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影视史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0-08-09王小灵王燕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境核心素养

王小灵 王燕玲

[摘   要]影视史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和载体,教师可以利用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可以利用它创设各种具体情境。以客观唯物的态度播放影视史料,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利用影视史料创设历史时空情境,可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利用影视史料创建的情境引导学生阐述历史,可提升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利用影视史料的强大感染力,可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影视史料;核心素养;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2-0060-03

华东师大课程所的杨向东教授在2018年12月12日“关于核心素养的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报告中指出,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因此,素养是学生在面对具体情境时为了解决问题而形成的综合性品质,那么这种品质的养成也必须在一定的情境里面,比如说给学生“提供一个复杂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了解决这个情境化的任务,个体需要形成观念,需要动用知识,需要把知识和情境产生关联,思维使得个体能够把观察到的事实和问题情境之间产生关联。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素养就逐渐得到了培养”。因此,2016年9月出台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历史学科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史、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大素养都不是通过单纯教知识或者观念可以自主生成的,而是一定要在某个历史情境里,如亲自观察参与历史,发现问题,形成观念,进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养成历史学科素养。由于历史都发生在过去,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这就使得真实问题情境的设置尤其困难。史料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是经过二次加工的优秀影视史料显得直接且直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借用,用于创建具体的历史情境,为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培养皿。

一、以客观唯物的态度播放影视史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历史学科诸素养达成的理论保证。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培养学生从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中辨别真伪,并用唯物主义原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能力。但唯物主义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中学生较难理解,教师要尽可能选择直观的,甚至是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来阐释唯物史观,更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因此,一些以真实为准则的优秀纪录片便成为教师很好的史料选择。比如在“南京大屠杀”一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播放《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以及一些已经公布的南京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视频资料。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犹如亲身感受历史,在观看(观察)视频内容后,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南京大屠杀证据确凿),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日本不承认),得出结论。教师客观唯物地对待历史的态度,正是一种唯物史观,通过这样一种“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可以为他们唯物史观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二、利用影视史料创设历史时空情境,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

历史并不仅仅指某个单一的历史事件,而是人类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因此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科素养必然包含历史时空观念或是历史时空意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时空观念的定义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又如夏辉辉老师说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比如三国鼎立形成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更多的是由它所在的时空结构决定的(比如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空本身在变动(时人观察三国局势,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成为重要的历史拐点),观察时空的视角在变动(我们今天在判定三国局势变动时到底持何种态度?是忠奸观?壓迫与反抗观还是复杂局势中的发展观?),历史事件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教授历史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时空下,学生所学习的历史才具有它特定的含义。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使用时间轴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感。但时间轴的弱点在于难以表述历史各事件之间的空间联系。而将时间轴与影视史料相结合进行教学,便可以创建出一个特定的虚拟历史时空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素养。如教授《三国鼎立》一课时,可以通过电影《三国》中的一些影视片段将课文中的三个主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串联起来。首先用历史时间轴展示到东汉末年,然后视频播放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情况及官渡之战的场面。视频一侧设问如下:1.概述东汉末年中原状况。2.官渡之战中,袁绍与曹操之间实力对比悬殊,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接着历史时间轴到了赤壁之战前,视频播放“赤壁之战”概况,视频一侧设问如下:1.官渡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呈现怎样的关系?2.孙刘联盟打败曹操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何影响?这两个设问都是为了促使学生关注当时的时空框架并分析发生变化之因的。学生一边观看影视史料,一边带着问题思考,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历史。

三、利用影视史料创建的情境引导学生阐述历史,提升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史料能提供具体的历史细节,增强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真实史料的阅读,有助于学生走进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刺激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影视史料的运用,从低层面来讲,可以再现历史场景,有利于学生直面历史;从高层面来讲,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甚至促使学生探究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最终达到史料实证的效果。教育部明确指出,所谓史料实证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解释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和方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叙述,从根本上来看,都是以存留下来的史料为媒介,对某个时间和空间里发生过的事情的一种阐释和评判。由于存留下来的史料是有限的,因而史学家对历史的解释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像历史学家那样根据有限的史料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一个假设和阐述,将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以及提升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进而锻炼他们从真实、可靠的史料中得出合理历史结论的能力,从而形成史料实证素养。那么如何利用影视史料呢?“在研究史料时,最好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证据来编写他们自己的间接叙述。这也许涉及对一个事件、一种记述的重构……在编写的过程中, 可以不断增加原始材料的复杂性和叙述、分析的性质, 这是需要进行编辑的。对于同一证据,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说法, 因而相互比较, 进行讨论, 就会成为这种练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东汉的兴亡》这一课时,笔者将“光武帝”“东汉王朝特征”和“黄巾军起义”三段视频剪辑为一条时长约8分钟的视频,并在视频一侧设计活动如下:请根据视频内容延伸想象,像历史学家那样分析东汉历史发展特征。请在10分钟时间里,进行小组合作,选出发言代表进行历史阐述。该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编写他们理解的东汉历史发展特征,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学生必须阅读、分析教师下发的东汉史料,并在真实客观的史料帮助之下,尽可能科学、公正、辩证地解读和评价东汉王朝的发展特征。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影视史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情境中,“身臨其境”地获得事实、产生观念,建立事实、观念或问题之间的关联,从而逐渐学会运用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初步获得史料实证素养,在阐述历史的过程中也初步形成历史解释素养。

四、利用影视史料的强大感染力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形成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如果说具体史实的掌握是基础,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是关键能力,那么,家国情怀就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学生历史学习的灵魂。历史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利用影视史料的强大感染力去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养成是很有效的一种手段。因为高品质的影视不但都会有其主打的价值观,而且非常重视通过各种细节传播其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截取影视史料的精彩片段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感受影片所传播的价值观。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一课时,笔者播放了1962年上映的经典影片《甲午风云》中邓世昌所在的致远舰与日本吉野舰决战的片段。当得知弹尽粮绝,邓世昌和全体官兵手挽着手高喊着“撞沉吉野,撞沉吉野”时,笔者发现连平时调皮捣蛋、嘻嘻哈哈的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很明显是被那影视中的氛围影响了。这一刻,关于全舰官兵的拳拳爱国心已经不需要用更多的言语表述,当播放到致远舰被鱼雷击中沉没那一幕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吉野舰司令屡次要求邓世昌投降都被拒绝?为什么致远舰全体官兵在弹尽粮绝之时决定以自身舰体撞沉吉野舰?”在学生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做出分析回答后,由影片刺激带来的感性体验将会升华为理性体验,最终沉淀为家国情怀素养。

综上所述,优秀影视史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可以利用它创设各种复杂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了解决这些情境化的问题,学生需要形成历史观念,动用历史专业知识,然后将历史专业知识和情境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感受历史、阐述历史、分析历史和探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得到了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夏辉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落点 :以“时空观念”为例[J].中国教师,2017(8):49-53.

[3]  蒂姆·洛马斯,论史料教学[J].叶小兵,译.历史教学,1998(2):22-2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情境核心素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