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20-07-21杨春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丁三醇肌瘤有效率

杨春凤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药剂科,辽宁 锦州 121000)

临床上子宫肌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病症,在最近这几年这种病情发生率逐年提升,使得发病群体也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1-3]。临床对于这种病症治疗的过程中,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案,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为患者在确保不会产生较大创伤的基础之上治疗疾病,这种治疗方案的创伤小恢复快,还能帮助患者最大程度保证子宫的正常生理结构,所以能够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一种子宫平滑肌收缩机,能在临床上对难产性出血进行治疗,而米非司酮又属于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有研究认为这种药物可对子宫肌瘤治疗产生必要的作用[4]。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的价值,并且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78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9例。常规治疗组当中已婚患者25例,未婚患者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39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30.4±4.4)岁;联合治疗组中有已婚患者23例,未婚患者6例,患者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为(30.8±4.1)岁。本文所有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诊断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本文两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伦理委员会的相关标准。经统计学软件检验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本文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诊断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超声检验得到确诊,所有研究对象均未进行过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本文所有患者均存在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下腹可出现硬块,医学教育|网搜集少数有疼痛及压迫症状,或伴盆血;所有选择研究对象存在子宫增大,质硬;探测宫腔增长或变形;诊刮时宫腔内触及凸起面;B型超声或子宫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1.2.2 排除标准:本文排除合并有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本文排除存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本文排除合并各种脏器病症和心肝肾等相关损害的患者;本文排除存在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的患者;本文排除临床对本文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本文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本文排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本文排除中途因为各种原因而退组的患者。

1.3 方法:对本文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为患者选择采用缩宫素进行干预,选择20 IU的缩宫素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10 mL当中对患者给药,并选择采用8号针注入肌瘤周围的假包膜当中。为常规治疗组的患者选择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选择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780,规格:10 mg×1片/盒)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给药剂量为12.5mg/d,所有患者均在月经来潮的第1天睡前服用,为患者连续进行3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以后为患者进行B超检验,了解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和子宫大小并和治疗前进行比较。对本文的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之上,为患者联合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制药公司生产:执行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140224,规格:1 mL:250μg)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1 m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无菌溶液(含相当于250 μg的卡前列素),用结核菌注射器做深部肌肉注射。此后依子宫反应,间隔1.5~3.5 h再次注射250 μg的剂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总剂量不得超过12 mg,且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2 d以上。

1.4 观察指标:对本文所有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比较。如果患者经过治疗以后,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状态或者患者存在绝经状况,经B超检验显示患者子宫体恢复正常,子宫肌瘤消失则说明临床治疗痊愈;如果治疗以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患者的月经周期基本恢复到正常状况,为患者进行B超检验,得出患者子宫体积存在明显的缩小,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超过50%,证明临床治疗显效;如果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好转,患者月经周期得以改善,经过B超检验显示患者子宫体积恢复并不显著,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超过30%,说明临床治疗有效;如果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患者月经周期不正常,为患者进行B超检验,显示患者子宫体积没有变化,甚至存在增加,而患者的子宫肌瘤缩小也无变化,甚至增加,说明临床治疗无效[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痊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对本文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统计学软件为IBM SPSS25.0,采用卡方值检验所有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30/39),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7/39),联合治疗组为20.51%(8/39),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进行比较,治疗之前常规治疗组分别为(46.92±20.21)mm3,(192.61±51.21)mm3,联合治疗组分别为(46.81±20.36)mm3,(198.52±42.51)mm3,治疗前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常规治疗组为(26.81±5.45)mm3,(152.4±15.41)mm3,联合治疗组为(20.124.12)mm3,(100.21±12.05)mm3,联合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本文两组研究对象治疗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临床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增生产生较强的引导性作用[6]。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的效果,通过结果能够看出本文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7]。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刺激妊娠子宫肌层收缩,可有效的对子宫肌瘤供血产生影响,进而使得子宫肌瘤逐渐缩小[8]。而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亦有一定结合力。米非司酮能明显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9]。小剂量米非司酮序贯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米非司酮联合卡前列素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阻止子宫内对肌瘤的血供,对控制患者的肌瘤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10],本文的结果能够证实这种理论。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在治疗时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丁三醇肌瘤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及价值探析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很有效率