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情境化写作”指导

2020-08-13辛朵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情境

辛朵

一、明内涵:情境化写作的概念初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强调写作能力应该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这就为新课改后的高考作文命题树立了一个最明确和权威的方向,即要求考生关注题目所给内容背景和文体要求,力求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

什么是情境化写作呢?即命题者预先设定一个具体情境,或是一个场景,或是某一事件,或是某一身份角色,或是某一交流语境,要求考生从这一情境出发组织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新课标中提到,语文学习活动的情境有三种: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基于此,近几年高考的情境命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事件和重大主题探讨为切入点,设置出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让考生进入具体情境中,去思考个人与社会国家、现实与历史传承、行动与理想精神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写出真正有真情实感的、有思想的作文。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自2015年起,情境任务写作成了作文命题的新宠,以全国Ⅰ卷为例,2015年选用了一则纪实材料,针对小陈举报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这一违法事件,要求考生进入此情境,选好对象写一封信,体现自己的思考。2016年的“进步与退步”漫画题,第一个孩子考100分得到表扬,之后考98分挨了耳光;第二个孩子考55分受到批评,之后的61分被表扬。两层对比,探讨了当前教育中的唯分数论现象。这一情境的设立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漫画情境不仅仅是学生面对的任务,也是家长、教育者及社会要思考的问题。2017年的情境是面对外国青年,要求从所给关键词如“一带一路”“高铁”“大熊猫”等中选取两到三个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2018年的高考更是直接贴近考生的现实情境,考生都是伴随21世纪成长起来的“世纪宝宝”,题目设置了“跨时空写信”,要求考生将与新世纪一路成长、同行的思考,装入“时光瓶”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阅读。2019年的题目又设置了面对中学生演讲的情境,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热爱劳动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以及对当下不重视、不尊重劳动的现象的思考。

二、探价值:为什么要重视“情境化写作”

1.“情境化写作”是落实国家“立德树人”育人导向的载体

高考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选拔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言就开宗明义,“要全面贯彻点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意在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引导青年关注社会现实,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新青年。与以往材料作文的“寓言式”命题不同,高考情境化写作的命题趋向,多是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与时代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情境;即使是历史情境,也会紧扣社会热点。通过真实的情境化设置,拉近考生与生活的距离,使考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思考,设身处地地审视与思辨,从而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国家的正确态度。

以2019年全国卷为例,全国Ⅰ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就緊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凸显了劳动的意义,强化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全国Ⅱ卷“国家情怀,青年使命”,以“五四集会演讲”“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等五个情境的设置,呼应了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热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感;全国Ⅲ卷“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以漫画情境切入,描绘了毕业前最后一课的情境,引发考生的感恩意识与进取精神。

2.“情境化写作”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理解和传承”四大语文核心素养,以此作为高中语文的学科目标。在新课标“命题和阅卷原则”实施细则中提到要“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实践性的语文素养,使考生置身在一个情境中写作,考查其面对开放复杂的现实情境,特定的角色设定、沟通需求,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思辨、表达交流,自然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比如近年来高考作文对角色和文体的设定,鲜明地凸显了这一功能,从2015年的“举报父亲违法事件”,2018年埋藏时光瓶“青年跨越时空的对话”,到2019年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演讲、“五四运动”学生集会的演讲、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书信体和演讲稿成了热点文体,演讲稿这一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能力需求。考生需要进入角色,根据不同现实情境中的文体表达需要写作。

3.“情境化写作”是防止假大空的套作的适切形式

高考作文的命题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到后来的新材料作文,在有效地训练了考生的审题能力、论证能力的同时,也出现了议论文写作一家独大的现象,考生写作“假大空”,论述看似思维严密,实则缺乏自我意识和真正的逻辑思辨。而高考情境化写作和上述写作的最大区别,是它需要考生进入命题者预设的情境中进行写作,而其他的只要扣住主题去论证即可,这就有效地避免了考场写作的空洞论述现象。写作应该是真实情境下的书面表达和交流。情境化写作能最大程度接近于或还原生活真实,一个贴近时代与生活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真实感悟,写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作文。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的作文选取了一则“倡导尊师重教,感念师生情长”的漫画,漫画中的老师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说道“你们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此情此景,贴近现实,与考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极易使考生产生情感共鸣,回忆自己的校园生活、对自己影响深刻的老师,从而启发学生感念师恩,做一个像老师一样的品行高尚、甘于奉献之人。

三、析方法:“情境化写作”的路径方法

1.辨明情境准立意——审题的情境化意识

对于情境化的作文题目写作来说,关键是要有情境化意识,考生要准确进入题目所给情境中,了解交际环境,明确任务指令,做到立意精准,有的放矢。情境化作文的审题,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内容情境,二是交际情境,三是文体情境。

以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题目的情境①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情境①展开写作,首先应该分析任务的内容情境限制,时间是“1919年5月4日”,材料暗含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其次,关注任务的交际情境,演讲者和演讲对象的身份都是青年学生,五四运动就是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作为投身时代洪流的进步青年,我们自然把主题扣在以同一身份唤醒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激励他们投身时代,挽救民族危亡。最后关注任务的文体情境——演讲稿。演讲的目的是打动听众,使其对演讲者的观点态度产生认同,所以一定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形式上看,演讲稿写作重在“三多”,多用修辞增加感染力,多用整句增强气势,多用短句、呼告句增强抒情性。通过三个方面的情境把握,可以精准确定写作方向,有的放矢地完成命题规定的写作任务。

2.描摹情境显真我——写作的情境化意识

当然,情境化写作重要的还是写作观念的改变。传统的作文形式,一般是通过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写作中只要扣紧主题,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等方式,将道理讲清即可。而情境型作文的关键点在立足情境,找准对象,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点,真正以自我生活经历、个人体验、思想感悟为基础,形成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说,情境化写作中一定要时刻关注行文中“我”的存在,重在逻辑思辨,抒写“我”之感受、“我”之体验、“我”之性情、“我”之思考。

以2019年全国Ⅱ卷的情境④为例,一考生的行文思路如下:

看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视频,静默沉思,我心中不免产生一个疑问:爆发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它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它是一股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

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

如今,我们不再需要走上街头,为民族危亡呼喊,为人民苦難拼争……

此刻,我记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是的,我愿参加这个接力!我愿用追求让事业之树常青,我愿用开拓让青春之花常开……

文章采取逐层深入法,以问开篇,引起“我”之思考;接着从三个角度抒写“我”对五四运动意义的思考;再联系现实的“我”之体验;结尾处避开口号式生硬呼喊,以浪漫的抒情表达“我”为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继续奋斗的情感。

3.创设情境有技巧——行文的情境化方法

在行文过程中,适切地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如“细节刻画”“场景再现”“化大为小”,可以增强文章的情境化,便于抒发真情实感。

例如2019年全国Ⅱ卷的情境①“五四集会”的演讲,有考生将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如何与日方代表激战的场面、爱国志士梁启超冲破层层封锁将外交失败消息传递到国内的行为、青年楷模邵飘萍如何发表慷慨言论等历史细节进行具体描写,还原情境,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在情境②“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中,一考生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下午三点,天安门广场上的广播里传来了毛主席浑厚的声音。随后,毛主席亲手按动电钮,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大家一声一声数着,共响了28次……”作者不惜笔墨将开国大典的盛况场景展现,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同样是面对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这一宏大的情境,笔者的学生吕晓畅在写作时却另辟蹊径,以轻松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参加游行时遇到的一位大叔,设置了“我”和“大叔”的对话场景,通过“大叔”谈自己为国牺牲的儿子,拓宽文章的叙述宽度;同时一起从过去畅想未来,以个人小事传达了大的家国情怀。

[作者通联:河北辛集中学]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