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子恺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2020-07-25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叶恋花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斑马丰子恺美术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叶恋花

丰子恺先生是集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于一身的大师。在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上,丰子恺先生独树一帜,成就斐然。研究其美术教育思想,对当下的儿童美术教育改革极具指导意义。

一、尊重儿童,让儿童居于中央

丰子恺称自己是“儿童的崇拜者”,他对儿童的尊重与欣赏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时过境迁,这样的理念却历久弥新。这与当下耳熟能详的“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理念可谓一脉相承。

检索当下的美术教育实践,理念并不缺失,教改也颇有建树。但是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离丰子恺先生所倡导的还相差较远。比如,一线教学中,儿童是美术学习的真正主体吗?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是不是越俎代庖,包办得太多了;再看公开课,教师总是遴选出类拔萃的学生作品用以展示,并给予赞赏。可是,大多数学生都成了“看客”或“板凳队员”,岂不是被罔顾了?还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小学在美术教学评价中,要求教师替学生梳理出“理论”题,印发给学生捧读,然后测试。这样的教学还会被学生喜爱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怎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儿童?就儿童美术教育而言,教学内容应该密切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且看丰子恺先生的画作,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形象众多。其中,他刻画得特别多的就是儿童。他漫画中的儿童,汇聚成了五彩缤纷的童年长卷。《最喜欢的长辈是奶奶》中那稚气的孺子;《妹妹新娘子,弟弟新官人,姐姐做媒人》中,那天真无邪的姐弟们;《第一次知道心碎的感觉》中玩具打碎后,那无可奈何与失落的孩童……无不真真切切,打动人心,过目不忘。欣赏丰子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其内心充满童真和幽默。儿童的世界天真无邪,儿童的世界丰富多彩,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中,无论是欣赏、临摹或创作,无论是编撰教材或是开展社团活动,以儿童为主人公,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内容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面对故纸,膜拜大师,背对儿童的美术教育是要不得的。

怎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儿童?就儿童美术教育而言,教师要“回归儿童”。笔者手头有几套民国国语教材,其中的“开明国语课本”,课文是叶圣陶编写,插图是丰子恺绘制的。这套教材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国语教材之一。时过境迁,在当下也得到了不少教科研人员的关注和称道。教材插图精彩,儿童乐见。且不论教材的语言文字,那一幅幅插图,显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精通文学和艺术的大师,如此放下身段为蒙童精心创作,可谓“孺子牛”。不仅是“牛”,简直就是“孺子”。这就是“回归儿童”,这种姿态值得我们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学习。

检索丰子恺的艺术人生,他就是一位永葆童心的“儿童”。且看,他皈依佛门后,弘一法师为其取名婴行。之后,马一浮先生在《子恺画集》的题词中也说:“吾友月臂大师(即弘一法师)为予言丰子恺之为人,心甚奇之,意老氏所谓专气致柔复归于婴儿。”马一浮和弘一法师认为丰子恺是经历世俗后复归于“婴儿”的,在马一浮看来,这更近于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笔墨似柔弱不争,一团和气。其实,人人乐见,而是最具活力,积极进取的。品鉴丰子恺的作品,反思我们的美术教学,教师不也应该回归儿童吗?

审视当下的儿童美术教学,我们发现一些示范的环节,有的教师画笔肆意奔放,让学生望尘莫及;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绘画时,拿起画笔在儿童的作品上添加、修改,以求“完美”,甚至是一味地展示自己的技能。学生在一旁看得越来越不敢动笔。即便经过这样的修改,画面优美了,可又有多少是孩子的智慧和汗水呢?笔者甚至以为,那其实不是修正而是谬误,与揠苗助长如出一辙。

再看看丰子恺吧,他也画画逗孩子或教孩子。然而,他的笔触简约、明快、稚拙、清新,似乎是孩童的画作,因此他的创作充满了童真、童趣与深深的爱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貌。以至有人认为容易,也去模仿,可是别人看了以后认为模仿得很“糟糕”。其实,本质的不同在于,在教化儿童的时候,师长是不是有一颗童心,是不是有儿童的绘画语言。由此可见,当下的儿童美术教学,教师在示范或为儿童创作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一颗童心,以儿童的眼光、笔法、思想去绘制作品,最为儿童所喜爱。在当下的美术教学改革中,不时所见的那种“小大人”的画作,“老气横秋”的儿童画,真是应该摒弃和谨防的。

怎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儿童?就儿童美术教育而言,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更要放下身段成为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丰子恺说,“由于‘热爱’和‘亲近’,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现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儿童世界非常广大自由,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丰子恺先生的这种表述都在其《瞻瞻的梦》《阿宝两只脚 凳子四只脚》等作品中进行了生动的诠释。你看,阿宝给凳子穿鞋子,这在大人看来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可是,丰子恺以为,这在孩子心里则完全是另外的答案,凳子是有脚的,为什么它不能有鞋子?也许是天冷,凳子光脚站在地上,不应该给它穿鞋吗?

笔者曾看到一位儿童在绘制“我的爸爸”时,将爸爸的眼睛画得红红的;另有一位儿童画“斑马”时,给斑马画上了一对翅膀。怎样评价这样的作品?笔者估计这里有玄机,经过交流,果然如此。教师说,第一位儿童把爸爸的眼睛画得红红的,是因为爸爸老是熬夜工作,孩子心疼爸爸,所以这样画了。另一位儿童给斑马画上翅膀,是因为他看到《动物世界》中,一些斑马被狮子追上咬死了,他同情斑马,所以画上翅膀,帮斑马逃生。我们在评价儿童的作品时,如果能从丰子恺先生的《瞻瞻的梦》《阿宝两只脚 凳子四只脚》等作品中获得教益,那就能帮助我们读懂儿童这本书了。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多么需要我们放下身段,站在儿童的立场啊!由此,再反思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中折射出的“学生观”,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的。我们也称儿童为“小朋友”,可是往往只记住了其中的年龄特征“小”,而疏忽了其中的情感特征“朋友”;甚至还在用成人的标准对待孩子,甚至是在培养“小大人”……有鉴于此,今天我们探寻丰子恺先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也要涵养一份让儿童居于中央的情怀,其意义正在于此。

二、陶冶儿童,让美术助力儿童

笔者以为,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艺术的最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是审美教育,应该是引领学生发现真善美,并创造真善美的一个过程。

笔者无意贬损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美术实践活动。比如,一些学校开展的美术时装秀,用旧挂历、旧光盘、纸盒、易拉罐等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时装,甚至也让学生们进行成人化装,小男生一派绅士相,小女生化妆很美艳。看来看去,总有一种不自在。这不都是成人的特征吗?孩子的活泼稚气、天真无邪哪里去了?对此,曾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让儿童穿上另类的服饰,打扮成不合年纪的样子,以博眼球,甚至还指望着一夜爆红和暴富,如此这般,当孩子开始把网红视为自己逐梦的终点,多半离报废也不远了。这样的警示话语虽然犀利,但不无道理。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要警惕。

当年,很多观众或读者对丰子恺作品的评价,颇多赞誉。《立报》刊载的评论说:“即使有人从技巧上予以指摘,但是,以其真善美的人生观反映在纸上,如许真情,如许人性味,不失为至高至上的艺术。在上海遍地彩色纸片中,这却是一枝鲜花。”此言不虚。研读丰子恺的作品,不论是绘画主题、图像情境、题字、人物关系,总给人以快乐、愉悦和教益,引领着人向真向善向美。《开明国语课本》的《火车开往北》《飞机快》等课文插图中儿童的和谐亲密,《种树》中师生共同植树的辛劳和快乐……哪一幅不是陶冶性情、助力成长的精神食粮?其漫画作品在促进个体的认知、创造性思维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中,激发了个体更多潜在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这种意蕴又不是生硬的、告诫式的,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至今仍然熠熠生辉,这对于当下美术教师创作美术作品,以及引领儿童创作作品,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斑马丰子恺美术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的“人”和“文”
美术篇
BirdsonZebras斑马身上的鸟
斑马
注意,斑马也来抢镜啦!
丰子恺漫画欣赏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