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强化式护理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

2020-07-21刘平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量表

刘平平

(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精神医学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为精神分裂症,此种疾病病情复杂,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家庭,因此常住院治疗[1]。该疾病的阳性症状基本消失仍存在阴性症状,而阴性症状主要包括:意志匮乏、感情冷淡、思维缺乏等,临床表现包括活动异常、丧失部分生活能力、退缩行为等[2]。此阶段的患者常开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虽有一定成效,但是依然无法缓解衰退情况。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予以患者强效抗精神病药物后还会存在25%至50%左右患者依然出现疾病症状[3]。这就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又加上长时间住院,患者基本与社会脱轨,这就增加了行为能力受损情况,进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就需要对此类患者开展技能训练和行为矫正,这就需要增强康复训练,进而改善患者各项能力。因此本次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应用强化式护理的效果展开了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入组标准:以上两组患者和CCMD-Ⅲ中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相符[4],且病程超过5年,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知情且同意本实验,同时获得了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机体脏器功能严重衰竭患者,妊娠、哺乳孕产妇,药物或酒精滥用患者。其中实验组24例男患者、26例女患者,年龄19~65岁、年龄均值为(41.7±2.9)岁,病程为5~36年、平均病程为(20.4±1.7)年;对照组23例男患者、27例女患者,年龄20~65岁、年龄均值为(42.1±3.1)岁,病程为6~36年、平均病程为(20.9±1.9)年。以上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一般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刮胡须、剪指甲、如厕、更衣、洗澡、整理床铺、洗脸、刷牙等训练,同时规范患者作息时间,并按时叮嘱患者用餐;②每天指导患者开展阅读、唱歌、体育活动、倾听音乐等文娱活动训练;③纠正患者多种不良行为,如大声喧哗、乱倒脏水、随地大小便和随地吐痰等;④定期组织座谈会,并邀请患者参加,同时还可组织求职训练、才艺展示等活动,并指导患者如何尊重他人和礼貌用语,多鼓励患者主动和他人交谈、参加机体活动。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式护理,在科室内选择年资较高的护士和主管护师组建护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开展专业培训,同时遵循衰减、惩罚、负强化、正强化的基本理论,之后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通过护理内容进行考核评分,对康复训练进行评估,共计100分,每星期开展一次综合评估,根据结果和患者机体恢复情况适当调整强化护理方案。具体操作内容包括:①正强化护理干预:通过分配和提升工作、增加奖金、表扬、认可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树立和规范正确的行为,同时多鼓励患者。指导患者每天定时开展康复训练,并对患者的着装整洁程度进行评估,设置奖励制度,如可为患者发放红旗或奖章,同时根据患者的日常表现增加奖励,并协助患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工作。②负强化护理干预:为患者讲解多种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危害性及诱发的后果,可有效纠正患者多种不良行为。同时为患者讲解定期检查、复查、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并告知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保证个人卫生和出现不良行为的奖惩。③惩罚护理干预: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比如制定开除、降职、降薪、批评等奖惩制度,以惩罚部分严重不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和不良行为的患者,如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和随意吐痰等。④衰减护理干预:针对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不良行为开展衰减措施,可撤销患者部分的强化行为,以衰减和减弱出现相关行为的次数。如部分患者多次受到奖励后,会明显增加劳动量,导致机体质量逐渐下降,这就需要减少和衰减对患者的鼓励和表扬,告知患者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进而衰减患者行为。

1.3 评价指标:①对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精神症状使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5],共计3个量表和30个条目,包括16个普通精神病理学症状量表、7个阴性量表、7个阳性量表。其中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量表满分112分,阴性量表满分49分,阳性量表满分49分,共计210分,得分和临床精神症状呈反比,分值越低情况越好;②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功能通过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1)进行评估[6],共包括对外界的计划性、责任心、关心和兴趣,个人生活自理,社会活动,社会性退缩,父母职能,婚姻职能,工作和职业。每项得分共计2分,其中功能严重异常为2分,确有功能缺陷为1分,轻微缺陷、无抱怨缺陷或无异常情况为0分。③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7],共计八项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内容和六项躯体生活自理内容,包括自理经济、服药、交通工具的使用、洗衣、做家务、备餐、购物、打电话、洗澡、行走、梳洗、穿衣、进食、上厕所内容,每项内容满分4分,正常评分≤16分,功能降低评分>16分,最高得分64分,超过22分代表功能严重障碍。④对患者情绪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开展评估[8],分值越低情绪越稳定。护理人员在安静的环境中对患者使用以上4个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此次实验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平方差表示,检验值为t,当P<0.05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100例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PANSS评分和SDSS-1评分:在ADL评分、PANSS评分和SDSS-1评分上,护理前两个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100例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PANSS评分和SDSS-1评分()

表1 对比100例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PANSS评分和SDSS-1评分()

2.2 对比100例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HAMA评分:在HAMD评分、HAMA评分上,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100例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HAMA评分()

表2 对比100例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HAMA评分()

3 讨论

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住院治疗的目标是回归社会和家庭,但是精神分裂症存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且极易存在社会功能异常,特别是慢性精神分裂症。而开展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提前回归社会做准备,因此针对住院患者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9]。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开展普通的康复训练,但是效果一般,不利于患者完全回归家庭和社会,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复发率。强化护理是一种精神疾病康复的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水平,有利于患者在住院期间提前适应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基于斯金纳原理和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发展而来的护理方案为强化式护理,此种护理方式目的是奖惩和组织差异性较大的行为,并通过削弱行为创建适应性方案[10]。此种护理模式的重要内容是奖惩患者行为,可显著提升患者康复需求,以起到康复的作用。

在此次实验中,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开展强化式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的ADL评分、PANSS评分和SDSS-1评分,护理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DL评分、PANSS评分和SDSS-1评分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予以患者正强化干预,可帮助患者更积极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工作,负强化干预可为患者了解相关不良行为,有利于其保持好个人卫生,惩罚和衰减干预,可调整、平衡患者行为,进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强化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多种异常情绪,有助于患者及早适应社会和家庭环境。

总而言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应用强化式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量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