。文中说到“镜中的男人只有望着姑娘的胸脯的时候,脸上才显得安静而平静”,叶子仿佛是一个非现实的存在,用她纯洁无瑕 的肉体安慰着人们的心灵。叶子如艺术品般的形象被川端康成奉为理想,尽管在她死的时候,川端康成还是不遗余力的美化其形象。“叶子紧闭着那双迷人美丽的双眼,突出了下巴颏儿,伸长了脖颈。”[5]完美无瑕的形象永远刻在岛村的记忆里,与川端康成心目中的永恒女性形象产生的美感重叠,因此叶子的死也变得那么高尚和纯洁,是富有美感的。叶子对弟弟关怀备至,她在照顾身患重病的行男时,散发了母性的光辉。她用真挚的感情和关怀,温柔的动作照顾着行男。在行男去世后,她精神崩溃,但还是每天给行男上坟。叶子是精神的启迪者,她神圣而扑朔迷离,她的肉体美与精神美令岛村产生了纯洁的柏拉图之爱。

5.《千只鹤》

《千只鹤》是川端康成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诺贝尔文学将的获奖作品。《千只鹤》讲述的是两代人畸恋故事,表现了爱情与道德的冲突。文中的主人公菊治在四个女人的影响下,经历了被道德束缚到解除束缚的过程。其中雪子的永恒女性形象尤其突出。

虽然在《千只鹤》中雪子出现的篇幅不多,但她在菊治精神上的治愈是无法估量的。雪子第一次去岛村家里点茶时,她的点茶做派淳朴,极为完美没有丝毫毛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十分正确,可以领略她气质上的高尚与典雅,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纯洁无瑕 的美。她纯洁无瑕的“肉体美”即使是过了很久,还会在菊治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文中雪子第二次去岛村家中点茶的时候,茶室到了第二天还是芳香犹存,她的纯洁可以照亮到任何一个黑暗无光的地方。菊治在亲近太田夫人的时候,经常会想起那个缀有千只鹤的粉色包袱皮。在同文子 讲话的时候,脑海中也会浮现出雪子小姐的身影,她使菊治感到罪恶。在菊治看来雪子无时无刻的不在 提醒自己不要到道德的禁区中去,在菊治的心中她是自己道德的警戒线和唯一一道光。只要看见雪子抱着缀有千只鹤的粉红色小包,即使菊治身处于拥挤的电车中不能好好喘息,心情也会变得十分舒畅和安心。在某种精神层面上来说,雪子用她的永恒力量在不断治愈着我。菊治的生命被文子 的善良体贴,近子的丑陋冷酷所填充,太田夫人的温柔伤感,脆弱的心灵获得唯一的安慰的源泉就是对雪子的纯洁美丽心灵的向往。从以上来看,雪子在菊治的精神上的治愈是无限的,永恒女性使他不断成长。

6.结语

本文通过解读其代表作《雪国》、《千纸鹤》等作品,来分析女性如何从女性小人物升华至永恒女性形象,从平凡走向永恒。在川端康成的笔下理想女性较多。他们身上有着圣母形象,作为“永恒女性”这些女人以“肉体美”和“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出现在现实中,希望用自己身上的力量去拯救他人。川端康成笔下的“永恒女性”形象,不光治愈了文章中的主人公,同时也治愈了千万读者。

參考文献:

[1]张冰.俄罗斯文化解读——费人猜详的斯芬克斯之谜[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6.

[2]梁坤.末世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武晓霞. 此岸与彼岸的融合——论《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中的“永恒女性”形象[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朱春雷.论创伤体验对川端康成创作的影响[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6-7.

[5]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叶渭渠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4).

[6]长谷川泉.长谷川泉端康成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7]川端康成.雪国古都千只鹤[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肖像(素描)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