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2020-07-21邵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循证股骨

邵玲玲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辽宁 营口 115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科中较为常见,以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1]。对此类患者,多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然而因部分患者年龄较大,或身体素质不佳,再加上骨折及手术造成的创伤,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进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3]。另外,很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因担忧病情、长期卧床等众多因素,常会存在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可影响患者对治疗与康复的配合度与依从性,进而影响到康复速度[4]。对此类患者,应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减少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近年来,我科尝试为此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5~73岁,平均(59.34±3.61)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25例,坠落伤6例,跌倒伤5例,其他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6~72岁,平均(59.28±3.54)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25例,坠落伤6例,跌倒伤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为患者打造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确保各项物品摆放整齐,对病房定时通风,每日消毒2次。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术前指导完善各项检查。嘱咐家属协助患者术后定时翻身,提供用药指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观察组行循证护理: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5名主管护师为组员,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先查询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明确循证护理实施方法、实施意义、实施步骤、实施效果评定方法等,并做好整个研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与患者展开研究前期的沟通及讲解工作。

1.2.2 提出循证问题:召开全体护理人员讨论会议,共同探讨现阶段骨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并对其结构化、特定化,选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经筛选,重点选取“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心理状态不佳”、“住院时间过长”、“住院费用较高”等问题。

1.2.3 循证过程:根据提出的护理问题,在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网站上,将上述关键词输入后,检索相关已发表护理文献,从中选优选精,查询获取循证证据,对循证证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合理性,并将之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1.2.4 护理计划的实施:①认知干预:主动为患者讲解而骨骨粗隆间骨折发生机制、对机体的影响、治疗与康复期间注意事项,通过主动交流了解患者认知情况,对存在的不正确认知加以纠正。②心理护理:通过与家属沟通、和患者主动交流,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如针对焦虑、烦躁患者,说明骨折的可治疗性,并且告知只有积极配合治疗与锻炼,康复速度才能加快,同时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增强其信心;为患者提供发泄内心不良情绪的途径,如写日记、向家属或护士倾诉、和病友交流等,减轻心理负担。对过度悲观患者,在其他心理护理基础上,邀请成功治疗的患者来“现身说法”,引导患者回忆过往与困难做斗争的经历,使之从中获得信心。③疼痛护理:说明疼痛发生机制,鼓励患者和疼痛共存,不可因疼痛而不展开活动肢体。术后将患肢适当太高,促进静脉血液流通,降低血肿发生风险。若患者疼痛严重,在术后24 h内可适当冷敷,每次冷敷10~20 min,每日2次。若疼痛较为严重,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通过音乐干预来促进患者身心放松。④并发症预防:根据循证结果,压疮是由于患者活动减少所致,护士指导患者多实施抬臀锻炼,每次锻炼5~10 min,每日锻炼5次。同时,确保床单、被套干净、整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对局部皮肤有无变化密切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明显,借助冷疗能降低疼痛程度,对于末梢循环理想的患者,若受伤时间为24~48 h,且患肢肿胀,实施冷敷处理,冷敷20 min。为预防肺部感染,强化病房空气管理,每日检查消毒情况,为患肢每日实施2次口腔护理,指导其每日开展2次扩胸运动,指导科学深呼吸,教会有效咳嗽的方法,每日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同时提供雾化吸入处理,每日2次。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和患者长期卧床、憋尿有关,护士应主动讲解泌尿道感染发生知识,提醒不要克制喝水,不要憋尿憋便。及时为患者更换尿管,观察出入量。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要为患肢加强保暖,防止冷刺激导致静脉痉挛,指导患者尽早展开锻炼,并对患肢情况密切观察,一旦发现静脉血栓迹象,积极实施药物干预。⑤饮食指导:在常规饮食指导基础上,让患者参与每周饮食计划制定中,充分考虑患者的饮食偏好,并主动说明保持营养均衡的必要性,鼓励患者按照计划表进食,并加大新鲜果蔬进食量,每日饮水至少2 L。⑥生活指导:在病情允许后,鼓励患者在床上展开健肢功能锻炼,避免肢体废用。嘱咐保持规律、科学的作息习惯,提醒家属为患者加强个人卫生照护,一方面避免压疮,另一方面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②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③在就诊时、出院前,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5]、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两项量表分值越高,相应不良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与χ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经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压疮1例,切口感染2例,坠积性肺炎2例,便秘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21.05%;观察组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压疮、便秘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5.2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χ2=4.145,P=0.042)。

2.3 两组不同时间心理状态评分:就诊时,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前,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心理状态评分()

表2 两组不同时间心理状态评分()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数需接受手术治疗,而因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压疮、便秘、切口感染、肺炎等[7-8]。一旦发生并发症,患者康复速度不仅会受到影响,同时住院时间也可延长,患者还会承受巨大心理负担[9]。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重点关注并发症的预防及心理干预,从身心两方面入手,促进患者康复。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规护理具有较强随意性,护士主动性有待提高。近年来,我科为改善护理质量,引入了循证护理这一新的护理方法[10]。循证护理是首先寻找需解决的问题,考虑护理实践,将客观证据作为指导,根据护士已有工作经验,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干预,可以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循证护理将证据、患者情况、护士经验三方结合起来,能够为护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各项工作有证可循,这能有效提高护理干预的针对性与预见性,且可兼顾患者整体与个性化差异,并能根据患者情况实施调整护理计划,对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预防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循证护理确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而这是患者尽早康复的基础。杨海燕[11]等人对96例高领骨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发现循证护理组患者并发症风险降低,本研究与这一结果一致。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展开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在这两面更占据优势。这一方面是因为观察组并发症减少,另一方面是观察组对各项治疗、护理操作的配合度更高,提高了护理效率,也促进了机体康复。不良情绪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还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本研究显示,出院前,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经过循证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其心态也更为积极。

综上所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循证股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