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先学后教”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探索

2020-07-27张玉成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后教先学先学后教

张玉成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从国家到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提供优质教育成为每所学校的努力方向。课堂教学是保证优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模式是提高质量的有力抓手。几年来,我校在教学模式研究方面不断实践,有了一些思考和体会,传承并丰富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最终确立了“一五五”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一五五”教学模式的解读

“一五五”教学模式(见图1)的提出充分兼顾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既要“漫步云端”又要“脚踏实地”。“漫步云端”是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理论的高度上俯视教学研究,保证研究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脚踏实地”是要扎根课堂,保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劲头,持续推进研究,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提升教师。

“一五五”教学模式中的“一”是指一组教学理念,即“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与我校“只有学生好,一切才会好”的办学理念遥相对应。“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原本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洋思中学认为一堂课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也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和亮点。我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经过学习和研究后,遵循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课堂教学特点,将“先学后教”作为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基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拓展了“先学后教”理念的外延,依据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实际,从“先学”和“后教”两个方面不断丰富其内涵。“先学”指的是师生双方分别进行学习,包括教师的“先学”和学生的“先学”。教师“先学”,是上课前对课标、教材,以及对学生的研究和把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后教”,在关键处进行点拨、指导,提升学生思维;学生“先学”,不是课前预习,也不是带着学案的预习,而是指在课堂上的“先学”,在教师的预设下进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通过师生的“先学”,为“后教”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效果。“后教”不完全是教师系统讲授,更注重于教师的点拨,结合学生的“先学”情况顺学而教,促进学生思维得到真正提升。

第一个“五”是指五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即激趣导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巩固体验和评价反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进行调整。在这五个环节中,根据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情况,学生的“先学”和教师的“后教”行为适时穿插进行,可能是一个教学大环节下学生的“先学”和教师的“后教”,也可能是教学小环节中的师生行为。

第二个“五”是指确立的五个关注点,为了促进教学模式研究的持续性和深入性,我校自研究之初就坚持每个学期开展一个关注点的研究,让模式研究始终具有生命力,把研究的种子深深地植入每位教师心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研究的五个关注点会适时进行调整。

二、“一五五”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

(一)创设情境,唤起认知

本环节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利于思考和学习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为学生的“先学”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调整好状态准备上课的过程,教师要能够真正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与学生一起感同身受,唤起认知,引发共鸣。

1.创设情境应关注的问题

通过学习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关注以下三点。一是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实际和知识基础进行。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从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去创设情境,也可以结合学科特点适当进行旧知的铺垫复习,引入本课的学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区分低、中、高年级的创设目标。二是情境创设要体现启发性、新奇性和艺术性。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扩展思维;采用当下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关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资源的选择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体验。三是情境创设要注意实效性。尤其要避免“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即创设无用情境和假情境,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太多价值,属于低效情境。

2.创设情境可采取的形式

通常情况下,可采用以下四种形式创设情境。一是依据教材提供的情境进行创设。以北师大版数学学科教材为例,几乎每一节新授课都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教师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二是以“寻宝”的形式进行创设。例如,我校华应龙老师曾经执教过的《圆的认识》一课,采用夏令营“寻宝”的情境展开,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非常高,情境创设较为成功。三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创设。如低年级教师上课前,和学生一起玩“一枪打四个”的手指快速反应游戏,学生进入状态很快,也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四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创设。如我校黃爱华老师执教的《循环小数》一课,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带领学生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音乐导入等形式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做好学习前的情绪准备,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情境的创设还要体现出简捷性,即教师能够依据所创设的情境,迅速引入所学内容,师生共学。

(二)设计问题,深入学习

本环节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和组织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调整。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也是“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和充分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设计问题时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核心)问题

重点问题能够聚焦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利于学生的“先学”,包括对比、观察和实践操作等环节。

2.分解并细化主要教学目标

目的在于分解出一个个小目标,便于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细化实施。一般情况下,一个小目标对应一个教学环节。也就说,每当教师设计一个环节或活动时,它一定对应了一个或几个小目标。这样做,可以让教师清楚自己教学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3.围绕小目标进行问题设计

根据小目标的数量和内容,对教学环节进行分项或整合设计,针对每个环节的课堂设问以及一些能够预设的追问问题,细化教学设计。

4.教师设问要科学规范

学生在课堂上的“先学”不是盲目地学,而是在教师的设问引导下进行。在实践中,我校要求教师的设问或组织教学要做到“三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和明确要求。比如这个关于“先学”的教师导语:“同学们,下边我给你们3分钟时间(明确时间),思考我刚才给你们提出的问题(明确内容),在思考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3分钟后请以小组的方式一人回答他人补充(明确要求)。”在教师的导语中,时间、内容和要求这三个要素一个都不能少。为了精确时间,我校为每班教室和专业教室都配备了简易计时器,教师提出要求后,调好计时器,当倒计时的铃声响起时即表示时间结束,增强了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强化了教师的控时意识。

5.设问后要给学生必要的“先学”时间

当一个设问发出后,教师要根据内容的需要,留给学生长短不同的“先学”时间。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这是“先学”;学生需要动手计算或操作,也是“先学”。切忌是设问之后,教师马上就让学生进行回答。有时,当学生一次“先学”没有学明白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二次学习,甚至三次学习。比如,在语文课《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中,学生在教师的设问引导下,通过第一次“先学”时,没能很好地体会到文章主旨。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先学”,如通过不同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内涵。

6.教师的设问要有思维含量

什么是有思维含量?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管是哪个学科,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形成思维模型的学习价值远远大于获得某些知识。以语文课《落花生》为例,学生在“先学”——读文后,教师在“后教”时提出问题:“课文写了落花生的哪几个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的板书总结以下几个词:味美、榨油、便宜、埋在地下。教师想要的答案学生全部说出来了,可仔细思考就能发现,这样的设问缺乏思维含量,没有帮助学生建立此类文章学习的思维模型,长此以往,学生再学习同类型课文依然不能举一反三。我们把设问稍微调整一下,就能收到不同的效果:“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落花生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的板书就变成了这样:味觉——味美,功能——榨油,价格——便宜,生长方式——埋在地下。基于这样设问下的教师“后教”,学生再学习描写其他事物,不仅能够抓住味觉、功能、价格、生长方式,甚至是颜色、形状等都能类比推理,学生的思维就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型。如果在学生“先学”后,教师的“后教”只是讲味觉、便宜等基本的要点,学生的思维总是散的,没有形成思维模型。所以,在设问的设计上,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三)合作交流,归纳提练

1.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即组内学生间的互学,是小组内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交流,包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疑难问题的探讨,以及展示的合作等。本环节一定是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的独立思考必不可少。一方面学生要清楚自己有哪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学习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学生交流不同的学习方法,拓展解决问题的思维。

2.成果交流

这里是指汇报或交流展示,各小组对讨论结果进行分享。此阶段是解决共性问题和思维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师适时顺学而导的“后教”过程。解决问题做到共性错误有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学习任务得到落实;在疑难或生成中有收获,通过教师的“后教”让学生得到提升。教师的“后教”要讲究时机,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一个学习的参与者,但是当学生出现理解错误、理解肤浅或认识片面时,教师必须果断介入。根据交流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集体交流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成多样方法;教师还要根据小组交流的内容、分工、语速等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新一轮的“先学”更有实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巩固体验,总结提升

通过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过程中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后教”要注意及时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借助多样练习

一是借助多种教学资源设计练习,以教材、教辅材料等为依据进行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内容的设计。二是设计多类练习,防止学生厌学。以数学学科为例,对于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一般设计填空、选择、判断等类型题;计算方面的一般设计比较、判断、改错、填空等类题型;解决问题方面设计一题多解、补条件、补问题、选条件等类题型;对于图形与几何方面可设计一些动手操作实践题等。同时,为了使练习形式丰富多样,让学生在练习时动脑、动手,还应注意把口算、笔算相结合,口答、作图和解趣题相结合,讨论、操作和实践相结合。内容的选择上还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相关信息,整理加工,便于课上使用。三是练习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可采用静态、动态,全图、半图半文等形式。同时,可采用学生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练习,提升学生多种能力。四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坐姿、写字姿势、执笔姿势等。目前阶段,我校在强化的是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练习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看见同类型题目,不审清楚题目要求就动手操作,结果造成差错。于是,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五是在“后教”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间进行互动,巩固所学内容,增进生生间的交流、互助和学习。六是根据不同学科要求,将所学内容适当延伸到课外,如语文学科的小练笔、数学学科的数学日记等。

2.师生共同总结

巩固体验之后,需要进行总结提升。师生可以共同提练,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也是重新建立知识结构或完善已有知识体系的过程。一是让学生“先学”之后,总结和提练所学的内容、方法或技能;二是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堂用语;教师“后教”时,树立大的教育观,在用语上要恰当使用;三是教师“后教”时,要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必要时教师要介入;四是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内容进行提练,注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表达等能力。

(五)评价反馈,学以致用

教师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当堂检测,以便于了解学情,调整下一步的教學行为,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边学习边进行的检测(如口头提问等)。教师“后教”要准确把握顺学而教的时机,及时调整教学形式。

学校确立教学模式后,为了更好地推动研究落地生根,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设计了观课工具《利民小学高效课堂核心要素评价量表》,每学期根据不同的关注点不断优化调整,即落实“一五五”教学模式中第二个“五”。随着研究地不断深入,我们对评价量表已经完成了十余稿的修改,下发教师人手一份,推动教师在备课、观课和教研时对模式进行思考,再结合教师的区级微课题立项研究,全方位推进教学模式入脑入心。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后教先学先学后教
先学条件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后教”的有效性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中“后教”的方法探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