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韩“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经验及其启示

2020-07-31罗东霞刘敏

旅游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京都东亚文化遗产

罗东霞 刘敏

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以及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自2020年以来,中国“东亚文化之都”的申报条件在已有的文化传统、文化硬件设施、文化软件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等7个方面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内容。随着全域旅游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东亚文化之都”可以进一步传承东亚文化多元化与悠久性,以文化带动城市发展。

一、 “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的意义及可行性

“东亚文化之都”对加强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带动城市文化建设,文化交流和外交意义远大于旅游发展的意义。但文化交流与旅游活动密不可分,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必然带来人员跨国移动,进而促进跨国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活动。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旅融合旅游, 可以促进东亚地区人员互访交流,使东亚乃至全球游客深度感受中华文化,提升中国在亚欧及全球的文化影响力。

“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可行性。首先,政府机构改革为文旅融合提供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2018年,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在“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工作思路指引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有了落地的基础。其次,“东亚文化之都”文化传统、文化场馆等硬件设施,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软件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物保护与利用等有利于以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建设。最后,“东亚文化之都”要求地方政府为发展文化事业及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提供资金保障,在评审标准中更是要求入选城市以“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名)”为主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促进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

二、 日韩“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经验

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高,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较高,有较为成熟的国际旅游运营经验。日韩的“东亚文化之都”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可供学习。

日本京都是千年古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东亚文化之都”。京都城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经验主要包括:其一,核心文化资产具有文化资源和休闲旅游资源双重属性。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古京都历史古迹包括清水寺等17座历史建筑。这些神社和寺庙都非常注重园林造景,设计精巧细腻,采用独具日本特色的园林形式,将枫、樱等自然植物花卉元素融入其中,使访客在了解古京都文化的同时亦能在自然之中放松身心。其二,将仪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为旅游节庆活动。京都祇园祭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7月有长达一个月的祇园祭彩车巡游等系列祭祀活动,吸引了全球游客。其三,在承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发展现代文化,以文化创新和活力吸引游客。除祭祀、歌舞伎表演这些古京都文化代表之外,二次元文化以其创造力和独特魅力吸引全球青年游客。京都动画公司创造了一系列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动漫作品,同时京都也是宫崎骏经典动画作品的取景地,吸引喜爱二次元文化的年轻游客前来打卡。其四,发展多样化的文化衍生商品,促进旅游购物。除龙猫、柯南等经典动画的周边文创商品之外,宇治抹茶、西阵织等饮食类、服饰类文化产品深受游客欢迎。其五,注重旅游公共服务。京都附近有关西、大阪国际机场,市内景区之间公共交通便利,公交、地铁均出售京都观光一日票或两日票,游客也可以在自助机上购买交通充值卡等。市容市貌干净整洁,公共厕所内配有全自动马桶,使游客可以在京都全域范围内自由、舒畅地旅行及购物。

韩国济州市于2016年入选“东亚文化之都”,其济州岛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生物圈保护区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济州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经验主要包括:其一,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旅游产品。目前,济州的七头堂灵登神跳、海女文化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头堂灵登神跳是一种祈福安康与渔业丰收的大型季节性传统民俗活动,现已转化为面向游客的文化体验产品。海女文化体现女性、契约、勇敢、反抗等文化精神,现已转化为海女博物馆等旅游吸引物。其二,众多的博物馆及美术馆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及创意性,既有展现传统文化的民俗自然史博物馆、海女博物馆等,也有展现代艺术和文化的济州道立美术馆等,更有泰迪熊博物馆等有趣、好玩的主题博物馆,满足游客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其三,将旅游与韩流影视文化相结合,经典韩流影視作品的取景地成为游客的打卡胜地。其四,运用四季节庆及赛事活动吸引游客。春季樱花节、夏季国际铁人赛、秋季汉拿文化节、冬季汉拿山雪花节等节庆及赛事活动使济州在四季之中均有吸引游客的节庆热点。其五,注重生态环保,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分时分类倾倒垃圾,为游客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其六,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并将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使游客实现智能观光。

三、 日韩经验对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  启示

首先,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应更为积极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世界级遗产吸引国际游客。目前已入选的7座城市中,仅西安有两项世界文化遗产,而日、韩入选城市中,日本的京都、奈良,韩国的济州、仁川等多个城市都有世界级遗产,这与日、韩两国政府重视申报且持续申报有关。世界级文化遗产不仅吸引亚洲游客,也吸引欧美游客前来观光,提升中国“东亚文化之都”整体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所以,中国的“东亚文化之都”应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标准,挖掘文化遗产的潜力,凝练文化价值,必要时可与其他城市或地区的文化遗产项目打包申报。

第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和利用,推动其向旅游产品和活动转换。例如,韩国济州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女文化”,建立海女博物馆,使游客从海女精神中得到心理能量。中国的“东亚文化之都”应发掘那些最能与当代民众精神气质相联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转变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得到艺术审美、文化教育、心理治愈等方面的丰富体验。

第三,发展文化的多元性,不仅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要发展符合青年人审美偏好和心理特点的潮流文化,吸引青年游客。日本的二次元文化,韩国的K-POP文化及影视文化吸引全球青年前往朝圣。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可以进行文化分区建设,将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分区,形成集聚效应。例如,已入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湖南省长沙市,在娱乐文化产业方面独具优势。长沙市可以依托湖南卫视、芒果影视资源,发展影视形象及动漫IP形象主题馆、偶像周边商品店、主题艺术馆及博物馆等青年人喜爱的文化旅游产品。

第四,将文化节庆活动常态化,加强对文化节庆活动的品牌营销,吸引境外游客。文化节庆活动很具有仪式感,且能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可以发展或恢复中国传统节日庆祝的一些仪式和程序,设计一些表演性的或游客参与性强的庆祝活动,并将这些文化节庆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擅于运用YouTube等全球性社交媒体进行境外宣传,吸引日、韩游客及其他国家游客。

第五,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水平,按国际标准提供信息、交通等旅游公共服务。市内各种文化场馆既面向本地市民,也向全球游客开放;面向游客做好文旅融合旅游发展的信息服务,游客可以在旅游App上很便利地找到城市所有文化设施资源,得到旅游景区、酒店、交通、餐饮等信息指引,并在5G技术支持下通过社交软件即时分享旅游内容视频;在城市内设立旅游问讯点,服务人员熟练掌握城市文化场馆、文化遗产信息,为游客介绍文化设施和景点;城市内外交通设施完善,尤其保障接驳游客与主要文化场所之间的交通便利、有序;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处理,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鼓励游客及居民骑行、低碳出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使“东亚文化之都”成为绿色、卫生、宜居、便利、有文化美感和魅力的城市,吸引国际游客前来观光。

(第一作者系该院副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教授、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0-05-25)

猜你喜欢

京都东亚文化遗产
京都湾处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京都好咖啡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京都访古记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