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Hcy、D-D、hs-CRP水平变化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及联合监测临床意义

2020-07-23梁永志

药品评价 2020年5期
关键词:血管性关联性脑梗死

梁永志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鲁山 467300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智力障碍疾病,多发病于脑梗死后,可对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血管性痴呆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采取有效方法准确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临床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升高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动脉硬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但其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尚少[2]。本研究选取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旨在分析血清Hcy、D-D、hs-CRP水平变化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及联合监测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脑梗死伴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作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单纯脑梗死患者78例作参照组。观察组男45例,女41例;年龄54~76岁,平均(65.17±5.12)岁;参照组男41例,女37例;年龄55~77岁,平均(66.14±5.0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及CT检查等确诊为脑梗死;观察组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3];患者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既往阿尔兹海默症、心理、精神类疾病史;肝肾功能异常;合并营养、代谢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

1.3 方法均行血清Hcy、D-D、hs-CRP水平检测:采血前3d告知患者禁食高蛋白食品,于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约5mL,室温下静置30min,以2000r/min转速离心15min,提取上层血清,置于 -70℃环境中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AU400型)以循环酶法测定Hcy水平,以散射比浊法测定D-D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

1.4 观察指标①两组血清Hcy、D-D、hs-CRP水平。②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同时根据评分对其进行痴呆程度分类(共包含30个评估项目,各1分,总分30分,21~26分为轻度痴呆,10~20分为中度痴呆,0~9分为重度痴呆),比较不同痴呆程度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Hcy、D-D、hs-CRP水平。③血清Hcy、D-D、hs-CRP水平变化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关联性。

1.5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以LSD-t检验,采用Spearman施行关联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Hcy、D-D、hs-CRP水平观察组血清Hcy、D-D、hs-CRP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Hcy、D-D、hs-CR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血清Hcy、D-D、hs-CRP水平比较(±s)

2.2 观察组不同痴呆程度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Hcy、D-D、h s-CRP水平随痴呆程度增加,患者MMSE评分呈下降趋势,血清Hcy、D-D、hs-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痴呆程度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Hcy、D-D、hs-CRP水平比较(±s)

表2 观察组不同痴呆程度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Hcy、D-D、hs-CRP水平比较(±s)

2.3 关联性分析经Spearman分析得知,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Hcy、D-D、hs-CRP水平与认知功能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属临床常见梗塞型痴呆疾病,多发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4]。随医学服务水平及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采取有效方法实现血管性痴呆科学防治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

Hcy是由蛋氨酸代谢产生的一种氨基酸,可加快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集聚,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发现,Hcy大量堆积于血管壁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可促进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神经元细胞,诱导其凋亡,同时可对周围神经细胞产生毒性,引起海马神经元死亡[5]。D-D是评估纤溶及凝血状态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水平异常升高则表示患者处于纤维亢进、高凝状态,可引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6]。hs-CRP属急性反应蛋白,是由炎症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可参与免疫应答发挥抗炎效应[7]。脑梗死患者由于脑部血流供应不足,可加重机体炎性反应,使hs-CRP水平异常升高,进而激活补体系统,对脑血管造成二次损伤,严重影响神经功能[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Hcy、D-D、hs-CRP水平均高于参照组,随痴呆程度增加,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呈下降趋势,血清Hcy、D-D、hs-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得知,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Hcy、D-D、hs-CRP水平与认知功能均呈负相关(P<0.05),说明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相比,伴有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Hcy、D-D、hs-CRP水平较高,且与其认知功能呈明显负相关性。血清Hcy、D-D、hs-CRP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联合监测患者认知功能可准确评估其病情程度、治疗及预后情况,对血管性痴呆的科学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可知,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相比,伴有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Hcy、D-D、hs-CRP水平较高,且与其认知功能呈明显负相关性,联合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智力状态及预后情况,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血管性关联性脑梗死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学贯中西(4):AI的时序性推论技能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饮用油茶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ECG检查T波动态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的关联性分析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