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重新审视与前瞻

2020-08-10张自永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7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摘要:與国外学者基于资本主义现实问题对劳动解放进行批判和重构的路向不同,国内学者着力于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阐释与拓展。近年来我国学者讨论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理论地位和当代价值,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大部分中有所成就,但仍未能彰显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地位。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理论生长点:本土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与国外思想理论界的互动与对话,人工智能对劳动解放的影响研究,劳动解放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劳动哲学;科学社会主义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构筑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①。而劳动解放是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所得出的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刻表述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历史中的劳动解放问题并没有超脱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问题场域。

已有学者从理论内涵和理论品质、理论内容和实践路径、理论定位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对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进行了述评③,但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综述对象不够全面,且存在结构性缺憾:代表性研究成果、重要文献有些许遗漏,如孙乐强在《哲学研究》发表的关于马克思劳动解放的理论基础的独到论述④;次要文献关注度不够,文献类型相对单调,尤其是对核心期刊以外的期刊论文、相关著作、以及学位论文等,以致缺乏更多视角、方向、层次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安德烈·高兹、约翰·霍洛威等国外学者的劳动解放理论的回应与反思有所缺失。二是将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不自觉地扩延为马克思劳动思想或劳动哲学,弱化了学术史的针对性,这在“理论定位”一节中尤为明显;三是述评相对而言过于简单,且由于上述两点不足进一步导致了部分述评与学界实际研究状况不甚吻合。

有鉴于此,我们将以既往学术史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涌现的系列研究成果,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进行再度审视,以期更为清晰、更为完整地呈现出当代中国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学术图景,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前瞻思考,并简要勾勒未来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一、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学术图景

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研究在劳动与资本双重逻辑关系变迁中起步,在劳动战胜资本抑或资本统摄劳动的单一决定论中艰难发展。⑤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进入当代中国学者的视野肇始于1981年。是年,《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刊载了一则“教学参考资料”的词条,题为《马克思著作中为什么也使用“劳动解放”的提法?》,这是目前可见国内学者最早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进行的讨论。至今的40年间(1981—2020),国内学者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⑥,我们将依据理论自身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呈现其学术图景,即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理论定位、当代价值四个方面。

(一)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

1853年,马克思在曼托伊费尔的演说中提出,只有依靠工人阶级联合的群众运动才会使工人们有可能在将来把劳动从资本的枷锁中解放出来。⑦ 次年,马克思在《给工人议会的信》中首次直接使用“劳动解放”概念(the emancipation of labour / die Emanzipation der Arbeit),并提出了实现劳动解放的两个条件。此后,马克思只有在《协会临时章程》(1864)、《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1871)以及1879年接受《芝加哥论坛报》采访时等少数场合使用过劳动解放这一概念。这为研究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叙事空间,同时也意味着较大的理论挑战。

与国外学者基于资本主义现实问题对劳动解放进行批判和重构的路向不同,国内学者倾向于对劳动解放进行理论阐释。这种理论建构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提出各自主张,但总体上是将劳动解放作为异化劳动的相对概念而简约化处理。然而,如何勾勒出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厘清诸多文本中的内在逻辑,学界鲜有直面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解放作为基本理论的生长。

可喜的是,孙乐强和叶俊等学者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基础和思想演进历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释。孙乐强认为,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基础既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逻辑,也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而是《资本论》中所建立的科学的机器大生产理论。⑧ 叶俊、崔延强则认为,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构成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双重展开逻辑:青年马克思秉承人本学异化史观,以理想化自主性劳动“悬设—异化—复归”的理论逻辑完成了对劳动解放的最初表达;马克思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客观规律,通过生产逻辑布展,彰显劳动对于人类解放的普遍人类学意义,形成了劳动解放思想的体系化表达;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考察,揭示了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并展望人类全面解放的现实趋势。⑨ 这种整体性的视野超越了“扬弃异化劳动,实现劳动解放”的简单理论叙事,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主要内容的研究,首先要回答的是理论本质的问题,这也是国内各派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我国学者早期对马克思使用“劳动解放”概念的理解是“解放劳动者”或“劳动者的解放”⑩。但这种从“劳动”和“解放”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朴素理解并未能回答劳动解放理论的本质,也并未能指引出理论的主要内容。而贺汉魂、王泽应则以“劳动解放人”“解放人的劳动”两个方面开创了阐释劳动解放基本内涵的伦理学研究路径{11},他们认为,劳动解放人是劳动的根本伦理意义,解放人的劳动是对劳动的根本伦理要求。

劳动表现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马克思的这个基本判定成为学界研究劳动解放理论内容的重要指引,即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解放。黄明理1995年在《系统辩证学学报》发表的《劳动解放的系统观》中从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劳动解放系统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劳动解放的进程,就是人类凭借智能的发展,把自身的劳动任务逐步向工具(机器)身上转移的历史系统”{12}。关锋认为,劳动解放首先是实现“主体对外在自然必然性强制的不断突围和在自然面前地位的不断提升”,其次是“主体劳动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13}王代月提出,劳动解放与自然解放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自然解放构成了劳动解放的前提。{14} 也有学者将劳动解放问题的导向视作为社会关系的问题,如王金玉认为,劳动解放的实质是对立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消解。{15}刘荣军、李书娜认为,劳动解放的实质就是要扬弃劳动社会关系的“反裂”性,发展其之于劳动的“正合”性,指向从劳动力解放到劳动者解放,再到劳动过程的解放三重基本发展维度。{16}

此外,還有学者对劳动解放理论的内容提出了独特见解。陈学明、姜国敏认为,劳动解放不是劳动本身的免除,劳动解放使劳动者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劳动解放要求劳动者联合起来控制生产力。{17} 彭鸿雁认为,劳动解放原理包括四个方面:劳动解放与自然规律的掌握,劳动解放中的审美活动,资本私有制竞争自由的劳动解放局限,劳动解放的公有制基础。{18} 刘海春提出,马克思劳动解放的基底是人类劳动时间的解放与自由时间的释放。{19} 李维意则从空间解放拓展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他认为共产主义自由王国建立在劳动解放基础上,是劳动空间对资本空间的颠覆和超越。{20}

(三)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理论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劳动解放理论居于何种地位,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概而言之,学界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种研究取向。前者从劳动哲学入手,论述劳动解放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关系,后者主要处理的是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等的关系问题。

第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劳动解放理论。劳动解放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是以“劳动本体论”等讨论的深入而浮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劳动哲学”{21}。2007年,关锋申报的题为《劳动辩证法与劳动解放》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正是这一问题的积极思考。随后,关锋相继发表了一批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紧密相关的论文,论述了劳动解放的相关理论基础,如劳动解放是马克思实践理性以及实现自身和谐维度的基质和根本路径。安启念则直接提出,“劳动实践辩证法”与“劳动解放”具有一致性。{22} 萧前、杨耕等学者从辩证法的角度指明了实现劳动解放的三个环节,即主客体分化、主体对象化、扬弃对象化。{23}

第二,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主要是处理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政治解放、社会解放、自然解放等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关系。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劳动解放理论研究成果相比,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研究显然更加丰厚。我们可以将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关系概括为“主体向度说”、“阶段说”和“内核说”三种理论类型。

“主体向度说”,即认为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一个主体层面的要素。刘同舫是“主体向度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劳动解放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个体劳动层面,即主体向度,与之相对应的是居于社会层面和客体向度的社会解放。{24} 此后,刘同舫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将主体向度的劳动解放引申为人类解放的内在动力。依据主体向度的原则指出,人类解放归根结底诉诸劳动解放。{25} 张瑞在个体人的层面上集中探讨了政治解放、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这三个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必要环节,认为劳动解放奠定了解放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而人的解放则是解放的最终归宿。{26} 也有学者对主体向度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魏长领、冯展畅就认为,劳动解放与经济解放、政治解放同属于社会解放思想,而社会解放又与自然解放、自我解放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27}

“阶段说”,即认为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一个发展阶段。但对于处于何种阶段则分歧明显。陈培永基于《哥达纲领批判》提出,“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28} 李江静也认为,消除异化劳动、实现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期阶段和前提条件。{29}娄本东认为,消除分工异化的劳动解放在实践历程上,在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社会解放之后,是人类解放思想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30} 也有学者认为,劳动解放和人类解放具有同一性,如肖前等提出,“劳动的解放就是人类的解放”{31},王金玉也认为,劳动解放与社会解放以及人的解放是同一个历史过程。{32} 刘雨亭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和建设始终以实现劳动解放为目标,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的区别。{33}

“内核说”,即认为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理论内核和实践标尺。梁妙荣把劳动解放看作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内在规定。{34} 丁泽勤认为,劳动解放是人类解放的核心问题。{35} 陈学明、姜国敏认为,人的解放的基本形态和方式、历史根据和路径,都必须要从劳动解放的尺度上去把握和理解。{36} 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人的劳动解放虽然不是人的解放的全部内容,但它构成人的解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的劳动解放,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解放。

(四)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

明晰其当代价值是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意义所在,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语境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最为集中的成果是论述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除了既有综述中论及的“劳动解放思想与和谐社会”,“劳动解放与和谐劳动关系”,“劳动解放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7} 等成果之外,郭亮亮对工匠精神与劳动解放的讨论 {38} 以及部分学人对国外劳动解放理论的研究也属此列。

学界还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对劳动解放的影响,如何云峰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的替代挑战了人们的劳动权利,但带来的却是人的劳动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机会,并推动人类劳动向真正的自由劳动复归。{39} 林剑认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产的无人化对人的劳动解放与社会解放将产生革命性的意义,在技术维度上并不必然带来异化劳动。{40} 朱建田认为,人工智能引发的“普遍失业”既可能开启一种劳动解放的广阔前景,也可能造就一种“无用阶级”的生存境遇。因此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资本化进行规制,使其朝着促进劳动解放的方向发展。{41}

此外,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本土话语体系建构也成为当代价值的特色成果之一。习近平关于“美好生活”的相关论述是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语境的表达和发展。刘雨亭认为,“美好生活论”系统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下如何科学推进劳动解放的问题,完善和充实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劳动解放的理论预判。{42} 何云峰及其研究团队以“劳动幸福”概念指代劳动解放的过程、状态或结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43},这是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发展的本土呈现。他们认为,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源和基础,而劳动幸福主要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解放以及人的劳动尊严三个维度展现出来。使劳动成为享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由劳动实现的过程,也是劳动解放的过程。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可喜成果并达成了一定的理论共识。然而,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学理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学界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基本概念使用问题。仅在题目中就存在“劳动解放理论”、“‘劳动解放理论”、“劳动解放思想”、“劳动解放基本原理”等不一而足的叙述表达,甚至在同一篇文论中也存在多种表述同时出现的情况。不少成果虽然冠以“劳动解放”之名,却仅仅取“劳动的解放”字面之义,并未将其作为一种理论而运用。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学界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基本概念的研究转向对劳动解放基本原理的探讨,这一转变标志着我们对劳动解放问题的研究逐渐接近马克思本人在对待劳动解放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看法”{44}。但作为一种理论,明确其概念内涵和外延是其科学性的前提,也是我国学者进行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延续马克思所开辟的劳动解放理论道路,批判地、科学地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问题,理性地、建设性地对待社会主义的劳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劳动解放理论的研究仍然相对薄弱,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学界勠力深化。

二、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前瞻

(一)本土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美好生活论”、“劳动幸福论”是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发展的集中呈现,也是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本土话语建构的标识符号。学界从哲学本体论、价值论和心理学研究等视角肯定了本土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价值,认为“美好生活论”使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具有了充满实践活力的中国样态{45},“美好生活”的核心是劳动的幸福{46},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探讨如何在全世界实现劳动幸福的理论{47},等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所开设的“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研究”等固定栏目,为劳动解放理论的本土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平台。这些本土话语体系在不断完善理论建构的同时,更需着力阐明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定位问题,而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正是两者对接的绝好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劳动解放的实践道路是本土话语体系建构和完善的历史逻辑和理论沃土。

(二)与国外思想理论界的互动与对话

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崛起,再加上新自由主义理念与政策的负面作用,国外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解放问题发生了异变和重构。{48} 但对于这种劳动解放发生的异变和重构,国内学者显然并未及时予以关注和回应。{49}如关注全球化方案与劳动权利问题的英国学者克里斯·哈曼(Chris Harman)和美国学者利亚姆·史达克(Liam Stack),关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劳动解放前景问题的美国学者朱迪·迪恩(Jodi Dean)和新西兰学者皮特·弗雷泽(Peter Frase),关注精英、大众与劳动解放主体的组织问题的美国学者约翰·哈蒙德(John Hammond)和美国学者杰克·迪萨尔福(Jackie Di Salvo)等的研究,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更多关注。再如,英国社会学家乌苏拉·休斯2014年就出版了名为《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劳动力:网络时代的到来》(Labor in the Global Digital Economy: the Cybertariat Comes of Age){50} 的著作,但至今国内暂未有相关译介和回应。

对国外思想理论界的关注不能停留在译介层面,也不意味着对所有国外相关学者的面面俱到,孙亮对约翰·霍洛威{51}、贾丽民对阿伦特 {52} 的理论回应是相关研究的代表力作。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批判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应重点澄明其时代价值,把劳动作为“改变世界”的第一支点,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劳动过程中由劳动主体所构成的“自为阶级”的现实困境与利益诉求。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重构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解放实践的借鉴和探讨等应成为互动焦点。

(三)人工智能对劳动解放的影响研究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科学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劳动与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产物的人工智能的相遇具有逻辑必然性。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呈现出双重路向:劳动解放与劳动异化。人工智能劳动呈现出新的特征,如劳动过程的智能化、劳动替代的普遍化、劳动管理的数字化。人工智能减轻了劳动负担,拓宽了劳动对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劳动解放准备了生产力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符合马克思1854年提出的“实現了劳动解放的第一个条件”{53}。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如何实现劳动解放的第二个条件,即联合控制生产力。如何在劳动中“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是人工智能劳动时代的基本理论问题和现实困境。智能化生产掩盖了劳动价值,加剧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扩大了产业后备军,这使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也加剧了劳动异化问题。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现实困境,需要从多维度视角进行探析,比如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的时间之维、现实空间与信息空间的空间之维、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形态之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技术之维。这多重维度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和张力,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变化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实现劳动解放是重大时代命题,需要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者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大力作为。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是批判人工智能资本主义运用的思想武器,是构建人机和谐共生的智能劳动时代的根本遵循。

(四)劳动解放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二者间关系的思考一直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构的中心线索之一。{54} 而劳动解放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曾有过专门论述。马克思在1864年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中明确指出,“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所有存在着现代社会的国家,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55}。而这种“实践上和理论的合作”即共同体——不是“冒充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而是“真正的共同体”的形成。换言之,劳动解放有赖于“真正的共同体”的建立,而“真正的共同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化约为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述。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在现实基础和哲学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但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为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奠定世界历史性的基础。{5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也是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现实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作为人的本质确证的劳动贯彻到了人的存在境遇之中,因而具有彻底的现实性且符合共同体的一般本质。”{57}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科学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的、虚假的共同体”中的劳动异化问题,也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借由共同体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但劳动解放与“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理论逻辑联结与现实语境交织仍未能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这或将成为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

注释:

①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55页。

②{17}{36} 陈学明、姜国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③{37}{44} 黄黎明、李建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研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8期。

④⑧ 孙乐强:《劳动与自由的辩证法:马克思历史观的哲学革命——兼论〈资本论〉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超越与发展》,《哲学研究》2016年第9期。

⑤ 黄黎明:《劳动与资本逻辑之经纬——中国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变迁》,《理论月刊》2017年第11期。

⑥ 至2020年5月,以“劳动解放”为篇名的学术论文5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共25篇,硕士学位论文9篇。目前可见以劳动解放为题的专题论述仅有陈培永:《劳动的解放:〈哥达纲领批判〉新读》,红旗出版社2020年版。以劳动解放为主题申报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分别是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工人的主体性建设与劳动解放研究》(项目编号:14BKS035,主持人:彭恒军);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劳动辩证法与劳动解放》(项目编号:07JC710003,主持人:关锋);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兹的劳动解放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项目编号:13g239,主持人:冯旺舟);201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劳动解放与政治正义:重建工人的政治主体性》(项目编号:13KDA001,主持人:彭恒军)。此外,部分成果虽然没有冠以“劳动解放”,但与劳动解放议题息息相关,如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⑨ 叶俊、崔延强:《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演进历程》,《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⑩《马克思著作中为什么也使用“劳动解放”的提法?》,《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1年第Z1期。

{11} 参见贺汉魂、王泽应:《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伦理解读》,《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贺汉魂、王泽应:《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伦理意蕴及其现实意义》,《理论探讨》2012年第4期;贺汉魂:《劳动二重性真义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本义探析》,《齐鲁学刊》2016年第2期。

{12} 黄明理:《劳动解放的系统观》,《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3} 关锋:《劳动解放: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基本理据》,《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4} 王代月:《劳动解放与自然的复魅》,《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4期。

{15}{32} 王金玉:《论劳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6} 刘荣军、李书娜:《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逻辑意蕴与历史展现》,《东南学术》2019年第5期。

{18} 彭鸿雁:《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解放原理》,《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4期。

{19} 刘海春:《论马克思人类解放的“劳动—休闲”之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6期。

{20} 李维意:《论世界交往的空间效应——基于马克思资本与劳动关系的现代性批判视角》,《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21} 毛勒堂:《论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江漢论坛》2017年第4期。

{22} 安启念:《通往自由之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95页。

{23} 萧前、杨耕等:《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7页。

{24} 刘同舫:《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哲学研究》2007年3期。

{25}{56} 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11、341页。

{26} 张端:《超越异化劳动的劳动解放——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27} 魏长领、冯展畅:《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思想的三层意蕴》,《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28} 陈培永:《劳动的解放:〈哥达纲领批判〉新读》,红旗出版社2020年版,第11页。

{29} 李江静:《“资本—雇佣劳动”的内在张力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30} 娄本东:《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实践进程与当代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1}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9页。

{33} 刘雨亭:《基于劳动范畴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诠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34} 梁妙荣:《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新探》,《求实》2009年第11期。

{35} 丁泽勤:《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论纲》,《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4期。

{38} 郭亮亮:《工匠精神:超越异化劳动的劳动解放》,《人民论坛》2019年第3期。

{39} 何云峰:《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对劳动的影响》,《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40} 林剑:《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的劳动解放与社会解放的意义》,《人文杂志》2019年第11期。

{41} 朱建田:《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换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审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42}{45} 刘雨亭:《“美好生活论”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中国样态》,《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期。

{43} 代表性学术论文有:何云峰:《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散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何云峰:《人类解放暨人与劳动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江淮论坛》2017年第1期;何云峰、张蕾:《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续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何云峰:《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江汉论坛》2017年第8期;何云峰:《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当代诠释和时代价值——再论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何云峰:《论劳动幸福权》,《社会科学家》2018年第12期;何云峰、王绍梁:《“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何以可能》,《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7期;王绍梁、何云峰:《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的批判与颠倒——以〈巴黎手稿〉为文本依据》,《财经问题研究》2019年第9期;薛峰、何云峰:《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诠释的三个维度》,《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何云峰、王绍梁:《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新解读——“资本—劳动”权力关系的起源与变革》,《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何云峰:《劳动幸福权:通过劳动创造兑现的人之初始权利》,《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等。此外,还连续举办了四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出版了《劳动哲学研究》系列辑刊(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2020年版)。

{46} 陈学明、毛勒堂:《美好生活的核心是劳动的幸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47} 高惠珠、周玉林:《深化劳动幸福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惠珠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19年第4期。

{48} 刘雨亭:《问题、批判与出路:21世纪国外劳动解放理论研究述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5期。

{49} 国内学者对西方马克思劳动解放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仅有13篇学术论文,且关涉的国外学者有限,9篇是关于安德烈·高兹的(含2篇硕士学位论文),2篇是关于阿伦特的,1篇是关于马尔库塞的,1篇是关于哈贝马斯和霍耐特的。

{50} Ursula Huws, Labor in the Global Digital Economy: the Cybertariat Comes of Age,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4.

{51} 孙亮:《约翰·霍洛威对“劳动解放”理论的重构及反思》,《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孙亮:《约翰·霍洛威“分离论”的解放理念重构——从拜物教到反拜物教的路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3期。

{52} 贾丽民:《马克思“劳动解放”的真实意蘊——回应阿伦特的重大误解》,《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7期。

{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54} 聂锦芳:《理解马克思并不容易!》,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21页。

{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6页。

{57} 吴荣、高惠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资本主义共同体的超越——基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视角》,《财经问题研究》2019年第6期。

作者简介:张自永,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福州,350000。

(责任编辑  陈  艾)

猜你喜欢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站在时代角度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优越性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