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21秦笑乙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征象灵敏度螺旋

秦笑乙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CT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各种呼吸道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1-2]。目前,肺癌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近些年呈上升趋势,其中周围型肺癌的发病率尤为高,由于周围型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因此患者在患病期间的病死率比较高[3-4]。因为周围型肺癌被确诊后,一般病情处于中晚期,患者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因而患者在手术治疗,术后身体康复效果比较差。为了有效提高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加强临床诊断筛查工作,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治疗时间[5]。我院临床主要采用64排CT诊断检查和X线诊断检查,临床诊断检查效果显著,下面针对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上述患者采用64排CT诊断和X线诊断,然后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18例,年龄40~76岁,平均(52.3±1.4)岁。上述患者入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咳血、咳嗽、发热、胸痛等症状,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检查,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标准,患者对检查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的患者为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比。

1.2 方法:对患者均采用64排CT和X线诊断检查,首先,指导患者保持站立姿势,对患者采用X线检查,主要获取患者胸部正侧位X线片的摄影成像结果。其次,对患者采用64排CT诊断检查,对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指导患者在检查期间需要吸气屏气,扫描检查人员在患者屏气状态下进行快速扫描。为了确保在检查期间能够顺利进行,需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吸气屏气指导,待患者掌握呼吸节奏后实施检查。64排螺旋CT诊断检查的范围包括肺尖以下至肺底部部位,需对肺部器官进行全面横扫检查,第一次进行横扫检查,扫描期间平扫管电压设置为120 kV,平扫管电流设置为180 mAs,扫描层厚、层距均设置为10 mm,螺旋的间距设置为1.0;再进行一次增强扫描,使用的对比剂选择碘比醇,通过高压注射器为患者注射,注射剂量为100 mL,注射速度保持在2.5~3 mL/s,具体操作需与患者的身体状况相结合,必要的情况下需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调整剂量。注射对比剂30 s后进行增强扫描检查,然后两次检查的病灶形态、内部结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的影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进行阅读判断,一般由2名临床主任共同完成。

1.3 观察指标:根据X线片检查和64排螺旋CT诊断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主要征象的检出率;与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检查结果满意度分析,在患者检查完毕后,主要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评分为100分,患者评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此次研究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率(%)表示主要征象的检查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检查结果满意度,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周围型肺癌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腺癌35例,占比为70.00%;鳞癌6例,占比为12.00%;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占比为10.00%;腺麟癌4例,占比为8.00%。

2.2 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比较:在50例患者临床诊断检查中,CT组检查特异率为60.00%(3/5),灵敏度为95.56%(43/45),准确率为92.00%(46/50),X线组检查特异率为44.44%(4/9),灵敏度为87.80%(36/41),准确率为80.00%(40/50),CT组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结果均高于X线组(P<0.05)。

2.3 两种检查方式主要征象检出率比较:CT组对患者分叶征检出率为96.00%、毛刺征检出率为92.00%、棘样突起检出率为86.00%、空洞征检出率为72.00%、胸膜凹陷征检出率为68.00%、空泡征及支气管征检出率为32.00%、血管集束征检出率为50.00%、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检出率为76.00%、骨转移检出率为24.00%、胸水检出率为30.00%。

X线组对患者分叶征检出率为82.00%、毛刺征检出率为76.00%、棘样突起检出率为64.00%、空洞征检出率为42.00%、胸膜凹陷征检出率为36.00%、空泡征及支气管征检出率为14.00%、血管集束征检出率为24.00%、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检出率为40.00%、骨转移检出率为8.00%、胸水检出率为12.00%;CT组对患者上述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组(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主要征象检出率比较[n(%)]

2.4 患者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比较:患者对64排螺旋CT检查,非常满意20例,满意29例,总满意率为98.00%(49/50),对X线检查非常满意17例,满意24例,总满意率为82.00%(41/50),CT螺旋检查的满意度高于X线检查的满意度(χ2=7.111,P=0.008)。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周围型肺癌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属于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诊断确诊为周围型肺癌,一般均在患者病情中晚期被确诊,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6]。近些年,肺癌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癌属于呼吸道性疾病,因此患者患病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周围型肺癌患者具有较长的吸烟史,同时患者生活环境电离辐射较大,并且近些年随着工业化生产发生,导致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也是导致患者患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7-8]。此外,部分患者长期患有肺部疾病,在慢性疾病的影响下,导致患者引发周围型肺癌疾病。患者在患病后,容易表现为胸痛、咳血、咳痰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9]。为了尽早发现患者的疾病症状,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我院临床采用相应的检查诊断方法,提高了患者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检查率。

在本次临床诊断研究中,我院对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和X线诊断检查,根据诊断检查结果显示,CT螺旋诊断检查的结果显示优于X线检查的结果(P<0.05),说明在患者临床中运用64排螺旋CT诊断检查,患者的主要征象检出率高,能够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通过临床诊断检查显示,X线片的诊断操作比较简单,能够完整的显示患者的胸部轮廓和肋骨结构情况,因此对患者是否存在周围型肺癌的侵入性进行清晰研究,并且临床检查费用低,操作方便,患者接受的辐射量低,但对患者肺部主要征象的检查清晰度不够,临床检出率低[10]。而64排螺旋CT检查能够实施匀速扫描,并且对患者肺部部位检查进行三维重建,因此CT诊断检查的图像清晰,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病灶部位的结构,临床检查漏诊率低,并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临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比较高。

综上所述,在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中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检查,能够提高患者临床主要征象检出率,同时临床诊断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征象灵敏度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