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微

2020-08-04郭恒武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中学信息技术

郭恒武

摘 要: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素养、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将PBL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符合新时期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文章对PBL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及具体运用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PBL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对中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主张将问题作为教学起点,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围绕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开展高效教学。近年来,这种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主要任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领域大放异彩,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争相借鉴的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模式运用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及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一、PBL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受到长久以来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中学教育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在课程安排上更重视语、数、英等应试文化科目的教学,课程课时少,师资力量薄弱,并因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技术水平迭代快,而教材难以迅速更新,使得学校、教师及家庭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方式和内容安排上,信息技术学科依然存在“重课内操作、轻实践运用”的理念,忽略了对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评价环节,没有对教学活动和学生能力的提升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抑制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总之,在传统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的培养无法真正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而PBL教学模式的出现有利于打破这种现状,PBL教学模式主张将问题作为教学导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符合新时代对信息化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中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的根本需要。

二、PBL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

PBL模式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行了充分的展现,该模式非常重视问题情境的构建,教师应当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情境。教师所创设的问题不能和现实生活脱节,一定要紧密贴合实际生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发明国际象棋这一故事的讲述,给学生提出国王需要拿出多少麦粒来对宰相进行奖励,进而采用表格对麦粒数进行快速的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一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研究这一问题,以此让学生对问题情境的认识得以加深。

(二)分析界定问题,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

因为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真实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可实施且能有效研究的问题。

基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分析能力并不成熟,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组,确保组内学生既可以互补,又会形成共学。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探寻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进而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进行不同分工,如,可以按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合理搭配;可以让学生先确定自己擅长的“工作”,再根据小组搭配需要找到合作同伴;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平时有合作默契的同伴进行搭配。而如何分工就要视实际教育内容以及班级的学情而定。

(三)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

确定了学习小组以后,组内成员应当对问题进行分工、讨论,通过明确问题、细化问题,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小组成员再根据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对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初步的解答,然后将答案带到小组内与其他成员汇报交流,学生的思维在交流过程中得到碰撞,有利于不断完善答案。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水平不同,往往也能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攻克学习任务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上,由于生活环境以及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不同,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分工合作,学生既可以在自己较为擅长的信息技术领域上有质量的完成任务,又可以指导组内其他同学学习并运用该技术,促进学生的互学互助,以任务促学习。

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共同探索同样问题的答案,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罗列一个问题清单,明确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待解决的,将情境问题引发的相关问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结果进行分类,通过对小组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小组的反思意识,有利于小组在接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进方式方法,以提高小组解决问题的效率,确保小组达成共识。

(四)汇报展示成果,汇总形成结论

对问题的展示成果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例如,可以是小组内形成的问题解决建议、方案或初步推论等,学生可以通过对本学习小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叙述,或者由教师加以询问引导,让汇报展示在活跃的氛围下完成。介于某些小组可能在最后也没有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小组间先进行资源共享,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探索的过程中来。在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幻灯片、文档、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线上进行作品分享,如利用腾讯会议进行现场分享、利用学校作业平台上传作品进行作品分享。不仅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多渠道分享作品,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作品的分享与点评当中,包括学生家长、专业人员、相关学科的教师。

(五)在评价中反思、提高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应当具备全面性、客觀性的要求,例如鼓励学生自评、互评等,再由教师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评价。另外,评价方式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常见的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制作作品集、书面测试、时间操作测试等。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学生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内容和过程这两个维度,学生需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做了什么、学习到了什么、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对学习小组的贡献和在组内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位置、贡献等有比较准确的定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反思如何进一步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

三、结语

将PBL教学模式融合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对信息技术问题进行合理选择;二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基于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特点;三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综上看来,PBL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晓阳.PBL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4).

[2]苏乔花.互联网+信息技术PBL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以初中动画制作教学内容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8).

[3]曹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2).

猜你喜欢

PBL教学模式中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