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情思育人因子植入的实践探究

2020-08-04黄敏丹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思英语课程因子

黄敏丹

“情思育人因子”这一概念来源于“情思教育理念”。“情思教育理念”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因脑而教的新教育理念。情,是指情感;思,是指思维。情思教育强调情思交融的浸润式、感召式、唤醒式的境悟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无痕教化;同时强调课堂教学的定位要由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实现育人与育分的统一。情思教育理念强调把知识作为获取方法与形成能力、品格、价值观的内容载体,强调创造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感悟。情思教学的操作路径包含“入境、融境、悟境和出境”四境。本文所说的情思育人因子是指,基于情思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各种元素。

主题语境作为英语科核心素养六要素之一,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科学植入情思育人因子实际上就是对主题意义的科学探究。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被视为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核心任务。

目前,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注意到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即在教学中科学植入情思育人因子。但是在植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以下为笔者在三大主题语境中科学植入情思育人因子作出思考的一些案例与反思。

一、基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的植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人与自我主题语境内容要求如表1所示。

必修5第4单元是“MAKING THE NEWS”,阅读部分的文章题为“MY FIRST WORK ASSIGNMENT ‘UNFORGETTABLE,SAYS NEW JOURNALIST”。按照表1的要求分析,得知该篇阅读文章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涉及的主题语境内容要求包括4和8。根据主题语境内容要求,解决了“What”的问题,于是,针对“What”思考“Why”和“How”的问题。这样,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就有了落脚点,不至于方向错误,并且更有利于对其进行深层的探究。对于要求探究“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思考其缘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践行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秀品质。那怎样才能做到呢?笔者认为,要基于“MY FIRST WORK ASSIGNMENT‘UNFORGETTABLE,SAYS NEW JOURNALIST”一文的文本,帮助学生分析出Zhou Yang身上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秀品质。另外,对于另一探究要求“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个人职业倾向、未来规划等”。探寻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闻行业的具体情况和内部流程及其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于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基于文本,梳理脉络,整合信息,帮助他们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程序及采访时应该注意的要点;基于文本,帮助学生分析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并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新闻采访,让他们熟悉新闻采访的基本程序及采访时应该注意的要点,训练并生成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与思考,结合阅读课的具体情况,把问题与任务重新进行梳理,理出了一条主线,然后具体地设置各课中的步骤。该节课的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导入背景知识时,可借助视频,调动学生的视觉,更有利于学生尽快有效地入境。在学习课文文本的过程中,设计各种类型的题目,一直关注情境的设计,帮助学生融境、悟境,最终帮助学生出境,以达成迁移创新的目标。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不难发现,基于主题语境内容要求而进行的主题意义的探究,着实能够解决目前英语阅读课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如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的偏离,深度不够或者是学生参与度不够等。

二、基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的植入

《课程标准》对人与社会主题语境内容要求如表2所示。必修5第1单元“伟大的科学家”,阅读部分的文章题为“JOHN SNOW DEFEATS‘KING CHOLERA”。按照表2的要求得知该单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而该单元的阅读文章涉及内容要求的第9、14和16点。于是,在探究该文章主题时,要针对以下几点进行,才能做到情思因子的科学植入——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学习“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历史事件”和“科学精神”。学习“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无非就是让学生从他们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那么就需要帮助学生基于文本,引导他们分析出John Snow身上的优秀品质。学习“历史事件”,就是要求学生弄清楚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从中吸取历史教训。首先就要帮助学生了解霍乱肆虐伦敦的历史背景。其次,帮助学生基于文本,整合信息,使其了解清楚John Snow如何打败霍乱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总结历史教训,并设计情境让学生思考现在和展望未来,应该怎样避免重蹈覆辙。学习“科学精神”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并学习与践行,使之變成学习本身的品质。学生总结科学探究精神的具体步骤和思路并设计任务让学生运用它们进行自己的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思考,结合本节阅读课的具体情况,笔者把问题与任务重新进行梳理,理出一条主线,然后具体地设置各课中的步骤。该节课的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依据对“What”“Why”和“How”的思考探究而设计的思路,避免了对本文主题探究方向的偏离,让探究的内容更加完整,使主题意义的探究更加深入,促进了学生的参与。

三、基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的植入

《课程标准》对人与自然主题语境内容要求如表3所示。必修5第5单元“FIRST AID”,阅读部分的文章题为“FIRST AID FOR BURNS”。按照表3的要求得知该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涉及内容要求的第4点。也就是说,已知“What”是“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其学习的目的必然是让学生学习安全常识与学会自我保护。教师便首先设计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在遇到各种类型的安全事故时(被蛇咬,被玻璃划破、扭伤脚踝、食物堵住喉咙、摔伤手臂和鼻子流血等),应该如何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然后基于本单元的文本,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整合信息,重点学习、了解烧伤的各种起因、三种不同烧伤程度以及它们所表现出的主要症状和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最后设计情境,让学生实践处理烧伤的急救知识。

根据对本节课“What”“Why”和“How”的分析与思考,结合本节阅读课文本的体裁特点,笔者把问题与任务重新进行梳理,理出一条主线,然后具体地设置各课中的步骤。该节课的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

整节课始终围绕着帮助学生学习、感悟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具有情思课程的显著特征。情思因子的科学植入,既有助于解决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又有助于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主题语境内容的要求而进行的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对情思育人因子如何科学植入的思考,使英语阅读中“What”“Why”和“How”的问题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图1、图2、图3,是笔者对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思考,是根据三个主题语境形成的对阅读课主题意义探究的设计思路,还未能形成具体的教学设计。由于英语课程内容包含六要素,主题语境只是其中一个要素,因此笔者认为,必须把六要素的设计思路科学地梳理与有机地融合,最终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科学植入情思育人因子,使教师对主题意义的正确、有深度、有温度的把握有了依据与保障。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方向把握正确了,对其探究的程度加深了,参与度增加了。因此,育知与育人达到了有机的统一,达到了《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学科育人的要求,践行了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面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洪义.情思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情思英语课程因子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飘落的情思(局部)
十月情思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